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就此別過
林湄一直沉浸在父親的離世帶來的哀傷中,離婚協議和身世之謎如同兩座沉重的大山,壓的她喘不過氣來。
房間里一片死寂,暗示著江嶼已經出差了,她需要他的時候他卻不在,甚至在父親臨終前,給予她哪怕一絲的安慰,但江嶼的冷漠卻如一把鋒利的刀,割裂了她對這段婚姻最后的一點留戀。
“是啊,都提出離婚了。”林湄喃喃自語,聲音里滿是苦澀與自嘲,他都已經決定離開了,他又怎么會在意自己的處境與死活呢?
環顧四周,這套房子是她和江嶼結婚時購置的,房間里的一切也是他們新婚時一起添置的,墻上的素描畫是他們在度蜜月請一位繪畫大師畫的,是她最喜歡的一張“合照”,撫摸著每一個小擺件,指尖傳來涼意,每一個小擺件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或是江嶼送的,或是兩個人抓獎來的,或是他出差精心挑選的.....那些大家電都是兩個人精挑細選過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他們新婚時的甜蜜。房間里的每一件陳設都見證了他們曾經有過的甜蜜,現在卻也見證了他們的分離。
過去已經成為鏡花水月,然而現在,離婚協議書就擺在眼前。
協議書上寫明了江嶼將房子留給自己,車子和家庭賬戶的存款也給了林湄大部分,這無疑是對她仁至義盡。畢竟房子和車子都是全款購置,與林湄無關,就算有增值部分,她也選擇不去計較。
江嶼的慷慨,讓她感到一種莫名的諷刺,是想讓她快些簽字,或者是對自己被利用的補償和愧疚嗎?
人都不是自己的了,財產又有什么意義呢?這套房子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個角落,都見證了他們曾經的幸福時光,如今卻變成了痛苦的回憶。
她深吸一口氣,緩緩坐在椅子上,拿起筆,顫抖著開始一筆一劃地填寫那些空白。
當空白被填滿,從此以后她與江嶼就形同陌路,她想讓這段感情有一個終結,權當自己為這段婚姻舉行了一場葬禮吧。
她苦笑一聲,低聲說道:“我們終于還是走到了這一步。”淚水在眼里打轉,林湄努力不讓淚水滴落下來。
是啊,他們曾經擁有的一切都成了過去式,所有的美好回憶都變成了痛苦的回憶。
也許是因為父親離世帶來的悲傷讓她已經沒有精力再為自己感傷,好像結束這段婚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
現在林湄需要做的是盡快打包自己的東西離開這個房子,回到屬于自己的地方,這里的一切一切以后和她再無瓜葛。
她一件件地收拾著衣物,把那些熟悉的物品裝進箱子里,她努力不去看那些小擺設和大家電。那些曾經充滿甜蜜回憶的東西她一件也沒有帶走,無論江嶼怎么處理都是他的權力,她也不想再留著那些東西來一次次觸動自己的心弦,既然分開就徹底分開,不再給自己留有幻想和余地。
收拾完行李后,林湄坐在床邊,轉頭看到了床頭柜上他和江嶼的合照。
照片里兩個人都笑的那么甜蜜,江嶼的笑容里滿是陽光與溫柔,然而以后這個笑容就是別人的了,林湄嘴角扯出一絲苦笑,心里感到一陣悲涼。雖然婚姻走到了盡頭,但終歸那些美好自己也是經歷過,會永遠鐫刻在她的心底。
她小心翼翼的把照片拿了出來,相框擺回了原來的位置,做完這一切她站起來,毅然決然地走出這個房子。
是時候該離開了。
走出單元門,林湄抬頭望向天空,陽光如同往常一樣明媚,但她的心情卻再也不似乎從前輕松,此刻無比沉重。她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可以平靜一些。
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最后離開時卻只有兩個小拉桿箱的物品,但裝載的卻是三年的回憶和情感,這一刻,又是一陣苦澀涌上心頭。林湄不敢多想,拖著拉桿箱走到車子旁邊,打開車門,將拉桿箱在后備箱放好,然后發動了汽車。
隨著汽車緩緩駛離這個她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她的心臟就像被一只手抓的越來越緊,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景色,這地方曾經有她的歡聲笑語,也有她的淚水,有甜蜜的過去,現在也有了傷痛,但現在,這一切已經成為了過去。
離婚的風波,如同秋日里最后一場驟雨,雖猛烈卻終究歸于平靜。
這場自己被利用的婚姻結束了,對她而言卻是一件好事,雖然生活軌跡被徹底顛覆,但她終于可以做回自己了。接下來她想想該怎么處理父親的后事。
父親默默守護自己一生,一直是自己堅實的后盾,是自己的底氣,如今父親的離世林湄感覺自己在風雨中飄零,沒有了遮風擋雨的避風港。
處理父親的后事,成了她當前最緊迫也最不愿面對的事。遺像的選擇,悼詞的撰寫,通知父親生前的親朋好友,每一通電話的關懷都都讓她心如刀絞,仿佛所有人都在提醒她那個曾經為她遮風擋雨的人,已經永遠地離開了。
臨終前父親的心愿是希望林湄可以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在以后的生活里能夠倚靠血脈的幫襯,他也走的會安心些。這是父親對她最后的期許。
關于身世的謎團,毫無頭緒,如同霧里的遠山,仿佛看得到,但并不知何處是終點,林湄能做的只有按照父親的遺言里一點點尋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