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青藏高原雜記

7 長江源

青藏高原雜記 藏原 1430 2010-11-15 21:54:10

  2001年7月8日

  醫療隊前期該做的工作都做完了,時間也沒那么緊張了。到目前為止,總計上來100多人,工作不算多忙。今天下午沒太多的事,我們幾個人結伴去沱沱河北岸的“長江源”紀念碑處游覽。來了幾天了,還沒來得及去那里看一下,畢竟那里是青藏高原的一處景點。好在從我們駐地到那里沒有多遠,溜溜達達地往那走,半個小時就到了。剛從內地來,走路不能很快,因為機體對高原還沒完全適應,走路快了會心慌氣喘,所以需要慢慢走才行。

  青藏公路沿線旅游景點并不很多,這一處景點其實也只有一塊石碑。在一個小高崗上,碑上有領導題寫的“長江源”三個字。

  長江,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長6397千米。經過多年的科學考察,終于確定我們所在地的沱沱河就是萬里長江的真正源頭。

  沱沱河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的姜古迪如冰川中。沱沱河從姜古迪如冰川發源時,只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匯成的小溪流,然后向北流過9千米長的的距離,在巴冬山下匯集了尕恰迪如崗雪山的冰川融水。河水在流出了巴冬山后,先經過一片廣闊的河漫灘,再經過一條峽谷,流到葫蘆湖附近,急轉東去。在經過了130多千米的流程后,河道變得開闊起來,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時,它已是深3米,寬20-60米的大河了。沱沱河從這里繼續向東,到囊極巴隴時與“當曲”匯合,它經過375千米,已形成寬30多米的大河,從這里起名字叫“通天河”,長度為813千米。通天河繼續東進,又接納了北源“楚馬爾河”。進入XZ后自巴塘河口至SC省YB市岷江河口,稱為“金沙江”,長度為2308千米。自YB市岷江河口起,才改稱為“長江”。

  所以,長江的正源就是“沱沱河”,另外兩條源頭河流分別是南源“當曲”,北源“楚馬爾河”。

  青藏高原蘊涵了極為豐富的水資源。在高原上大小湖泊星羅棋布。著名的長江、黃河、瀾滄江就發源于青藏高原,因此青藏高原也稱謂“三江源”。尤其是長江和黃河,橫貫華夏大地,為下游源源不斷地輸送不竭之水,成為養育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三江源頭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海拔高度,植被稀疏而且生長緩慢,受到擾動就會發生不可逆變化,因此其生態表現的極為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很難恢復。近些年由于全球氣候變暖、過度放牧及高密度鼠害,使三江源區地表沙化日益嚴重,水土流失加劇,生態環境惡化。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如再不加保護,將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存安全。現在國家已加大了三江源區的治理力度,設立了三江源生態保護區。采用輪牧、限牧、生態移民等措施,使三江源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地恢復。

  為了保護三江源頭的生態環境,保護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母親河,由江領導記題寫的《長江源》紀念碑就矗立于青藏公路3153公里處的西側、沱沱河北岸,旨在警示人們注意保護三江源生態環境。碑后的銘文是:

  摩天滴露,潤土發祥。

  姜古迪如冰川,乃六千三百八十公里長江之源,

  海拔五千四百米,壯乎高哉。

  自西極而東海,不憚曲折,經十一省市,浩浩蕩蕩;

  由亙古至長今,不擇溪流,會九派云煙,坦坦蕩蕩。

  如此大江精神,民之魂也,國之魂也。

  江河暢,民心順;

  湖海清,國運昌。

  感念母親河哺育之恩,中華兒女立碑勒石,示警明志:

  治理長江環境,保護長江生態。

  玉潔冰清,還諸天地;

  青山碧水,留予子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增城市| 岚皋县| 子长县| 中方县| 崇州市| 远安县| 潮安县| 乐安县| 张掖市| 新龙县| 平潭县| 长治市| 罗江县| 罗源县| 临高县| 定兴县| 兴仁县| 建瓯市| 客服| 东兴市| 辽中县| 武冈市| 玉田县| 凤翔县| 二连浩特市| 特克斯县| 天台县| 淳安县| 恩施市| 贵阳市| 晴隆县| 林周县| 武清区| 通化市| 平湖市| 望江县| 利津县| 沅江市| 渭源县| 乌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