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三個人的探索之旅
蒼書記對于萬山湖是否開發,特別關注。他出去闖蕩許多年,對萬山湖周邊并不十分熟悉,這天一上班,他便叫上政保主任和大學生村官,開著借來的越野車出發了:
“這萬山湖周邊還真是景色迷人啊。我出去這么多年,對于這片土地和大學生一樣陌生啊。”正在開車的大學生村官咧著嘴笑,沒吱聲。
萬書記見政保主任也沒出聲,就又接著說:“聽說這個湖底有寶藏,你們聽說過嗎?”
政保主任笑了:“是有寶藏,但不是在湖底,是在湖里。湖水就是寶藏,純天然的,隨便掬一捧就能喝。直接檢測就能達到飲用水標準。水里的胖頭魚,也是指定品牌水產品,別的地方沒有。可以說滿湖都是黃金白銀啊。這不算寶藏嗎?”
說著話,他們的越野車順著湖邊的盤山公路暢行,不久,他們三個人都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湖邊的樹林里經常傳來奇怪的聲音,湖水中似乎有不明物體在移動。
蒼書記:“我是不是太敏感了?你們聽到什么聲音沒有?”
大學生村官笑著說:“這可能就是大自然的聲音吧。很悅耳動聽。”
“山里和湖里肯定有我們不知道的動物和植物,湖中那不計其數的小島,注定藏著驚天的秘密。”政保主任說。
蒼書記接話道:“我們今天就順著這環湖公路跑,看看能不能發現一些我們原來從沒有關注的東西。”
大學生村官把車停在一座山崖跟前,山崖如刀削斧劈一般,樹林草木最密的地方,有一個不顯眼的洞穴。
“大學生,你怎么一邊開車一邊還能發現這個洞穴?你以前來過這里?”
“書記啊,我是學地質構造的,能看見這樣的洞穴那是小菜一碟。”
“老人們說這叫金牛洞,里面有一頭金牛。”政保主任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幾十年沒有離開家鄉,對歷史傳說知道的自然更多。
“我的乖乖,現在金價漲得離譜,如果真有一頭金牛,那得值多少錢啊?”蒼書記邊說邊往里面鉆,兩個人緊隨其后。
隨著深入,洞內漆黑一團,三個人同時打開手機電筒,洞內依然暗淡無光。大學生村官說:“我們還是返回吧?怪嚇人的。”
這時,只聽得“啪”的一聲巨響,走在前面的蒼書記重重地摔在濕滑的泥濘里,他慢慢爬起來,艱難地轉身往回走。
出了洞口,他們坐在草地上喘氣,政保主任乘機講了金牛洞的傳說:
“那是遠古時候,一天,一個放牛的孩子,發現牛群中有一條金黃的牛,全身發著燦爛的光,他剛走近這頭異樣的牛,那牛一轉身就鉆進了旁邊的山洞,只露出一條金光閃閃的尾巴。那放牛的孩子抓住牛尾巴使勁一拉,牛尾巴斷了。他家人用那條純金的牛尾巴賣了許多錢,置了田產和房產。當時,人人知道山洞里有一條金牛,膽大的人都進去尋找,結果進去的人一個也沒有出來。”
“所以,蒼書記,我們今天算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平安無事地出來了。”大學生村官笑了。他從溪邊捧來清水,幫助蒼書記洗一屁股的爛泥。書記大人似笑非笑地說:
“不用洗了,越洗越臟。反正山里也沒有什么人,一屁股泥也不要緊。”
休息片刻,他們上車繼續向前走。
大學生村官突然大叫一聲,原來他發現了路邊有一個衣著破爛的人體,他立即停下車,敏捷地掏出手機就要報警。
“那是一具服裝店衣服模特,塑料的。這些人也真是缺德,怎么能把這種物件扔在這樣的地方?如果是一個人開車過來,真會被嚇瘋掉的。”政保主任心有余悸地說。他下車以后,把那具塑料模特放進森林深處,用一些草蔓覆蓋好,才走出來。
蒼書記笑著說:“你這樣做,如果有人進去,就不是被嚇瘋了,而是被嚇死了。”
政保主任想再進去拿回來:“是的,是的。應該帶回去處理掉,放在這里也污染環境。”
蒼書記一揮手,叫大學生村官把車開走了:“帶回去也不好處理,隨它去吧。”但大學生村官,還是去把那破舊的活動塑料模特折疊手腳,放進了后備廂,他說帶回縣城交給廢品站。
車行至一大片灘涂,那上面已經建好了許許多多的豬圈。蒼書記讓大學生村官把車停在新建的豬圈旁邊。
“這是哪一組干的活?這不是糊弄呆子嗎?這樣的豬圈能養豬?”政保主任一腳就把一個豬圈的門踢飛了。
“那天開會,你沒有認真聽。書記說建豬圈就是做做樣子,不是真用來養豬的。”
“還是大學生腦袋靈光,開會記錄認真。咦?你不是把開會內容全部記到記錄里去了吧?”
“我全記上了,這樣才是完整真實的會議記錄啊。”
“剛才我還夸你頭腦靈活,你怎么這樣傻呢?這些話是能往本子上記的嗎?也怪我當時沒有提醒你。你回去,立即把這部分內容換掉。”
“那除非把那幾頁紙全撕掉重寫。沒有別的辦法。”
政保主任這時疑惑地問:“蒼書記,你建這些假豬圈到底干什么?”
“在哪里講,在哪里了啊。人少才能講。縣里打算開發萬山湖,要投資超百億的資金,蓋度假村和高檔別墅等等。我們所建的這些,就是為了拆遷補償用的。就是想為當地老百姓謀一點現實的福利。唉。”
其余兩人聽出那個“唉”嘆不爽,看出書記神情不佳,便不好再問了。
車子按照蒼書記的指點開向森林的縱深地帶,草地上出現了三五頭水牛,樹林里隱現出幾間簡易的草房。書記示意大學生村官停下車子,政保主任緊跟著書記向草屋走去。
“你們這兒前幾天來過陌生人嗎?”蒼書記問草屋前的一位中年農婦。
“沒有啊。就我們兩口子在這兒養幾頭牛。”
“有村民反映你們這兒來過生人,而且在這兒住過一段時間。”
“真沒有生人來過。如果非要說有生人來過,偶爾有挖草藥的人路過討水喝。”
蒼書記看看農婦,再看看政保主任:“是誰說山芋來過這里?”
政保主任怯怯地說:“聽好幾個人說的。具體不知道是誰說的。”
那位農婦這時候爽快地說:“山芋我家里是有,你們來看。不僅有山芋,還有山芋干。”
蒼書記不理會她,接著問:“你家男人去哪里了?他會開車?”
“他會開車,我也會開車。他剛才開車到村里找蒼書記去了。”
大學生村官趕忙說:“這就是蒼書記,你連村書記都不認識?”
“我們長年在這山里養牛,就認得牛,認不得書記。”
“他到村里找我干什么?”
“他說想問問養牛國家有沒有補助。”
蒼書記不再說話,大手一揮,掉頭就走。
走了很遠,才說:“沒有申報,就沒有補助。國家補助也是要審核材料的。”
蒼書記再沒有心思在山里轉,命令大學生村官把越野車直接開回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