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父子三人其樂融融,多少年,顧槿葵都沒有躺在父皇的懷里,父皇永遠都是高高在上,兇巴巴的樣子,而自己天天都有做不完的功課,似乎太子身份烙在自己身上,與弟弟從來沒有玩過,而今天下午,因為醉酒,卻與弟弟,父皇,母后一起瘋鬧。
皇上撓著皇后的胳肢窩:“扶音,可認輸。”
皇后扶著釵笑著:“劇亭,住手,別鬧,扶音認輸。”
多少年,皇后第一次不講規矩,直呼皇帝的名諱,還是當著孩子的面,皇上也是直呼皇后閏名。
詩樂抱著月琴進來,夏皇后彈琴,皇上帶著兩個孩子唱著飲月歌,歌聲嘹亮,使人想立刻策馬而上,馳騁草原。
自然晚飯就在中殿,陛下還給孩子們夾菜,顧槿葵喝了些許酒,便不想回去,跟著顧漫雪去后殿,歇在顧漫雪那里,平安去守夜,兄弟倆瘋鬧一晚。
夜幕降臨,媛媛方才悠悠轉醒。詩樂見狀,趕忙將一碗熱茶遞到她手中。媛媛望向窗外,只見夜色如墨,心中不禁一驚——糟糕!自己本是前來侍奉顧槿葵的,怎能在此酣然入睡?她匆匆起身欲行,卻被詩樂一把拉住。
詩樂:“這都半夜三更,你去哪里?”
媛媛問:“姑姑,我睡過頭,殿下呢?”
“去顧漫雪那里就寢,媛媛,我有個問題想問問你。”詩樂神色凝重地開口道。
媛媛疑惑地看向她,點了點頭。
“近來你是否總是貪睡,且一旦入眠便沉睡難醒?”詩樂追問。
媛媛頷首應是,詩樂繼續說道:“依我看,你怕是中毒了。待我去請位太醫來替你診治一番。”
不多時,朱太醫應邀而至。他細細打量了一番后,又詳細詢問了幾個問題,然后確診道:“確實是中毒無疑。此毒名為‘樂上樂’,初期會令人興奮異常,隨后便是極度困倦,繼而胡言亂語,最終陷入癲狂,一命嗚呼。”
詩樂聽聞此言,急忙將此事稟報給皇后。眾人經過一番搜查,終于在靜思殿內殿的香爐里發現了些許可疑的粉末。原來,媛媛因每日頻繁出入內殿,吸入最多,所以最早出現中毒癥狀,而顧槿葵昨晚發一夜酒瘋,也是受此刺激。
詩樂回稟皇后:“此次下毒事件,老奴估計是前幾日來參加靜思殿里的人放的。”
皇后咬牙切齒:“這些人也太猖狂,當我們夏家無人,你去給右驃騎將軍傳信,做好準備,早點送槿葵出去,另外,把媛媛叫來,我有話給她說。”
宮里的年味越來越濃,顧槿葵的酒宴越來越多,每天回來都帶著酒味,媛媛和星月輪流照顧他,但是媛媛感覺顧槿葵對她越發好,當然也止于禮。
過了年之后,詩樂拿一套小廝衣服給媛媛:“明天跟顧槿葵出宮去,這是皇后兌現承諾,希望你也能安心去玉門關。”
不會吧,皇后真的讓她去那里,這事還得回到年前皇后召她去談話,皇后問她有什么愿望,才能安心跟了顧槿葵,怎么才能去玉門觀?
媛媛說宮里什么人多,什么人少,別人都說那里什么類型都有,若去看看,別說玉門關,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陪顧槿葵走下去。
接過詩樂手里的衣服和出宮的腰牌,太好啦,終于去那銷金窟,看那唇紅齒白,腰若扶柳,激動的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著,以至坐在馬車上,直接趴在顧槿葵的腿上睡著。
顧槿葵推著她:“媛媛,到了,快醒醒。”
媛媛趕緊的整理衣服,跟著顧槿葵下了馬車,進入襄王府,不會吧,襄王快六十,有點厲害。
府中景致不錯,處處梅花盛開,一幫人見顧槿葵來了,忙拱手問禮,媛媛低頭瞄了一眼,耶,開眼界,果然高的高,矮的矮,冬瓜與肌肉齊飛,各種都有。
烏泱泱的一群人轉著園子,對園子里的梅花評論著,顧槿葵對跟在后面的媛媛介紹著:“高的那個,穿紫色的衣服是探花,那個是大學閣學士。”
媛媛越聽越不對勁,怎么全是讀書人,有寒門子弟,有貴族學子,便問顧槿葵:“這也就是娘娘讓你帶我來的地方。”
“對啊,宮里讀書做官的人沒有,宮外讀書做官的人很多,各種類型都有。”顧槿葵一本正經的回答。
媛媛內心抓狂,天啊,我又不是祝英臺,學什么女扮男裝參加詩詞大會?我要那種,你們到底懂不懂?隔江猶唱后庭花。
還在內心咆哮的時候,一枝梅花已經遞到媛媛手里,啥意思?亭子里的琴聲已停,嚇得媛媛把梅花塞給顧槿葵。
恭王緩緩轉過頭,目光落在顧槿葵身旁的那位公公身上,輕聲問道:“槿葵侄兒啊,這位公公看著有些眼生呢。”
顧槿葵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回答道:“回恭王叔的話,才收的奴仆,名叫平平,今日恭王叔您這兒舉辦賞梅宴,我便帶他出來見識一番世面。”
恭王點了點頭,表示知曉,接著說道:“哦,原來如此。既然他得到了梅花,那么不妨展示一下才藝,究竟是要作詩呢,還是撫琴一曲?”
聽到這話,顧槿葵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心想,這哪里是什么展示才藝,分明就是有人故意挖坑,想要看他出丑。他連忙開口勸阻道:“恭王叔,您有所不知,平平他才疏學淺,若是真作起詩來,恐怕會貽笑大方啊。”
然而,恭王卻不以為意,擺了擺手笑道:“無妨,無妨,權當消遣娛樂罷了。”
無奈之下,顧槿葵只得站在媛媛身旁,壓低聲音對她說道:“真是委屈你了。”
媛媛深知自己若直接寫字難免會露出破綻——畢竟上次端親王曾拿走過她的字跡。于是,她轉身走向亭子,輕輕抱起一架古琴,試著撥弄了幾下琴弦,調好音后,開始慢慢地彈奏起來。她的手指在琴弦間舞動,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暢。
隨著悠揚的琴聲響起,媛媛輕聲吟唱著,歌聲婉轉悅耳,宛如天籟之音。曲終之時,余音裊裊,令人陶醉其中,久久難以忘懷。眾人仍沉浸在方才那動人的歌詞之中:“即便寒冷雪花飛,我伴梅花報春來。”
好在在場的賓客們都誤以為演唱者乃是位公公,不存在變聲的問題,否則一旦聽聞竟是女子的嗓音,定然會引起不小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