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特種兵訓練
卯時,士兵連著將領都在跑步負重,甚至其中還有女子的穿插。
聽到聲響的皇帝和溫嫻書立刻起身穿衣,走出營帳外,看到如此整齊的軍隊,皇帝大喜過望,,可身旁的溫嫻書卻說道,“不愧是一直在軍中有威望的鎮國公,這將領和士兵都聽話的很,現在又弄出這番與眾不同的訓練,肯定對她言聽計從。”
見皇帝一下冷臉,溫嫻書立刻幸喜,隨后卻被皇帝斥責,讓她立刻回到自己的營帳,別以為他不知道這軍隊中有她溫家的子弟,看來也練劍的時候還有一部分性格相似,無論如何她....她不在了。
令璋聽到皇帝的斥責趕過來看,“陛下,這是臣訓練的軍隊,經過嚴密的訓練他們的體質大幅度的上升,軍紀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皇帝看著一邊晨跑,一邊訓練其他的士兵心中愉悅,將手搭在令璋的肩膀上,“當初孤讓你進軍果然沒錯,一直以來都沒有敗過,每次都讓孤覺得驚喜,只是也有些擔憂,各國雖然臣服可被你打敗的國家卻嫉恨于你。”
令璋看向皇帝,“微臣不是有皇上給的免死金牌嘛,又或者陛下下到圣旨,以后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不會讓我慕容棠如何,這樣微臣也算是安全。”
皇帝笑道,“你呀,一直都是這個鬼精靈的樣子,不知道像誰。”
令璋:“性格和環境使然。”
皇帝沒聽過這樣的話,但也覺得很有道理,要不是當初的環境也不會成就他現在的樣子。
站在他們身后靜悄悄地看著二人的便是姬岱和姬岐二人,姬岱笑道,“有時候倒覺得他們更像是父女多一些。”
姬岐:“慕容棠和我們不一樣,一出生便是寵愛著長大,又是練武奇才,沒有誰會不喜歡。”
姬岱:“真是像現在高高掛在上方的太陽,熱烈刺眼,不知道有一天這太陽會不會掉下來。”
姬岐看向姬岱,“弟弟,你想要慕容府的勢力嗎?”
姬岱搖頭,“慕容棠不會放掉父皇這塊大靠山,至于誰做皇帝,都動不了她,換句話說,誰都想動她。手握軍權不止,還得到晉國上下的喜愛,這樣的人最可怕,恐怕她死了才能真正的滅掉鎮國公府。不過要是能得到她的助力自然是事半功倍,可她為什么肯呢,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姐姐,你有什么辦法。”
姬岐笑道,“姐姐腦子笨,不如你,不如你想想有什么辦法。”
姬岱:“弟弟也不知道,不過姐姐你看看前面誰來了。”
姬岐定睛一看,發現居然是姜行舟,一直以來都是弟弟的人,卻刻意的欺騙到,導致她天下人唾棄的罪魁禍首。
不同于姬岱想的表情,姬岐對姜行舟的到來并沒有任何的喜悅。
接連十天,晉國這邊暗兵不動被攻打的魏國中總覺得哪里不妥,派了好幾個使臣過去愿意割地表示和好,可晉國卻始終不同意,只想打下魏國改名為晉國。
直到半夜魏國王宮起火亂作一團的時候,不知是哪名士兵打開了一城城門,隨著晉國皇帝的一聲吶喊,數萬士兵舉著武器直接往前沖,兩國交戰魏國雖越挫越勇,但仍舊抵不過晉國的士兵,不足半個月便已經到了魏國都城。
而此時的魏國君主,早就被背后夾擊令璋帶領的度過魏國周邊的河水直攻魏國都城。
大開都城門的魏國已經沒了往日的威風,姬淮坐在馬車上看著魏國,還有一個國家他便能一統天下,趁著這股威風,其中的一半的軍隊早就去攻打趙國,目的就是為了掩人耳目。
進到王宮,令璋早就穿著盔甲,手邊的三叉戟對著魏國君主的脖子笑著。
“陛下,這魏王好似想說想要歸順于我晉國,不知皇上的意下如何?”
皇帝下馬,“棠兒,不得無禮。”隨即站在魏王的身前扶起魏王,“既然愿意歸順于孤,不如就還是和以前一樣做王,只是這魏國的名字要改改,不知魏王心下如何。”
聽到自己還能享受,立刻點頭答應,可后面的臣子卻大多數不愿意。
“魏王,別忘了魏國的祖先都在看著您啊。”
魏王身材肥胖,眼睛也小,但氣勢卻不小,“本王當初就說了做個宗室子弟,是你們逼著本王做的,現在人家晉王好心好意讓你們活下來不感恩就算了,居然說這些話。魏國的祖先看著本王這樣做,肯定很高興,畢竟他們可不是斷子絕孫,你們看看其他國家,活到現在的王還有嗎。”
魏王立刻提起衣擺,跪的那叫一個標準,“微臣拜見皇上,祝皇上萬壽無疆,早日統一天下。”
說完,后面便有一個臣子拔出寶劍,令璋一個擋在皇帝的面前卻沒有想到他捅的是魏王,眼中滿是不甘,“想我魏國也曾是人才濟濟,偏偏你什么也不聽,現在被抓住連個奴才都不如,不如殺了你。”說完跟著自盡,后面的臣子亦相隨。
姬淮看著這一幕,不僅心酸,這魏國看來臣子是忠,可惜這王已經沒有了根骨。
姬淮:“讓士兵稍作歇息,我們聽著攻打趙國的好消息。”
結果攻打趙國的將領,剛開始連攻數城,可最后不僅慘敗,連命都丟在了戰場上,副將還是恩平候。
姬淮氣的讓令璋直接帶上在魏國的一半軍隊進攻,務必拿下趙國。
令璋領命,帶著軍隊,一半明面上和之前的戰敗的軍隊聯合,一半悄悄地潛入趙國,卻沒想到趙國都城十分嚴謹。
令璋:“看來這下我們是遇到難題了,直接攻打,糧草不足也沒有關系,他們有的是糧草。”
趙承桑:“大將軍,或許他們早就知道我們的行事,也許城中不會有糧草更不會有人的存在。”
令璋:“那便耗,耗到他們肯投降,現在只剩下趙國,至于齊國,那便大皇子不是在嗎,他們不會有援軍的,即使有也只是幫我們晉國的份,畢竟天下統一之日可待,他還能拿著這一項功勞坐穩太子之位。”
其他將領聽到,心中詫異,原來還有這一套,好在糧草充足,耗便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