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晴
老師不在的日子
大風刮了幾天,仿佛老師也被刮跑了。早自習時,班長小涵站在講臺上宣布:“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都要請假一周,語文老師去縣里監考體育加試,數學老師參加‘國培計劃’。”教室里瞬間炸開了鍋,后排的男生們拍著桌子大喊“自由啦”,連我的鉛筆盒都被震得掉到了地上。
第一天:混亂的開始
星期二上午的語文課成了“災難現場”。王小明和李想疊了整整5架紙飛機,當第三架飛機掠過代課老師頭頂時,全班哄堂大笑。代課老師罰他們抄寫單詞,可兩人趁老師轉身板書時,竟把單詞本撕成了碎片。紀律委員小林站起來維持秩序,卻被李想用橡皮砸中了胳膊。午休時,走廊里傳來桌椅碰撞聲——第一組的7個男生和第二組的5個女生因為爭搶乒乓球臺吵得面紅耳赤,甚至推搡起來。班長小涵和衛生委員小蕊舉著班規本勸架,嗓子都喊啞了,可根本沒人聽。早操時,我們班的紀律更是亂成一團。連別的班級的老師都看不下去了。
轉折點:班會的“覺醒”
星期三的班會課,小涵把紀律記錄本重重摔在講臺上:“昨天班級被扣了8分!全年級倒數第一!再這樣下去,我們要被全校通報了!”教室里安靜得能聽見窗外的樹葉聲。孫雨桐紅著眼眶站起來:“老師不在,我們不是沒規矩的‘野孩子’!”這句話像一顆石子投入湖面。小胖舉手提議:“我們可以分組管理,像老師那樣分工!”大家立刻響應,很快分成了紀律組、衛生組、學習組和活動組,每組4人輪流負責。但老師同時不在,學校管理難道沒有漏洞嗎?
變化:數據里的成長
紀律方面:以前每天早讀總有3人遲到,現在由體育委員小凱負責記錄,遲到人數降到了1人。
衛生方面:以前值日生總忘記擦黑板,現在衛生組每天安排兩人檢查,上周被扣的2分全部“奪”了回來。
學習方面:數學課代表小琳主動幫代課老師批改作業,發現錯誤時還會用紅筆畫出“重點提示”。上周五的數學小測驗,全班平均分從80分提升到了85分。這種提高可能存在弄虛作假情況。
高光時刻
星期四的課間操,檢查紀律的校領導驚訝地發現:我們班不僅隊列整齊,連口號都喊得震天響。流動紅旗第一次掛在了我們班門口!那天放學后,小琳在黑板上畫了個超大的笑臉,周圍還貼滿了同學們寫的便利貼:“今天為班級驕傲!”“我要繼續當‘紀律小衛士’!”
今天是老師離開的第七天。晨光里,我看見講臺上那盆綠蘿被小蕊澆得翠綠欲滴,值日生們正在用尺子量黑板是否擦干凈。代課老師走進來時,全班整齊的“老師好”聲讓她愣住了。窗外的梧桐樹沙沙作響,仿佛在為我們鼓掌——原來,失去秩序的“恐慌”,最終變成了成長的驚喜。學生的自治,讓老師喜出望外,但愿語數老師同時外出的現象再也不要發生了。這暴露了學校領導對我們班的極度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