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論功請賞
一直到最后,皇帝派來的玉老太監,才堪堪念出讓狄治去抄穆哈爾的家產,勉強算作太子受到驚嚇的安撫。
至于保護狄治的侍衛們與袁妗羽的獎賞,半個字也無!
對這份心不甘情不愿的圣旨,狄治卻是樂了幾聲!那笑聲先是低沉,最后越來越多響亮。
“啊哈哈哈!”狄治就在萬眾矚目中哈哈大笑起來,笑的前仰后合,他眼角擠出淚珠,指著閱讀圣旨的玉大太監。
而聽圣旨的眾人之中,只有他和他的武士沒有跪下聽旨意,顯得那般鶴立雞群。
此時此刻,眾人都跪著,而他站著,這仰天大笑的聲音,讓每個人都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刺耳的聲音。
只有袁妗羽、玉老太監等少數人才明白他在笑什么。
不過,他也是這場斗爭最后的勝利者。因此,那些失敗者只能接受這種屬于勝利者的笑聲。
只不過在遠處的皇宮憑欄上,老皇帝的眼眸中平白無故閃過一絲憤怒。
沒人敢這樣對他大笑,哪怕別人面對的只是他的一道旨意,也是應該跪下戰戰兢兢,如朕親臨!
他能夠看出,自己這個站著的大兒子是真的不怕死,且是的的確確沒有把他這個父皇放在眼里!
他十分的想把這個兒子拉下去砍了!他希望換一個更聽話更懂事的兒子,當太子!
但事實是,遠處越來越多的人低下自己的頭顱,對那位年輕儲君表示臣服。
而曾經效忠于老皇帝的刺客們,已經在老皇帝的親自操作下,去地下給元世祖忽必烈請安了!
如今唯一惶恐的,就是剛才站在太子狄治面前而左躲右閃的那些人。他們有充分理由去惶恐,不管是躲開讓刺客經過的別的派系官員,還是身為侍衛卻往戰團外面跑路的叛徒,如今都是狄治眼里的敵人。
面對這些左右搖擺的人,一國儲君從來都不會和顏悅色。特別是以兵變手段獲取權力的狄治。他只能更加的明白,留著這些人,對自己的未來,那是極端的不負責。
不過,紫禁城前,畢竟是個公眾場合,秋后算賬倒也不急于一時!
伴隨著玉老太監的匆匆忙忙離去,不知不覺中在場已經圍上許多儒生了!
儒生至少得有秀才功名,才算名副其實。因為元代的功名水分頗多,所以儒生們數量龐大,只有少之又少的人有九品及以上正式官職可以領取,其余大部分人成為了一個很奇怪的群體。
有文化的他們經常在各大府衙中擔任一些并不重要的職位,一邊可以上達天聽,另外一邊又可以連通底層百姓,上為高官顯貴的耳目,自然也可以下為平民百姓的傳遞些“流言蜚語”。
不可否認,去當高官顯貴的耳目,遠遠要比為平民百姓傳話要簡單快樂不少!大多數的時候,他們不需要一家一家訪問百姓,在地方官府的內部宴席上,就可以幫助燕京的各部大官們,完成對百姓生活與感受的采集。
或有極個別想替老百姓說點痛心話的,這些人都流放到了前線大營,在邊軍的逼迫下去挖礦挖草。
因此,看在紫禁城前許多這類儒生的面子上,狄治沒有立刻舉起屠刀,鏟除異己有的是緩沖時間,等鞏固了他的權威之后,才輪到處理這些人。
反倒是,為了向這些作為喉舌耳目的酸腐儒生們凸顯太子的仁義,狄治知道,論功行賞的時間到了!
此刻的狄治精神奕奕,他的眼神幾乎噴著烈焰,感覺到自己前所未有的精神勁頭!
當然,狄治并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在他當太子的十幾年里,早已明白了一個很樸實的道理,當你決定把利益與身邊人分享的時候,就會聚集來一大批堅定的擁護你的人。可如果你只想著自己撈便宜,不愿意和別人分享勝利的果實,那么你的支持者就會一哄而散。
這是很殘忍卻也很溫情脈脈的人際規則。
事實上,儲君對于燕京以外的地方官有一定的任免權,九品以下的小吏甚至可以任他提拔;因此,刺殺中恰到好處地保護過狄治的人,不管是官員還是侍衛,只要他看在了眼里,都被一個個叫過來許諾官職!
眼看著一些出身貧苦的侍衛感激涕零地就要跪下去,狄治詳怒道:“在孤面前,往后武人不需要下跪!跪多了不同的人,骨頭都就軟了,孤要軟骨頭又何用?”
這番話,頓時讓在場眾多沒有趕得及保護太子的武士都受用地覺得,這是仿佛在封賞自己一樣!
“韋安、梅尋云、羅海亦升為……”
“夏彤、屈巧隨孤……”
“路春、司訪發往……”
“吳冷霜……”他一個個念到。
每個剛才保護過狄治的人都興奮起來,每一個小小冊封,都讓他們心滿意足。
別問為什么這些人的名字大都不近似蒙人?看一看,元代末期蒙族與漢族的人口對比就知道。雖然上層貴族還保持著家族譜系和念起來拗口的姓氏,但底層蒙族通婚幾代后已以漢族名字自稱。
相對于這些來日方長的未來官吏,另外一邊就是愁云慘淡。
僅僅二個時辰,不少地方的小官吏換了一批人來當!
看著這些個狄治眼里的功臣們一個個英雄了的樣兒,不知何時來到袁妗羽背后的小葉兒,從嘴里吐出一片壓根沒煮熟的土豆片惱怒地小小聲道:“我討厭這些人。”
袁妗羽輕輕笑道:“我也討厭,每次看見他們這種人,總會想起自己是個大反派。”
在小葉兒皺著小小眉毛思索著什么是“反派”的檔口,袁妗羽當然是要用反派手段來解決遇到的問題!只是這次沒有被分到什么好處,卻叫她覺得心里的念頭不夠通達。
不過,小葉兒這話,卻讓袁妗羽莫名其妙的興奮起來了!因為她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是一個當大反派的料,總能遇到一些需要費很大力氣才能解決的問題,而她也愿意為此拼盡全力一戰。寧死不退!
然而,她的預感沒有出錯。狄治挨個點名,論功行賞,終于喊到了這個名字:“袁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