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心有危感
裴禧言從乾元殿離開后,便朝著紫禁城外朝而去。
他一路穿過朝天殿,走下白玉石階,抬眼間,不經意瞥見了前方不遠處的幾座伏龍橋。
這些年來謝家于京城安分守己,又時刻處在南司監視之下,他本已逐漸將其擱置于一旁。然而許是聽說了那謝家嫡女將要入宮覲見,他心中有關謝家的種種記憶也突然開始復蘇。
裴禧言凌厲瞇起丹目,自朝天殿所在之側向前望去,將廣袤的殿前廣場一覽無遺,余光卻堪堪掃過最左側的一座長橋。
他記得當初謝源景就是死在了這橋上。
那日的光景于他而言……可謂印象頗深。
裴禧言忽而抬手擦過臉頰,低下陰戾的眼眸向指尖看去,仿佛三年前那道溫熱的血痕依舊存在一般。
三年前,他帶領謝源景入宮覲見的那日,一名一路從西南邊疆護送謝源景入京的北司司衛,驟然于謝源景身側拔刀暴起,打了所有人一個猝不及防,連身在最前方的他都未來得及出手阻攔。于是滿空的鮮血當即就飛濺到了他的臉上,濃郁的血腥味撲鼻而來。
他瞧見謝源景于伏龍橋上遇刺,內心先是微有詫異,其后便心神一冷,腦中飛速思索起此事之后將帶來的數種禍患。
謝家本就舉世聞名,謝懷榮又剛于不久前主動上交兵權,在這緊要關頭,謝源景突然于紫禁城遇刺,不難想象此事一旦傳出皇宮外,將引起天下何等軒然大波。
顧念于此,當日裴禧言臨機立斷,決定將此事真相封鎖于紫禁城中。并對外顛倒黑白,直言謝源景之所以身死于紫禁城,全因謝源景心懷歹意欲于朝天殿前行刺自己,卻在被北司司衛攔下后不慎被其反殺。
這污名他需得潑在謝家頭上,閹黨才能置身事外。
裴禧言本是這么謀劃的,直到他轉頭瞧見了朝天殿前,白玉石階之上,滿朝文武正大驚失色觀睹著伏龍橋間的驚天光景。
那些臣僚之中,不乏有數名與閹黨對立的元明黨官員,以及諸多于朝中不偏不倚的中立黨官員。
這謝源景遇刺之時,恰逢群臣早政下朝。倒當真是天賜良辰,太過恰到好處了。
眾目睽睽之下,若他仍想封了這些人的口掩埋真相,恐怕只有盡數殺之方能達成目的了。
回憶到此處,裴禧言忽而譏諷地勾起唇角。
自擔任南司督公以來,他見過無數人在自己面前掙扎著死去,但沒有一回是如三年前一般,事態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之外。
后來謝源景身死紫禁城一事于京城與九州各地迅速擴散,果然為皇室與閹黨帶來了不少麻煩,使得他無法再繼續對謝家下手,本欲對謝懷榮斬草除根一事也只得暫放。
裴禧言收起唇邊的諷意,望向伏龍橋的眸中醞出一片沉戾。
三年前那場變故,是他將目光全然放在了手握兵權的謝懷榮身上,因此輕視了謝家嫡長子謝源景,這才釀成后患。如若他早一步提防此人,定不會同意皇上擅自召其入宮,讓局面變得無從收場。
他曾對此事背后的來龍去脈有所猜測,應是謝源景為保下謝家人性命,主動替父進京,并于入京途中將那名北司司衛以重金收買,這才聯合其提前商榷好于宮城行刺一事。最終倒也成功用自己一命,換來了謝家其余幾人于京城之中茍活。
寒風吹拂過錦紫蟒袍,裴禧言不疾不徐地向前行去,他踏至最中心的伏龍橋上,手輕輕撫過冰冷的蟠龍石柱,目及遠處沉思著。
這幾年來,謝家除了一個謝源景以外,其余人都尚算安分,并未再多生事端。
但為了杜絕后患,他此前仍向皇上獻策,提議以“太保應時常伴在天子身側輔佐政務”為由,將謝懷榮軟禁在宮中,輕易不得踏出皇宮一步。如此一來,便能謹防其因之前邊疆遇刺與嫡子身死一事,對皇室生出異心,從而暗地籠絡朝中其他要員結黨營私。
如今,謝懷榮困囿于皇宮之中身不由己,其嫡次子謝離塵又是個紈绔子弟,終日流連于花街酒樓。謝家再無杰出之輩,兵權亦盡數喪失,只要等玄廷衛之后回宮復命,他便可借天子之名得知西南邊疆的將領有無異常。
裴禧言微微挑眉,輕輕把玩起腰間的一道玉佩。
倘若邊疆亦無異處,待得他將西南都指揮使司也安插好閹黨的人手……那這謝家終歸是昔日猛虎落平陽,徹底不足為慮了。
裴禧言將目光緩緩收回,就在這時,余光驀然瞥見了兩道不同尋常的身影,眉間神色微有所動。
他側目望去,最邊緣的一座伏龍橋上,玄廷衛的衛云珩正推著一道木質行椅緩緩前行。許是念及行椅上的人體態病弱,他不得不放慢了些速度,最終將那行椅以極為平穩的步調推上了橋頭。
裴禧言又將目光略微向行椅處移去,只見一名身穿雪白狐裘的女子正掩唇輕咳著,瘦弱的身軀因咳嗽而微有起伏。下一刻,她慢慢將手放下,遮面的袖袍也隨之騰移了去,整張面孔顯露于夕陽之下。
看清那行椅女子相貌之時,裴禧言瞳孔微微一縮,心中陡然升騰起一股異樣的感覺。
這女子無疑便是今日被皇上召入皇宮的謝氏嫡女,她與其兄長謝源景容貌間倒是有五六分相似,尤其是舉手投足間的儀態,都給人一種溫潤如玉、光風霽月之感,甚至風華比她兄長更盛。
倒是個頗具世家風度的女子,只是……
裴禧言眸中劃過幾分侵略性,一股不明緣由的陰冷直覺蔓延于心底,還未來得及深究,便瞧見那行椅上的女子也朝自己回望而來。
隔著幾座拱橋不遠不近的距離,他無法完全看清女子的神情,只能隱約感覺她在瞥見自己后,微微有些驚訝,但很快又弱不禁風地掩面咳嗽了起來,并平和地收回了目光。
裴禧言靜靜望著那繼續前行的行椅背影,忽然玩味地笑了。他松開把玩著玉佩的手,絳紫蟒袍悠悠轉動間,邁步折返回橋頭。
他知曉今日褚渙召見謝家嫡女的真正用意,這年歲尚輕的天子是什么性子他太清楚不過,無非是為了尋個樂子,借謝家嫡女來折辱并敲打一番謝懷榮。
裴禧言本沒有興致參與這種小事,只覺此事除了逞一時口舌之快外,于他而言并無實際利益。
但現下……他改變主意了。
裴禧言眸色愈發低沉起來,猶如深不見底的暗潭。
他總覺得這瞧著蒼白病弱的女子,并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