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二年大事記
十四日丙午(1767年7月9日)
前已撥銀三百萬兩解滇為軍需之用,至是復令戶部再撥銀三百萬兩運赴該省。
七月初九日辛未(8月3日)
諭軍機大臣等,將來緬甸平定之后,自難設立郡縣,莫若量各城大小,分置土司,可不致滋生事端,亦眾建而少其力之意。
十九日辛巳8月13日
莊有恭病逝,調崔應階為福建巡撫,以東河總督李清時為山東巡撫,稽璜為東河總督。
二十日壬午8月14日
乾隆帝奉皇太后自圓明園啟鑾,巡幸木蘭。本月二十六日抵達避暑山莊,駐山莊至八月十五日。
是月,云南提督楊寧與貴州提督譚五格對調。
潤七月初九日庚子9月1日
為防止州縣官借公務為名進省遏見上司營私,特規定嗣后州縣官概不許托故赴省,扣展公出日期。如有必須檄調到省者,該督撫將應扣展之故于年終匯奏一次,交部查核。
十七日戊申9月9日
伊犁將軍阿桂奏稱,伊犁地方駐防滿州、錫伯等攜眷官兵及屯田**將及二萬戶,屯田、修城之綠營兵,效力贖罪及發遣人犯亦有數千名之多,請于同知之外,于惠遠城、綏定城各設巡檢一員,以資彈壓。得旨準行。
二十三日甲寅9月15日
原大學士、總督楊應琚賜令自殺。
是月,緬兵越小猛侖江后,防守九龍江之普洱鎮總兵德保聞訊逃遁。后德保解軍前正法。
八月十六日丁丑10月8日
乾隆帝自避暑山莊啟鑾,進哨木蘭行圍,至九月初十日回駐山莊。
二十三日甲申10月15日
河南學政周曰贊奏稱涉縣生員郭良肱遞有呈詞一紙,狂侼不法,又查出該生親筆圈書兩本,語雖論古,內含譏諷。及乾隆帝親閱所呈親筆書,則以為不過泛詞論古,并無侼逆譏諷之語,后將周曰贊交部議處,解任。
二十四日乙酉10月16日
以鐘音代王檢為廣東巡撫
九月十二日葵卯11月3日
自本日起乾隆帝對本年秋審官犯、服制重犯及各省情實罪犯依次作最后一次覆堪,至十月十三日結束。本年秋審共處決五百二十七人,停決一百零三人。
十三日甲辰11月4日
清兵分三路于九月內克期進剿,一路由明瑞統領,由木邦前進;一路由額爾景額、譚五格統領,由猛密前進;一路令領隊大臣觀音保統領,由山前進直搗賊巢阿瓦。
十八日已酉11月9日
軍機大臣議準,因伊犁易換哈薩克馬匹為數漸多,于牧場內選兩千匹送烏魯木齊等處。嗣后將盈余馬匹,遞次充補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省缺額。
二十四日乙卯11月15日
征緬大軍原定本日分路出師,會大雨,三晝夜不絕,人馬具立泥濘中,糧草盡濕。
十月二十日庚辰12月10日
授明瑞將軍名號,仍管理總督事務。
二十一日辛巳12月11日
處決朝審情實罪犯三十四人,停決十九人。
二十七日丁亥12月17日
更定綠營世職不準世襲罔替舊例。
是月,明瑞一路出宛頂,于月底抵木邦,緬兵先已棄城而遁。
十一月初六日丙申12月26日
刑部議準,將《秋審條例》及節年改定條款分類印刷,通行各省問刑衙門遵守。
十一日辛丑12月31日
額爾景額領軍至老官屯,連日不能克,旋染瘴身故,改授額爾登額為參贊大臣。
十八日戊申1768年1月7日
閩浙總督蘇昌、浙江巡撫熊學鵬奏報齊周華逆詞案。
二十二日壬子1月11日
召范時綬來京,命鄂寶調補湖北巡撫,良卿署理貴州巡撫。
三十日庚申1月19日
明瑞率清軍與緬兵大戰于蠻結。
十二月初二日壬戌1月21日
清軍蠻結大捷。捷聞,乾隆帝授明瑞一等誠嘉毅勇公,賞給黃帶,紅寶石頂,四團龍補服。
初四日甲子1月23日
以原任侍郎齊召南為逆犯齊周華跋《臺岳游記》,命來京候旨。
十三日葵酉2月1日
命刑部侍郎四達馳驛前往山西,會同巡撫彰寶查審河東鹽政達色勒派鹽商、需索饋送案。
十五日乙亥2月3日
江西廬陵縣民吳君尚勾引西洋人行教一案,經兩廣總督李侍堯審理,刑部覆議,結案。
十六日丙子2月4日
湖南學政盧文弘奏陳,“州縣官責處生員,應申報學臣”,“民人控士子令教官接受傳訊”等。乾隆帝降旨申飭,令其立即撤回,交部嚴議。
是月,明瑞一路自蠻結進至隔弄山,接近天生橋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