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這樣的直播方式還是很炸裂的
(彈幕:)“誰能告訴我現在是什么情況?上面飄過的彈幕我怎么都看不懂啊?”
“野生課代表飄過,‘西戎’是指先秦時期中原人對西方諸部落的同統稱。當時西戎的戰斗力可是一絕啊,周邊國家沒有不被西戎騷擾過的。
綿諸就是西戎的的一種。綿諸戎在夏商時興起,到周朝就已經成為一個方國了。綿諸所處的地方恰好和周時的秦國相鄰,就是今天的甘肅天水一帶,兩國之間矛盾不斷。今天你打我,明天我又打回去,各有勝負。
樓上剛剛提到的‘贏碩’,就是我們常說的‘秦文公’,他是春秋時期秦國的國君。
他的功績我們也許都不清楚。但無一不是為秦一統六國鋪好了路。就比如說:下令營建城邑,設立史官,設立了誅滅三族的刑法,最主要的,還是擊退了西戎,收編周遺民歸秦國所有。而且還拓展了秦國的疆域,將秦國的國土延申到岐山以西。
以上就是剛剛彈幕上飄過的知識總結,至于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頂著古人ID發彈幕的人,我同樣也很迷惑。”
“不會是角色扮演吧?”
“我去,現在的直播間都已經這么新潮了嗎?科普歷史居然還有NPC,太炸裂了吧!”
“啊?!我剛才追著一個小哥罵了一路,就發現他說話怪怪的,原來他是在角色扮演啊。報一絲啊,報一絲。”
“為上一慕被我舉報的ID為‘項氏子弟’朋友道個歉啊,報一絲,真心不知道你們居然是氛圍組。”
“你信不信我用我四十米的大刀......給大家削個蘋果。”
“主播你怎么回事?你怎么把我們也當成自己play的一環啦,這么會創新,你不要命啦。”
“圍觀了這么長時間,我可終于看明白了,現在是在演打臉情節嗎?不知天高地厚的西戎口出狂言,最后卻被秦國打得屁滾尿流!氛圍組加我一個!
‘區區弱秦而已,居然敢對你西戎爺爺耀武揚威!’”
“樓上你的ID怎么變成了‘綿諸第一扛把子’了!也加我一個,我要當忍辱負重的秦國人!”
“你們誰關注一下主播的表情啊,太好笑了哈哈哈哈。”
......
綿諸的青年沒有幾個識字的,看不懂光幕上陸續飄過的文字,只是覺得光幕上的女子生得確實好看,便多看了幾眼。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光幕上的女子的表情越發怪異起來,讓他們心里也有些不安。
“這女子莫不是吃了蒼蠅?她怎么這么看著我們?”
“耳,你去請大父出來看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名為耳的青年放下手中的活計進屋喚了幾聲,隨后一個拄著木棍的老者蹣跚走出來。
他看見眼前的光幕后,將手中一直拄著打得木棍扔在一旁,整個人冷不丁地就對著天幕跪了下去,嘴里還念叨著:“神女保佑,神女保佑。”
見狀,耳急忙上前想要將跪在地上的老者拉起來。
可是沒想到,原本看上去羸弱的老人此刻卻是有千斤重的身軀,讓他無法拉起。
“大父,你這是做什么?她分明就是個講笑話的女子,怎么會是神女呢?”
“混賬!神跡降臨,定是神女要來指點我們。你們剛才沒有對神女不敬吧?”
耳聞言,眼神開始向一邊躲閃,心里也有些慌亂。
他之前還以為是巫師搞的怪,變出了一個女子,根本沒放在心上。
現在聽到大父這么說,雖然心里不安,但也沒有表現出來,嘴里囫圇吞棗地含糊了一句:“當然沒有啊。”
不過他的身體倒是比嘴誠實,心虛地看了看四周,也跟在大父后面跪了下去,嘴里還小聲嘟囔著:
“剛才說的也都是事實啊,不至于因為幾句話神女就降罪吧?”
大父算是在場唯一一個識字的人了,他早年周游過周天子的幾個方國,讀過不少書,走過不少路,見過不少人,有學識有見識,在部落中也受人尊敬。
此刻他看著天幕上劃過的文字,氣得身體直發抖,抓起剛剛被丟到身邊的木棍就向身后的耳敲去。
“說!綿諸第一扛把子是誰?!是不是被你帶壞的?!居然敢如此出言不遜!怎么還有這么多的綿諸人敢對神跡不敬?!豎子!”
一下接著一下的棍棒就像雨點般落在身上,火辣的痛感才起來又被下一棍壓了下來。
耳被打得滿地亂滾,聽著耳邊大父的訓斥聲,好半天也沒搞清楚是什么情況。
“大父你到底在說什么?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
“豎子!老夫今天就要好好管教你!”
......
咸陽宮外,此刻太陽已經緩緩落下,被西山遮住了大半,只留下一模赤色,照在了列道兩旁的衛兵和貴族身上。
始皇帝看著天幕上的一串串文字,幾次都想將頭偏向一邊去,可是帝王的身份不容他做出此等舉動,只能強忍著。
他可不想承認,這些話都是他的后人說出來的。
未免......太幼稚了!
【非常感謝朋友們的熱情哈,那...我們繼續盤點吧。】
【《史記·秦本紀》中記載,秦國人的祖先,是是帝顓頊的后裔,名叫女脩。經過幾代后,生下了造父。造父因為擅長駕車而受到周繆王的重用,并且得到了赤驥、溫麗等多種駿馬。
造父在為周繆王西巡駕車的時候,恰好碰上了徐偃王發動叛亂。在混亂當中,造父駕車在一天之內走了一千多里路將周繆王平安送到了周都,穩定了局面。后來周繆王便把趙城封給了造父,自此以后,造父家族稱為趙氏,為趙國始祖。到了周孝王時,造父的族人中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
【那就是秦非子,他也和剛才彈幕上提到的“養馬”有關。秦非子居住在犬丘一帶,他不僅非常喜愛馬匹,而且還很擅長飼養繁育這些牲畜。周孝王知道這件事后,就讓他到汧水和渭水之間專門負責馬匹的飼養和繁育,馬匹因此得到了大量的繁殖。
“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后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于是周孝王就以秦為封邑賜給秦非子,讓他再次延續嬴姓的祭祀,號稱秦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