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多面嬴政
如今陛下已去,那些六國余孽想來立馬會有所動作,就是不知道匈奴那邊是否也能夠看到,他還是得留守長城以免匈奴來襲。
蒙恬話落,屏幕上就出現了獨屬于嬴政的龍尾特效評論。
始皇帝嬴政:【扶蘇回咸陽,蒙恬守長城。】
但是嬴政不會只安排這些,還有其他的安排,但是不適合放在人前直接說明,于是他將視線轉移到了周葭給自己發過來的私信上。
他摸索了會兒,終于,他簡單弄清楚了這個私信如何發送,立馬把自己后面的安排發給了周葭讓她聯系大秦朝臣。
同一時間,周葭的后臺收到了各個時空陛下的私信轟炸,私聊功能暫時只能由周葭作為聯系,她任勞任命地把嬴政發過來的信息讓系統群發給相關的人員。
自己則是繼續講述嬴政的故事。
“總得來說,嬴政這一生有功有過,平日里罵的人多護的人也多,可是每當國家分裂時,人們又急切地期盼能夠再出現一個像嬴政這樣的人,他這一生都沒有辜負大秦,真真切切的完成了一個君王的使命。
下來講點嬴政的有趣周邊,嬴政在很多人眼里好像就是一個霸道無情冷漠的形象,但是其實要是了解深刻的話就會發現,嬴政他的性子里面其實還有好玩的一面。”
周葭笑容逐漸變態,“眾所周知,嬴政作為覆滅六國的存在一直是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他這一生遇到的刺殺也不記其數,這其中最著名的,除了張亮策劃的博浪沙刺秦外,就是燕國太子丹所主張的荊軻刺秦最為有名,其中圖窮匕見這個詞就是來自于荊軻刺秦的故事,這個故事里,有一個特殊的人物得到了嬴政的贊揚和表白,而這個人,就是嬴政的一個醫官——夏無且。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燕太子丹派曾遣刺客荊軻行刺嬴政,當荊軻等人見到嬴政以后,假借獻圖靠近嬴政,將隱藏在地圖下的匕首對準嬴政,由于陛下的劍太長很難拔出來,且秦朝規定朝臣不能攜帶武器上朝,所以正面戰場就交給了嬴政荊軻,剩下那一群朝臣在旁邊看的干著急,就一直在旁邊喊著提醒陛下王負劍,但是荊軻一直緊追不舍,這時候,夏無且就展示出了他的作用!
夏無且畢竟是醫官,所以他的身上有背藥箱,為了救陛下,他將自己的藥箱扔到了荊軻身上,這才給了陛下拔劍反擊的機會,在處置完荊軻后,嬴政對夏無且道‘無且愛我’。”
周葭笑,“一個得到了陛下表白的男人啊。我也想聽~”
最后一句周葭沒敢大聲說出來,只敢偷偷地小聲說。
秦
嬴政聽得眼皮直跳,他原本不覺得這句話有什么,但是周葭這句無且愛我一出來總覺得有點離譜,下面的眾臣聽著周葭的話,有點想笑,但是又不敢笑,不過心里默默地加上一句他們也想。
漢
劉徹有些奇怪,“就一句無且愛我,威力就這么大嗎?”
他想了想說,“仲卿去病也愛朕啊,這句話朕也能說啊。”
不理解這有什么好說的。
劉徹想不通,可是周葭下面還有其他的話說:“出了這句話以外,還有一句話讓我們后面的人經常拿來看陛下和他的先祖嬴稷玩笑,我們經常會笑著對比這兩個人,之后你就會發現這兩個人真的天差地別。
眾所周知,嬴稷他有一個能臣良將,叫白起,號稱人屠,趙國四十萬的大軍就是死在他手上。同樣,嬴政也有一個好幫手,叫王翦,可以說是給嬴政打天下的大功臣,秦滅六國,王翦一人就滅了五國,同樣是君主的左膀右臂,但是下場確實天壤之別。”
周葭沒有細說白起的下場,但是白起從她的話里聽出了不對味,嬴稷自然也是,不過他們都是聰明人,暫時沒有把這事情放到明面上來說。
周葭繼續說: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嬴稷決定攻打趙國,但是白起覺得時機并不成熟,于是稱病不出,嬴稷堅持令王陵等人攻打趙國,結果就是敗了。
沒辦法,嬴稷只能親自前往白起的府上希望白起出山,白起依舊不愿意,于是,嬴稷說了這么一句話:
‘君雖病,強為寡人臥而將之。有功,寡人之愿,將加重于君。如君不行,寡人恨君。’簡單來說就是,你雖然病了,但還是為了我去一趟吧,你若有功,我自然會對你進行封賞,你要是不行,那我可就要恨你了。結果就是,白起依舊沒有出手,嬴稷在白起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而這一幕同樣發生在了嬴政和王翦身上。
公元前224年,嬴政想要出兵楚國,于是問自己魚塘里啊,不,是自己的將軍們需要多少人,李信說需要二十萬,王翦說需要60萬,于是陛下讓李信去了,王翦告病回家了。
可是很快,前線傳來李信兵敗的消息,沒辦法,嬴政跟自己的祖宗一樣去找自己的SSR了,特別委屈地說:‘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意思就是聽聞楚國兵馬每日都在向西挺近,將軍雖然病了,真的忍心拋棄我嗎?
和嬴稷相同,嬴政一開始也被王翦拒絕了,可是嬴政態度非常好,對王翦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他要六十萬軍隊,給了,田宅院林什么的,也給了,主打的就是一個聽話,王翦也沒有讓陛下失望,成功拿下楚國。
不要問這些任務的具體實際,后面講將軍的時候會講他們的事跡,我們現在只單單說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嬴稷和白起兩人的情商都不怎么樣,陛下和王翦的情商都高著呢。”
說到這里她沒忍住笑了,“感覺當陛下的臣子好像時不時的就能聽到陛下撒嬌表白,還能見識到他可愛的一面。
據說呢,陛下當年泰山封禪的時候有一次遇上了大雨,就躲在一顆松樹下面避雨,等風雨過去,陛下認為這棵樹給自己擋了風雨有功,就封它為五大夫,我們現在都說是五大夫松。
還有一個雕翎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帶著幾分霸氣,也帶著幾分溫情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