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間彌漫著青春氣息與夢想憧憬的大學宿舍里,王妍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與些許不屑,輕聲對林蕭說道:“她這么早出晚歸地泡圖書館,難道真的能上得了名校?”那語調(diào)中隱隱約約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懷疑,仿佛在她看來,李瑩的努力不過是一場徒勞無功的掙扎。
林蕭微微抬起頭,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鏡,不假思索地回應道:“誰知道呢,我看夠嗆,她那個成績也太一般了,就算去了估計也跟不上?!彼脑捳Z簡潔而直接,卻如同一把銳利的劍,輕易地刺破了李瑩那看似堅不可摧的努力表象。在林蕭眼中,成績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而李瑩那不盡人意的過往成績,似乎早已注定了她追逐名校夢想的黯淡結局。
的確,李瑩近來如拼命三郎般的努力姿態(tài),在無形之中觸動了林蕭和王妍內(nèi)心深處的某根弦。她們皆是宿舍里的佼佼者,一直以來都習慣了站在成績的高地俯瞰眾人。然而,她們卻并未將李瑩視作真正意義上足以威脅自己地位的競爭對手。畢竟,李瑩那平平無奇的學習成績單就像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橫亙在彼此之間。或許,在她們心底深處,更多的是一種擔憂,擔憂李瑩如此不顧一切地奮力奔跑,萬一最終未能抵達那心中的理想彼岸,會不會被殘酷的現(xiàn)實打擊得體無完膚,陷入深深的絕望與自我否定之中。
王妍時常會在不經(jīng)意間感慨,李瑩似乎缺乏一種對世事常理的基本認知,總是不懂得依據(jù)常理去預判事情的發(fā)展走向。在她看來,李瑩的許多想法與行為都顯得有些盲目與沖動,脫離了實際的軌道。
回顧往昔,自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起,林蕭和王妍便憑借著自身扎實的學業(yè)基礎和出色的學習能力,在眾多同學中脫穎而出。她們皆是本省考進來的優(yōu)秀學子,歷經(jīng)了本省激烈的高考競爭洗禮,才得以在這所大學里綻放光芒。而李瑩則是從直轄市考入的,相較于本省那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的高考難度,直轄市的入學門檻確實相對較低。也正因如此,李瑩在學習成績方面相較她們存在差距,似乎也有了一種看似合理的解釋。但李瑩并未因這先天的差距而選擇放棄,她依舊懷揣著對名校的熾熱向往,在圖書館的知識海洋里奮力遨游,試圖用后天的努力去彌補那曾經(jīng)落下的距離,只是她的這份堅持與執(zhí)著,在室友眼中卻成了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