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同去
石聞津也算不得多把他姐石聞鮮放在心里,加上小菊的攛掇,當天下午石家就開始做紅薯粉條了。
作為粉條廠八竿子還是打得著的家屬,制作方法石聞津很清楚。
先挑揀再清洗,瀝干水分之后把紅薯搬到村里的磨坊,細細磨碎。
把薯漿搬回來,倒在盆里,用細布過濾淀粉。
多過濾幾次,直到薯漿變清,沉淀一晚上就能收獲一容器底的淀粉。
又厚又白。
要是只準備賣淀粉只需要把它晾干就行了,不過石家準備賣的是紅薯粉,還得多上幾個工序。
晾干水分的淀粉先加點涼水化開,再加上適量的開水和鹽,由白變清,熟芡就制作好了。
再加入一些梔子水調色,攪和到拉絲的感覺,用孔眼適中的大漏勺往燒開的大鍋里慢慢倒。
在鍋里定型之后,撈出來晾到提前準備好的木架上,一直到變干紅薯粉條成了。
小菊幾兄妹也就周末回來才有時間回來幫忙,地里的活也不能耽誤,石家媽媽忙完地里也就能再幫忙做個飯,平時都是石聞津做主力,拉著放學回來的曉梅在干。
開學第四周小菊放假回家,看見她家院子里密密排列的木架上全是晾曬的粉條。
而她爸石聞津低著頭坐在灶房門口的屋檐下,手上動作不停,嘴里卻是罵罵咧咧的。
什么長工啦,養了一群討債的,一把年紀享不到一點福,諸如此類的話一刻不停的說。
小菊忍不住笑了往院子里走:“爸,你在嘀嘀咕咕啥呢?這紅薯粉條做了賣的錢可是你自己收著的,我們又沒要,咋弄得怨念這么大呀。”
石聞津一看幾人回來了,松了口氣,幫手終于回來了。
知道這個錢能賺,他把家里四百來斤紅薯倒騰完之后,還在村里又收了小一千斤紅薯回來,工作量不小。
累的他夠嗆。
“哼!說的好聽,有本事別找我要學費要生活費,我一天地里忙完還得回來搞這一攤子,我真是欠你們的!”
春蘭一聽這話就感覺愧疚,石聞津則是有些煩。
以前他爸溜溜達達不怎么多干活的時候,就算有情緒都是對著別人,現在這一忙起來,對著他也沒好臉了。
村里誰家不是一天忙到晚,往家里倒騰,就指望自家孩子好好讀書。就他爸,供孩子讀書怨言極大。
自覺讀書這事上,他沒浪費他爸一分學費,回家也沒閑著,一刻不停的幫忙,結果一回來還總是莫名其妙被指責,這誰能高興?
不過他的情緒都在心里,面上并沒有多大反應。
而小菊的反應則是,不找她爸要錢?
那必不可能!
避開木架放好書包,小菊出來就開始發揮,幫忙把曬透的紅薯粉條收下來用稻草捆成一把一把的歸置在一邊。
嘴里說道:“養兒防老,你對孩子好對孩子付出,在你老了她們才會對你好。所以爸,你放心吧,你現在對我們的好,都不用等你老,只要我們出息了,就翻倍對你好。
到時候一個月給你的零花錢比縣里工人的工資還多,一天三頓肉,新衣服穿不完,讓全村都羨慕你。”她爸的抱怨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往心里去。
只要她爸愿意干活掙錢,大餅管夠!
石聞津嘴上十分不屑:“就嘴巴說的好聽。”心里卻是相信的,要不然他不可能一反常態的這么努力干活。
暢想著要是把小菊和老大供出來了,他一定要讓她們兄妹倆給他修一棟敞亮的磚房,墻壁刷上白灰,地面清一水平整的水泥。
正門要修的大,還必須搞一個高高的門檻。
讓村里所有人都看看,他石家又是高門檻的人家了!
美啊美。
自從上次和小菊吵過之后,石聞津認真想過之后,決定把二閨女小菊當作另一個兒子養。
一個兒子還是不夠保險。
春蘭脾氣太軟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曉梅嬌氣。
只有小菊,吃苦耐勞學習好,腦子靈有主意性格上又能頂事,就算以后結婚了也肯定能把得住婆家人,是養老閨女的不二人選。
農家資源如果朝一個人或是兩個傾斜,那剩下的人必定被吸血。
在石聞津的計劃里,春蘭和曉梅依舊是最多讀到初中畢業。之后要么在家務農,要么去縣里打打工,專心幫他分擔養兩個讀書人的壓力。
不過有小菊這個一心就想著改變上輩子一家人際遇的在,石聞津的算盤不可能實現。
家里沒錢供那么多人,那就想辦法多賺,而不是犧牲誰。
周日,一家人帶著兩背篼已經曬干的紅薯粉條,一起去大集上賣。
桃花縣的紅薯粉條全省都有名,計劃經濟時代外縣的單位都是在粉條廠門口搶著下訂單。現在允許私人買賣之后,大集也成了一個供銷聚集地。
石家的粉條用料扎實,曬得透透的,一擺出來就有人來問價。
石聞津也沒多報,隨大流一塊三毛一斤。
幫著成交了兩個小單之后,小菊看她爸擺攤沒啥問題,在集市上轉了兩圈回來,就帶著她哥和姐先走了。
橫穿縣城,在上次的收購站后面,有一片四層的紅磚小樓,是縣里的領導干部們的家屬房。
縣里人說起這片大人物住的地方都用“紅寶房”代指。
要說誰家孩子以后有出息,就說以后這孩子以后要住紅寶房,準沒錯。
熟門熟路的走進樓棟,一氣爬上四樓,小菊敲響了房門:“文晴,是我小菊。”
門內傳來由遠及近的腳步聲,吱嘎,郝文晴的笑臉從門后探出來:“你們怎么才來啊,快請進。”
淡黃色木門里的世界,整潔明亮,光滑的水泥地反射著窗外三月的陽光。
入門就是一個四層的鏤空鞋柜,左邊擺放著一張原木色的方桌,右邊則是客廳,三張木制沙發環繞一個低矮的小圓桌。
沙發對面則是一組半人高的小柜子,擺放著郝家人的照片。
石博銳和春蘭都不好意思多看,怕別人覺得她們沒見識胡亂打量。
小菊來過幾次了,拉著稍顯拘束的春蘭往里進,解釋道:“我早上倒是出門的挺早,這不是去陪我爸媽她們賣了會粉條嗎,就來的晚了一點。”說著從書包里拿了一把粉條和兩個小罐出來:“我家自己做的粉條,帶給你嘗嘗,還有你要的筍丁辣醬”
“你還給我帶了粉條呀,你親自做的嗎?那我要好好嘗嘗。”
“我上次燒水的時候看你家調料挺齊全的,今天別去學校吃食堂了,等會我直接煮個酸辣粉給你試試。你絕對喜歡吃。”同進同出快一個月了,小菊早就發現郝文晴挺喜歡吃辣的。
學校的飯菜簡單她不嫌棄,就念叨味道寡淡。
所以上個星期小菊專門給她做了一罐油辣筍丁肉醬,給郝文晴吃的眼睛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