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斌走后,軍事研究院繼續開了二小時的會,反復確認戰略、流程和細節。
“關于武器研發,我們的對應技術基本成熟,下個月就可以進入實際施工階段,但不能被其他人員和單位發現,我們明天就申請相關經費。”
“行,就先這么確定下來,后面開始走業務流程,你們先做一期工程,等有了成果,后面的經費再找上級批復。”領導最后也只能邊走邊看,畢竟經費緊張,不知道能不能按時完工。
第二個月,軍方人員就開始假扮成施工隊伍,在地球各地進行施工活動,這些項目大都隱蔽在不為人知的地方。
慕斌是知道部分信息的,但是具體怎么設計和落實,慕斌是基本不知情,在自然科學研究院的員工看來,慕斌更眷念午后的陽光,每天笑瞇瞇的閉著眼睛,半躺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啥。
盡管慕斌沒怎么管項目,但自然科學研究院的專家會議并沒有閑著,也在討論太空港和月球基地的矛盾。
“就我看,宇宙空間的拓展已經做到了相當規模,太空戰爭遲早有一天會打起來,即便自己人不對抗,也有可能會遇到外星文明,這是一個哲學框架問題,我們必須早做防御。”有專家在會議上直接說道。
“我們也知道會有這一天,你這邊有沒有比較好的方案,我們可以一起商量一下。”幾路專家為了爭奪院長的位置,在相互套路,先看看別人的,再看看自己的方案是否是最符合的。
不過有些專家好像不怎么在乎,直接就把方案提了出來,這些方案看上去更像是為了吸引其他人提出更好的想法,然后找出破綻,進行排擠,為后面操縱的專家鋪路,從時間上看,真正的排擠活動還沒到時候,至少還得等上一段比較長的時間,起碼要確認外部環境安全,不能被扣上破壞安定團結和破壞地球安防的帽子,可能就等自然科學研究院自己的地球防御項目驗收后,開始行動,一舉兩得,沒人管地球的將來怎么樣,有些人可能認為以前就是這么一直過的,以后還是一樣。
還有些專家,早就想好了第二種方式,把自己的人與其他人員進行多層嵌套和相互制約,考慮清楚事情發展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如果出現不確定的情況,就讓其他人員想辦法,名義上支持個別人,就是把替死鬼往前頂,等事情干好了或者事情出了問題,就找幾個違法違規的理由,名正言順的讓自己人后來者居上,把替死鬼換掉。
關于排擠對手的想法,終究歸想法,單位的事情還是要規規矩矩和盡心盡力做的,不能有把柄,有了優秀業績,也是值得宣揚和記錄的。
經過幾天討論,自然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對地球的防御有自己的理解。
“方案一,我們建議構建一個人造時空,把整個恒星系放進去,找不到我們,又怎么攻擊我們,外面放一些機器人進行探索就好。
方案二,就是研究不同的生命形式,以及這些生命形式在宇宙所有可能環境下的發展。
想來想去,這些基礎研究工作一定要做在前面。”
有些事情,說遙遠又不是哪么遙遠,外星文明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技術有限,無法察覺,但人類大部分的精力損耗都發生在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