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因為出身貧苦的原因,對貪官污吏的懲治有些嚴厲過度,后面的明朝皇帝就沒有朱元璋那么嚴厲了。
但是,盡管朱元璋之后的明朝皇帝對貪污賄賂懲治的程度沒有朱元璋那么極端,但貪污受賄超過1萬兩白銀,也絕對是超級巨貪。
雖然錢謙禮沒有直接送錢,而是以其他禮品的形式送給錢謙益,但也改變不了錢謙益收受賄賂、為錢謙禮的違法經商行為保駕護航的本質。
一萬兩白銀,根據楊毅查到的明朝白銀跟人民幣1:300的兌換率,一萬兩白銀已經相當于后世300萬人民幣。考慮到明朝的經濟水平與后世的差距,這個時候貪污受賄300萬人民幣,不亞于后世一個官員貪污受賄3000萬的惡劣影響。
更何況,錢謙益本身就是主管教育文化的禮部尚書,身負教化萬民的重任。他貪污受賄一萬兩白銀,其性質更加惡劣。
楊毅查到的資料顯示,錢謙益在原來的歷史上后來是投降了清朝的,立場非常不堅定。這一點,錢謙益比他的老婆柳如是也不如。現在看來,不光是政治立場不堅定,沒有一點氣節,連個人操守也很成問題啊!
楊毅哼了一聲,再問道:“你說錢謙益是第一個,難道還有其他朝廷大員牽涉其中?”
劉宗周搖了搖頭,道:“雖然有三五幾個官員涉及此案,但級別太低,無關緊要,調查組并未查出還有其他朝廷大員牽涉其中。但是,我們查到的線索卻顯示,鳳陽府總督馬士英的下屬、鳳陽總兵劉良佐跟這次糧價暴漲案也有很深的牽連。劉良佐跟錢謙禮等不法商人狼狽為奸,將鳳陽府的軍糧高價售賣,然后再低價收購劣質的陳年粗糧給官兵們食用,導致鳳陽府數萬官兵憤憤不平、怨聲載道。”
聽到這個線索,楊毅不由勃然大怒。這劉良佐也太膽大妄為了,連軍糧的主意都敢打。伙同不法商人售賣軍糧中飽私囊,然后讓手下官兵們吃陳年的劣質粗糧。他也不怕手下官兵造反,將他腦袋割了?
“那鳳陽總督馬士英知道這事嗎?”楊毅問道。
劉宗周搖了搖頭,道:“時間太短,我們還沒有派人到鳳陽府去調查。現在的情報只是一些糧商的供述,得到了有關于劉良佐倒賣軍糧的直接證據,倒還沒有誰說鳳陽總督馬士英牽扯在其中。但是,根據我們的推測,馬士英作為鳳陽總督,大權在握,不可能不知道手下劉良佐的這些不法行為。即使沒有沆瀣一氣,也逃不了失職的責任。”
楊毅點了點頭,贊同了劉宗周的判斷。就像劉宗周說的,馬士英即使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也肯定知道這事,而且默許了劉良佐的行為。要說馬士英沒有從中拿到什么好處,楊毅是不信的。
劉良佐這個名字,楊毅前段時間在查詢明末江北四鎮總兵的資料時,已經知道了他的具體情況。他的弟弟劉良臣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隨祖大壽投降了清朝,他也會在1645年投降滿清。顯然,這人對大明朝廷并不忠誠,沒有當抗清義士、民族英雄,而是當了漢奸。
而且,根據百科上的記錄,劉良佐的治下官兵軍紀松弛、紀律敗壞,經常劫掠鄉民,真正是官匪一家的代表。由此可見,劉良佐本人倒賣軍糧,謀取私利,倒也不算讓楊毅太過吃驚。
“還有嗎?”楊毅繼續問道。
劉宗周點了點頭,道:“還有就是安慶府知府阮大鋮,直接與錢謙禮等糧商合伙,將安慶糧倉內的優質糧食拿出來,高價售賣,中飽私囊。根據我們的調查,現在安慶糧倉的存糧比規定的庫存缺失了至少八成以上。如果安慶府發生什么天災人禍需要賑災的話,阮大鋮根本拿不出足夠的糧食來應急。”
楊毅道:“一介知府,跟商人同流合污,倒賣糧食,簡直是膽大妄為。阮大鋮是怎么當上安慶知府的?”
劉宗周答道:“據我所知,阮大鋮跟馬士英是好友,阮大鋮的知府官位正是來自馬士英的舉薦。”
“看來這馬士英的眼光有問題啊,手下劉良佐違法亂紀,舉薦的阮大鋮也同樣如此,可見馬士英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楊毅總結道。
頓了一下,楊毅又問道:“還有人牽涉到這個案件中嗎?”
劉宗周猶豫了一下,才說道:“還有最后一個,就是福王朱由崧。”
楊毅頓時皺起了眉頭,朱由崧是誰他當然知道,南明第一個皇帝嘛。原來的歷史上,崇禎帝朱由檢在北京上吊自縊后,南京的史可法、韓贊周、馬士英等人就擁立了朱由崧當南明第一任皇帝,于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登基。
按百科上的資料,福王朱由崧的封地在河南洛陽。但河南已經被李自成占領,老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殺害,新福王朱由崧南逃,現在應該是躲在淮安府(江蘇省淮安市)才對。
因為楊毅附身,崇禎帝未死,還逃到南京來繼續執掌大明朝政了,那朱由崧就當不成皇帝了。此時應該是無所事事的,怎么會參與到南京糧價暴漲案中來了?
于是,楊毅問道:“福王朱由崧又怎么參與到這事里面來了?”
劉宗周答道:“據一個老家是揚州的大糧商交代,他們在一個月前便聯系上了身在淮安的福王朱由崧,由朱由崧跟淮安府、揚州府的衙門打招呼,對他們囤積糧食漲價出售的事情不要干涉。因為福王已經失去封地、家產,急需生活應急之用,便答應了他們的條件。由福王出面擺平淮安府、揚州府官面上的事情,然后對漲價出售糧食的額外利潤進行分紅。據說他們已經將第一批三千兩銀子的分紅交給朱由崧王爺了。”
【明洋天水-作品,起點中文網首發,新人新書求收藏、求推薦、求會員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