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神禮
同樣效率極高的蘇在青,她找到一家印刷廠,直接定了上萬本的空白本,再到文具批發市場,采購了鉛筆、毛筆、橡皮擦之類的文具用品。
等到晚上,司馬復來的時候,小超市里已經裝的滿滿當當。
蘇在青隨意打開一本空白本,拿起一支鉛筆在本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用橡皮擦干凈。
她像一個職業推銷員一樣,詳細講解使用鉛筆的好處,“這叫鉛筆,這個叫橡皮擦,我們這邊孩子剛學寫字的時候用的,這樣方便寫錯字改正,紙張也能循環使用,等孩子們長大了再學毛筆字。”
“這個鉛筆居然是木頭做的,還可以擦去字跡,那豈不是可以節約許多紙張。”司馬復感嘆鉛筆的妙處。
這樣普通百姓的孩子也能分到紙筆。
蘇在青繼續介紹,“我還采購了復古的書包,這個都是文具廠庫存貨,便宜出給我的,用來給孩子們裝書本也挺好,到時候你們那里的百姓應該也能縫制的出來。”
復古的書包就是她父母那個年代,軍綠色,藏青色斜挎書包,看著不起眼,質量卻很好。
“還有黑板,粉筆,是老師,就是你們那里夫子,教課用的。”
司馬復笑得溫柔,“仙人想的真周到,我幼年都沒有這般好的東西,昌極城孩子們有福了。”
蘇在青又從一個架子上拿出一個灰色電腦包和一個黑色公文包,“這兩個包是送給你的,方便你裝書本,裝任何東西。”
她比劃著演示給他看,包怎么拉開拉鏈,怎么背比較方便,“你們那的什么匣子,盒子,好看是好看,就是有些重,當藝術品還好,但是要日常用還真是不方便,這個包包可以隨身攜帶,還可以背,輕便也防水。”
司馬復聽到蘇在青有給自己準備禮物,暗自高興,他從露營車上,拿起一個木盒子,“多謝仙人,我也給仙人帶了一件小禮物,是我親手雕刻的。”
“明日,舉行祭神禮,想著仙人看不到石像,就雕了這個木雕,還望仙人不要嫌棄。”
他熬夜了好幾天才雕刻出這座人像。
蘇在青笑著打開盒子拿出里面的雕像,木雕約莫五十公分高,系著一件披風,勉強看出是一位女性,雕工實在算不上好,但勝在司馬復的心意。
她隨手將雕像放在身后的架子上。
祭神禮這日,山洞外圍滿了昌極城的百姓,將軍府派了付小將軍作代表,韓成也派了底下的官員出面。
大祭師盛裝打扮,跳著祈神舞,口里唱著祭詞,供桌上擺放著瓜果鮮花和酒水。
司馬復齋戒三日,焚香沐浴,司馬復接過祭師的檀香,行跪拜之大禮,在場百姓跟著磕頭跪拜。
禮成之后,阿瑤覺得有水滴落到她臉頰上,抬頭一看,發現是雨水,她興奮說道:“下雨了,仙人賜福,降下雨水。”
“真的是雨水,多謝仙人賜水。”百姓歡呼起來,不忘磕頭叩拜,“我們有救了,莊稼有救了。”
司馬復看向天空,任雨水滴落在他臉上,“神佑我西吾,保佑我昌極風調雨順。”
雨水下了一天,昌極百姓像過年一樣高興,冒雨去到田里翻種莊稼,所有人搬出家里盛水的器皿,接上雨水。
隔日,昌極府衙貼出兩條告示,第一條告示說的是,仙人賜下一處水潭,官府每日會派人將水運到街道各處井水,方便百姓取水,百姓再也不必為缺水而發愁。
第二條告示是,昌極侯開辦一家學堂,凡昌極百姓五歲以上孩童,不論男女,不論貴賤,但凡一年交上五貫銅錢作為束脩,家里的孩童就可以在學堂念書識字,筆墨紙硯和書籍,學堂一律免費發放。
五貫銅錢,孩子就能上學,還免書籍,筆墨紙硯,這是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歷來讀書識字那都是貴人們的事,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是沒有機會識字念書。
現在,昌極侯辦學堂,他們這些平頭百姓還能趕上這種好事,自然都想打探情況。
府衙門口告示處,簡單擺了幾張桌子,侯府早派了蠻蠻幾人在此招生,百姓將這里圍得里三層外三層。
四十左右的老奶奶拉著唯一的小孫女,愛憐的摸了摸孫女的小腦袋,“真的不分男娃女娃都能讀書,我孫女六歲了,能不能跟著先生讀書。”
在場百姓,都停下來,聽著他們說話。
蠻蠻見小女娃娃雖然瘦小,眼睛卻亮晶晶的,很是可愛,聲音不由得溫柔許多,“可以,交滿五貫銅錢,只要娃娃腦子沒問題,上課不搗亂,我們學堂都能收。”
“那會不會有人欺負我們女娃娃。”老奶奶心疼孫女怕娃娃挨欺負。
蠻蠻開口解釋:“學堂男娃位置在左邊,女娃位置在右邊,要是有人搗亂,鬧事,輕則武先生會打板子,重則趕出學堂。”
一天下來,給娃娃報名的不多,來問的人卻多,聲音吵得蠻蠻腦瓜子生疼,他想不明白,主子為什么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他跟司馬復稟報今天的報名情況,“主子,來報名的還不到五十人,奴不明白,主子為何要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
“若是人人都讀書識字,那豈不是沒人愿意種地,人人都想著當官。”
司馬復拉著蠻蠻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溫聲解釋道:“蠻蠻,這才剛開始,百姓不領情也正常,很多百姓世世代代種地,有些連飯都吃不飽,自然沒想過讀書這種事。”
“可若是人人都能讀書識字,西吾就能選出更多的人才,讀書識字也不光是為了當官,是為了明理,為了能傳學識給后世。”
“若是農人識字,那他就能翻看農書,就能寫下耕種技巧傳給后世學習。”
“木匠,石匠也一樣,甚至是你,因為識字,才能跟在我身邊,跟在我身邊,成為我的心腹,讀書有著許多的好處。”
“你可知,在仙人的國家,人人都識字讀書,人人都能識文斷字,看懂古今中外的書籍,他們那里人人都能吃的起上好粳米,我們幸得仙人相助,自然也得自強不息,我也希望我們國家的百姓能過上吃飽穿暖有書讀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