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是一個極致的浪漫主義者,雖然她已經是一位妻子和母親,但是她的心理年齡似乎永遠停留在十八歲,像一個長不大的女孩兒。
比如,她喜歡花花草草,家里的客廳、電視柜、陽臺、沙發甚至我的玩具區都被她的花花草草所侵占;她喜歡毛茸茸的娃娃,每次出去逛街看到夾娃娃機就挪不開腳,現在我的玩具區已經堆滿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娃娃,其中大部分都是媽媽屢敗屢戰后收獲的戰果;她喜歡書,不僅書柜上、床頭柜上、茶幾上、抽屜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還不忘給我買各種書,雖然很多書連包裝都還沒有拆開過。
又比如,她一直希望生一個漂亮的女兒,這樣她就可以每天幫女兒扎漂亮的辮子,穿漂亮的裙子,還可以親親抱抱舉高高,長大后還能成為她貼心的“小棉襖”。可惜,我是個男孩子,當產房中的護士阿姨將剛出生的我抱到媽媽面前,恭喜她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時,我看到媽媽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失望。畢竟懷胎十月,她一直希望自己懷的是女兒。
盡管已經過去八年,但關于“小棉襖”這件事,媽媽似乎一直沒有徹底釋懷。以前,媽媽隔三差五就會試探我:“媽媽給你生個妹妹好嗎”“你喜歡妹妹還是弟弟”“要是你有個妹妹就好了”……這些話,我聽得耳朵都快起繭了。以至于我每次都賭氣地說:“我不喜歡妹妹,我喜歡弟弟。”
有一次,我在客廳玩耍,媽媽看到她的閨蜜生了一個女兒,她羨慕極了。和那個阿姨聊天的時候,她的眼睛里閃閃發光,好像那個粉嫩嫩的小女孩是她的女兒一樣。有時候我都有種錯覺,我是不是在出生的時候搞錯了性別。
當然,媽媽也是顧及我的感受的。我很小尚不懂事的時候,媽媽會經常表達自己的遺憾。但自從我上小學以來,媽媽提起“妹妹”和“小棉襖”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可能是怕我會傷心吧,畢竟她還是很愛很愛我的,只是純粹的想多一件小棉襖而已。
為了讓媽媽不那么失落,我盡量收斂我的壞脾氣,在媽媽面前表現出溫柔的一面,時常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和親吻,還會在放學回家后親自下廚給媽媽準備晚餐,洗完澡后會讓媽媽幫我吹頭發,晚上讓媽媽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讓她感受到我對她強烈的依賴和毫無保留的愛。
有一天晚上,爸爸忘記帶車鑰匙,我和媽媽騎車去公交站接爸爸回家。冷風在耳邊嗖嗖作響,媽媽出門太著急,忘記穿外套,凍得瑟瑟發抖。我努力張開雙臂抱住媽媽的腰,心想這樣媽媽就不會冷了。可是,媽媽肚子上的肉肉實在太舒服了,我的小手不聽使喚,忍不住想要捏一捏。媽媽最怕癢了,不得不停下車把我的手從她的肚子上拿開,并讓我抓住她的肩膀,否則就讓我下車走路。沒辦法,我只能照做。
媽媽騎車的速度越來越快,風也越來越大,坐在后座的我明顯感覺到媽媽很冷,但我又不能抱著媽媽的腰給她傳遞溫暖,我很著急。突然,我靈機一動,我舉起雙手摟住媽媽的胳膊,我的外套就像一件大斗篷一樣跟著舒張開來,我緊緊貼著媽媽的后背,這樣媽媽就不會冷了。
“媽媽,這樣你還冷嗎?會不會暖和一點?”我期待地問道。
媽媽一邊聚精會神的開車,一邊溫柔地回復我說“嗯嗯,確實暖和多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好像對我說又好像自言自語道:“我的皮夾克長大了,像小棉襖一樣貼心了呢。”
“媽媽,我不要當漏風的皮夾克,我要做你貼心的小棉襖。”我趁機表白道。
透過閃爍的霓虹燈,我看到媽媽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我也開心的笑了。
真希望,媽媽以后不要再糾結“皮夾克”和“小棉襖”了。因為,無論是“皮夾克”還是“小棉襖”,都不會改變我對媽媽的愛,也不會改變媽媽對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