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夕陽西下,收拾完宿舍,小五媽也準備啟程回家,能趕上最后一趟直達老家的大巴那便是最好,伴著不舍,小五站在校門口送別了母親,轉頭朝著宿舍大樓的方向走去。
這所大學,也將是他人生路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性起點。現在小五也和其他大一新生一樣,對這所大學充滿好奇,校園里靜立的景觀石,碧波蕩漾的池塘,安靜蔥郁的草地......
這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地讓人好奇,陌生的環境中卻又夾雜著幾分熟悉的親切之感。接下來,小五也將在時間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地走近他們,走進這個他未來4年的生活和學習的地方。
盡管眼前的眼前的大學校園,與小五心中一直想象的大學,存在反差。但是他也明白,他已經別無選擇,他只能繼續走下去,并且是笑著走下去。
入學后的第二日,由于沒有安排班級活動,天氣也不錯,小五與剛剛相識的其他5位大學室友一起去了學校的圖書館。
在此之前,小五是沒有見過如此龐大的圖書館的,這讓他對“圖書館”這個概念性的詞語又有了清晰的理解。
圖書館里藏書很多,不同樓層,不同的閱覽室,擺放著不同品類的書籍,有人文社科類,有軍事歷史類,有語言類,有情感類,分布在不同的區域,給讀者提供通向精神世界的橋梁,打開心往的文化圣地。
太多的書籍讓小五一時間無法決定先看哪一本,尋找了半天,他在書架的拐角處發現了一本《拒絕平庸的大學》,作者是葉兆言。嗯,就是它了,這書名已然深深地吸引著小五,打動著他的內心。他徑直走過去拿下這本書在留下的空位處插放代書板,將書捧到閱覽桌上,坐定后,他像干渴多時的魚兒回歸大海一樣,開始欣喜而又專心的品讀著這本文化大餐。
時間在翻頁的聲音中悄悄流走,半晌過后,這本書已經看了過半,小五也似有一份滿足之感。他很喜歡書中的內容,也正符合他當下的心理。其中有一小段讓他深深地刻在了記憶里。“我的看法是上不上大學很關鍵,但上哪一所大學不重要,如果你真有本事,在任何一所學校都可能會非常好,自學最重要”。
這句看似平淡一句話卻深深觸動了小五,他很能體味這段話,因為他心里正是對眼前所處的大學有著些許不滿意,是對自己現實的失意最直接的鼓勵,他明白自己沒有條件對所在大學進行的優劣進行評判,可他內心終有一番不甘。恰巧老先生的這句話質樸而又真切。是的,誰說不是呢,小五開始內心出現另外一個聲音,“俗話說,矮人堆里還能挑個將軍哩!”他首先要改變的就是認知,提高對事物的客觀看法,也能在未來的路上,走的平坦一些,少一分坎坷,多一份沉穩,少一絲浮躁,堅定的踏出堅實的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