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毅從IE上查到,現(xiàn)在的歐洲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機械鐘,但卻粗大笨重,使用不便,而且也沒有傳到中國來。
要是楊毅指導工部發(fā)明制造出小巧靈敏的掛鐘、懷表、手表,絕對可以大發(fā)橫財。不僅是國內(nèi),這東西用來出口,也絕對是可以賺大錢的,錢途無量啊!
當下,楊毅就下令召見了工部尚書劉源濟和左侍郎宋應星,向他們交代了這個事。
因為南京工部漸漸恢復了工作,開始履行中央工部職能,已經(jīng)招到了部分工匠師傅。楊毅指示宋應星先將科學院的牌子掛起來,然后安排工匠開始試驗試制鐘表。
楊毅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抄了一些鐘表制造的材料,交給宋應星,讓他轉(zhuǎn)交給那些工匠師傅。雖然不是直接的生產(chǎn)制造工藝,但卻具有高屋建瓴的作用,絕對可以讓工匠們少走彎路。知道鐘表的原理,是由那些零件構(gòu)成的,這就足夠了。
鐘表試制成功后,要給楊毅驗收。驗收通過后,再由工部負責成立國營鐘表廠,生產(chǎn)制造鐘表,銷往全國,給工部創(chuàng)收,以支持宋應星那個科學院的研究工作。
劉源濟和宋應星在知道了鐘表的作用和效果后,自然大為驚喜,紛紛表示這個東西的出現(xiàn),絕對是改變?nèi)藗冇嫊r不準確的一大利器。他們一定會遵照皇上指示,盡快將鐘表試制出來,然后投入生產(chǎn)售賣。
工部的事情交代完了后,楊毅的工作又告了一段落。
因為敢于放權(quán),現(xiàn)在一般的政務(wù),南京朝廷各部尚書和其他機構(gòu)主官都自己做主,不會來找楊毅的麻煩了。只有涉及到全局性的問題,和一些實在不能擅自做主的事情,他們才會來打擾楊毅一兩次。
因此,楊毅現(xiàn)在開始清閑了下來,可以考慮一些私人的事情了。
所謂私人問題,其實就是皇帝的后宮問題啦!
在北京的時候,因為李自成攻入北京,原來的崇禎帝朱由檢擔心自己的后宮女人和公主們被農(nóng)民軍俘虜后進行侮辱,于是命令皇后妃子公主們自殺,不自殺的朱由檢自己動手將她們殺死了。
在朱由檢原來的記憶中,他的后宮女人和女兒們都已經(jīng)死完了,但楊毅從百科中查詢知道朱由檢還有一個女兒只是昏迷了過去,卻并沒有死。她就是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出現(xiàn)過的獨臂神尼,長平公主朱媺娖。
當然,金庸小說中的獨臂神尼是虛構(gòu)的,實際上長平公主朱媺娖兩年后就會因為國破家亡、憂郁而死,沒有等到康熙朝再教韋小寶武功了。
現(xiàn)在的朱媺娖身在何方,楊毅并不知曉,他估計是被李自成俘虜?shù)目赡苄宰畲螅仓荒艿缺狈接邢⒘嗽傧敕I救了。
楊毅現(xiàn)在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后宮問題。
其實楊毅一到南京,王承恩、韓贊周、錢謙益等人就提出了讓皇上下令選秀的建議。但楊毅剛到南京,人身安全尚不能保證,怎么會去考慮那些兒女私情呢?
現(xiàn)在有了錦衣衛(wèi)當貼身侍衛(wèi),還有禁衛(wèi)軍也選拔完畢,不久就要接收南京防衛(wèi)了。人身安全已經(jīng)完全沒有問題,楊毅自然開始考慮王承恩等人的建議了。而且,錢謙益等人最近也在催促楊毅,說國不可一日無后,皇帝的后宮一個女人都沒有,實在是太有失國體了。
要說作為一個男人,平時看小說的時候?qū)糯腥巳匏逆纳钅鞘窍喈斄w慕的。現(xiàn)在既然穿越成了皇帝,前任朱由檢又親手將自己的女人全部殺了,給楊毅留下了自己挑選后宮的權(quán)力,那他只能卻之不恭了。
不過,楊毅畢竟不是真正的古代人,要他像古代皇帝一樣真的選一大批女人,將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名額全部填滿,他還做不到。
于是,楊毅考慮兩天后,覺得挑幾個賢良淑惠、知書達理的皇后、貴妃之類的,平時聊聊天、晚上暖暖腳,就行了。真要幾十上百個女人,楊毅還怕自己禁不起誘-惑,累死在后宮,那可就太不劃算了。
考慮清楚后,楊毅找來王承恩、韓贊周、錢謙益商量,準備挑選一個皇后、四個貴妃就行了。錢謙益自然上奏說楊毅身為皇帝,只有這么區(qū)區(qū)五個女人,實在太少了,連一些鄉(xiāng)紳地主都不如,他們的女人都比皇帝多。
楊毅既然決定了,自然就不會再改。要知道,一入皇宮深似海,女人進了皇宮,可就不容易出去了。
女人太多,自己就照顧不過來,白白耽誤了人家的幸福,讓楊毅這個從后世文明社會穿越而來的大好青年于心何忍啊!從一個宅男單身狗,搖身一變成為古代皇帝,一下就有了挑選五名絕世美女當老婆的機會,楊毅覺得自己該知足了。人不能太得寸進尺,以免遭天譴。
于是,楊毅堅持己見,絕不同意再增加嬪妃的人數(shù)。
大家勸了半天沒什么效果,最后,錢謙益幾人沒有辦法,只能同意了楊毅的旨意。
規(guī)定了后宮人數(shù)的限制后,大家又開始商量這些皇帝后宮女人的來源。楊毅提出,這些皇后、貴妃的備選女子,家里九族之內(nèi)不能有正七品(知縣)以上的官員。
這一點,錢謙益等人自然理解,乃是為了防止本就已是朝廷高官的名門望族趁機壯大,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歷史上確實有很多次外戚干政引起的亂世,特別是漢朝居多。因此,明朝從開國起,歷代皇帝都對外戚干政有很高的防范意識。
明朝皇帝的選秀活動,一般都是在民間和底層官員中進行,后宮女子都沒什么太大的背景,不可能從低級官員驟然升到能夠影響軍國大事的職位上來。因此,限制這些備選的后宮女子的家庭條件,是大明王朝開國以來的慣例,錢謙益等人都非常理解。
【明洋天水-作品,起點中文網(wǎng)首發(fā),新的一周,新人新書滿地打滾各種求,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打賞、求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