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到女兒國當女相
黛玉回林府途中遇到女兒國女相,說是家中有俗事,欲親賢人為相,女王經推演讓她在此等候。她已等候多日,覺得只黛玉才配得上女兒國女相一職。黛玉覺得有趣,便答應了,但說先回林府。女相去林府幫林如海看了病,林如海精神恢復,與黛玉同去了女兒國。女王封林如海為女相夫婿,如此林如海才方便留在女兒國。然后黛玉便拜官綬印在女兒國當了女相,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學校以使女人們能寫會算,收女紅作品讓她們有錢掙,建互助組解決體力的困擾,建巡邏隊確保邊境和日常安寧,每年未孕的成年之人都可飲母子河的水以增加人口,出生男嬰留在代管區養直成年在放出境,并發外戚身份憑此可與女兒國做生意時享受優惠。建文化輸出女團對外文化輸出,在外建百座酒樓傳播女兒國飲食,鼓勵研究創新及派人留學并回國重用等等。這些舉措大大地增強了女兒國經濟實力與國力,幾年下來,女兒國收入增加了數千億兩銀兩。而林如海與前女相也育有一兒一女一對龍鳳胎。林如海決定把兩個兒子帶走自己親自撫養他們長大,黛玉也辭了女相,女國賞了林氏父女各黃金十萬兩,各六顆臉盆大的珍珠。黛玉帶著賞賜及這幾年的俸祿百萬兩銀兩與其父林如海和林如海與前女相的兩個兒子一起滿載而歸回到了林府。
賈府聽說了黛玉的事便派賈璉鳳姐二人帶著媒婆和聘禮前來替寶玉為黛玉向林府提親,兩邊交換庚貼,定下吉日。林如海身體恢復健康,朝廷將他由鹽運巡察使升為巡臺,要赴京上任就職。林如海舉家搬入京城,給黛玉和寶玉舉辦了隆重熱鬧的婚事。
賈府的姑娘們羨慕黛玉當女相,便用她的終身出入境免檢牌去女兒國出售女紅,畫作,詩集等作品,也很快都掙到了百萬兩的銀兩,并相繼都帶著豐厚的嫁妝嫁入中意人家。史湘云也讓黛玉寫了推薦信去女兒國當了女官,并在幾年后辭官用俸祿作為嫁妝嫁給了附近的中意人家。連妙玉也在黛玉的推薦下去女兒國做了文化輸出團的團長,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薛家見寶玉黛玉成親便搬出了賈府,薛蟠迎娶夏金桂時香菱在街角救了一老者,正是其父甄老爺。父女倆憑香菱的眉心紅痣相認,并滴血驗了親。于是甄老爺當即悄悄把香菱帶回甄府,改回原名英蓮。英蓮終于重新過上了舒適悠閑的千金小姐的無憂無慮的生活。
薛寶釵不愿看夏金桂在薛府胡鬧,便自己花錢開了店鋪經營,并結識了外國使者,舉辦了西式的婚禮,與外國使者去了外國。薛蟠拿著香菱的身契上甄府要人,被甄老爺派人送到官府,因之前有相關的記錄在冊,薛蟠當場被收押。之后薛姨媽多方走動,薛蟠被終身發往邊疆。薛蝌和邢岫煙倆人成親后給薛姨媽養老。
黛玉寶玉用女兒國終身出入境免檢牌常年與女兒國做生意,既幫助了女兒國的發展,也積累了豐厚的身家。并組建船隊出海貿易,為朝廷帶來了外交,外貿及文化上的各種交流便利,皇上封倆人為“平安侯”和一品誥命夫人。
多年之后,女兒國的女相辭官帶著兩個女兒找到了林府里來,林府中的兩個兒子也長大成人。一家人終于得以團聚。這時女兒國女王親派使者找到黛玉請她再為女兒國的女相。此時,黛玉和寶玉先后育有一對龍鳳胎,一對雙胞胎兒子,一對雙胞胎女兒六個兒女。黛玉便將雙胞胎女兒帶在身邊來到了女兒國再次當了女相。女兒國國王不僅給黛玉發俸祿,還給她的雙胞胎女兒每月每人發白銀一萬兩。
再次為女兒國女相,黛玉更注重拓展對外的貿易與文化交流,使女兒國不再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而是被世人了解,接納與尊重。女兒國一直保持其獨特的傳統也終于被世人理解。
寶玉也常帶著兒女們來女兒國作客,看望已作女相的黛玉母女三人。當雙胞胎女兒都長大成人之后,黛玉將女相傳給雙胞胎女兒為左右女相,然后只身帶著眾多賞賜和財富回到平安侯府。幾年后,黛玉龍鳳胎的女兒的女兒也長大成人,被舉薦入女兒國繼續當女相,黛玉的雙胞胎女兒得以辭官回來,帶著豐厚的嫁妝嫁入中意人家。
此后黛玉府上便有了這樣一個傳統,黛玉家的女子成人之后都可經過家族內部的舉薦入女兒國去當女相。黛玉家的平安侯府也被世人稱為女兒國的女相世家,成為了賈府的一個不公開的新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