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星期四晴
適得其反的課外研學
爺爺經常出門旅游,他們那幾個老年人的旅游頗有考察的意味,他們喜歡到紅色的景點去瞻仰。
爸爸也喜歡帶我出去看高鐵,這是非常單純的流行,完全跑在鐵道線上。
課外研學,原意在于拓寬視野,增長見識,提升綜合素質。然而,近年來一些家長和學生將研學活動當成了一種娛樂和消遣,甚至將其視為炫耀的資本,這就導致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前些天爺爺他們去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見遇到了一位非常奇葩的母親。
母子倆人一道去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參觀,本是好事。但那位母親在看到日本鬼子的行軍鍋時,竟然對著兒子說:“小日本的東西質量就是好,你看當年這口鍋,距離現在已經幾十年了,還亮堂堂的,一點銹跡都沒有。”這番話不僅讓所有在場的人瞠目結舌,更是讓孩子無所適從。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褻瀆,更是對死難者的污辱。該紀念館是銘記歷史、緬懷同胞的地方,而這位母親卻將關注點放在了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行軍鍋質量上,并且大加贊賞,這無疑是對歷史的扭曲和淡忘。這給幼小的孩子上了一堂什么課?真是讓人不寒而栗。
春和景明,一位父親帶著兒子在揚子鱷養殖場游玩,他不是讓孩子觀察小鱷魚的想貌和成長,而是全程帶著兒子在買小雞小鴨,然后用繩子把小動物拴在竹竿上,伸進養殖場的水面,看著鱷魚跳起來把小雞小鴨撕碎吞掉。對著血淋淋的場面,父子倆高興得哈哈大笑,反復多次,樂此不疲。這種殘忍的行為,不僅缺乏對生命的尊重,更是對孩子價值觀的誤導。這樣的現場示范與變態體驗,無異是精心培養虐殺狂。
爺爺說,課外研學活動為何會走向這種極端?首先,家長對課外研學的認識存在誤區。他們往往將研學活動視為一種娛樂和消遣,忽視了其教育意義。其次,社會風氣和媒體導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人為了追求點擊率和關注度,將研學活動娛樂化、低俗化,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象。
為了改變這種適得其反的課外研學現象,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認識到研學活動的教育意義,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并深入思考。其次,學校和社會應加強對研學活動的監管和引導,確保其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媒體也應承擔起社會責任,避免將研學活動娛樂化、低俗化。
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長需求。課外研學活動應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成長。同時,我們還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爺爺不愧是長期從來教育工作的,他說得非常有道理。好在爸爸帶我外出,向來是有計劃的,我們只是行走在高鐵線上,感受中國速度的成就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