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晨霧還未散盡,蘇小碗蹲在尚書府后巷的榆樹上數螞蟻。枝椏間漏下的光影映著青磚墻上褪色的告示,那是三日前刑部張貼的“七星刺青案“通緝令。
“第八十九、九十...“她捻著最后半塊芝麻酥,忽然被墻內哭喊聲驚得噎住。透過鏤花磚孔望去,頭戴金鳳冠的新娘子正攥著剪子抵住咽喉:“父親若逼我嫁給那個癆病鬼,今日便血濺喜堂!“
蘇小碗舔掉指尖糖渣,杏眼里泛起狡黠流光。半刻鐘后,當她穿著霞帔坐進喜轎時,懷中揣著真正的尚書千金塞來的荷包。“往西市胭脂鋪找徐嬤嬤“,新娘子臨翻墻前的叮囑混著淚珠墜在她手背。
迎親隊伍行至朱雀大街,變故陡生。驚馬嘶鳴中,蘇小碗趁亂掀簾而逃,繡鞋卻卡在青磚縫里。身后追兵將至時,她撞進一片月白云錦中,龍涎香里裹著淡淡藥香。
“這年頭投懷送抱的姑娘,倒比城東說書先生的話本還精彩。“玉骨扇托起她下顎,男人眉梢斜飛入鬢,襟前螭紋玉佩隨著低笑輕晃,“第三次了,蘇姑娘。“
蘇小碗脊背發涼。上月在珍寶閣順走鎏金香囊時,分明確認過這位靖王殿下正在醉仙樓聽曲。此刻他指尖掠過她鬢角朱砂痣,玄色護腕下隱約露出星紋刺青。
“王爺認錯人了。“她作勢暈倒,染著鳳仙花汁的指甲勾向玉佩絲絳。蕭景琰卻突然扣住她命門,溫熱氣息拂過耳畔:“上次在太傅府順走的和田玉扳指,可還趁手?“
巡城衛的腳步聲停在五步開外,蘇小碗猛地咬住他虎口。混亂間她滾進餛飩攤底,熱湯潑在追兵靴面激起罵聲。起身時袖中已多了半塊玉佩,冰涼的玉紋硌著掌心,背面刻著“璇璣“二字。
子時的梆子聲蕩過屋脊,蘇小碗縮在城隍廟神龕后搓手。玉佩在月光下泛著幽藍,與懷中荷包里掉出的金鎖片花紋嚴絲合縫。鎖片內側小字依稀可辨:“永平元年辛卯月乙亥日“——正是她的生辰。
寒風忽地灌入破窗,她屏息縮進陰影。鐵鏈聲響伴著血腥氣漫來,透過蛛網密布的幔帳,她瞧見日間的新娘被縛在祭臺上。黑衣人銀刀起落,女子頸間浮現七星刺青,血珠順著星芒蜿蜒成符。
“求...求您...“新娘喉間發出嗬嗬聲響,突然瞪向蘇小碗藏身處。寒光閃過,血霧噴濺在斑駁壁畫上,驚起梁間昏鴉。黑衣人轉身剎那,腰間玉佩與蘇小碗手中殘玉拼成完整螭紋。
更聲又響,她攥著玉佩的手心沁出冷汗。檐角銅鈴驟響,劍鋒已抵住后頸。蕭景琰提著的琉璃燈映亮滿地血漬:“蘇姑娘看戲的癖好,倒是別致。“
“不及王爺唱戲的本事。“她指尖輕觸頸間利刃,“錦衣衛的飛魚服,穿著可還合身?“話音未落,機栝聲自四面響起。蕭景琰攬住她滾入供桌下,十二支透骨釘釘入方才立足處。
瓦礫紛落中,蘇小碗被他帶著墜入暗道。暗河寒水浸透嫁衣時,她瞥見追兵火把照亮洞壁——北斗七星圖旁刻著密密麻麻的“辛卯“日期,最新一道朱砂未干。
浮出水面時,蘆葦蕩中飄來畫舫琴音。蕭景琰濕透的中衣貼在猙獰箭疤上,那是三年前北狄刺客留下的。他將玉佩按回她掌心:“明日午時三刻,云裳閣。“說罷推來半塊浮木,自己卻沉入漆黑水面。
蘇小碗摸向耳后胎記,那里正隱隱發燙。北斗七星倒映在漣漪中,恍若新娘頸間泣血的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