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聚居的村落大都是依山傍水的畫一般美麗的地方。雖然美麗但是也掩蓋不了它的貧窮和落后。
大多有著高超醫術的醫生是不愿意來到村落里在一名赤腳醫生的。而且醫生需要的很多的大型的醫療設備,村落里都是提供不了的。
所以村落里的人一旦年齡大了,總在潮濕的環境里就很容易得病,并且出一次大山不容易,家家戶戶也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錢去看病,所以因為這種種原因,在村落里得病的人就等于是判了死刑的。一拖再拖,等到最后只有一條死路可走。
很不幸,婉瑩的爺爺也沒能避免年老體弱的宿命,在供婉瑩上大學之后,家里實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錢來幫助爺爺治療身體了。
多年的共同生活,在爺爺的眼里婉瑩是他的小天使,是兒子外出打工之后,唯一能夠陪伴他的。陪著他挨過相同的一天又一天,陪他一起吃飯,一起放羊,一起找野菜。婉瑩是他孤獨的晚年里難得的一抹亮色。
無論如何,他是不會同意拿著婉瑩上學的錢給自己這個老東西去看病的,自己活了這么大歲數了早就已經活夠本了,再多的錢花在自己身上那都是浪費。
“哎呦啊,婉瑩娘,老頭子我活這么大歲數就知足的不得了嘞,婉瑩是個好娃娃,學習好,懂事,這么多年,老頭子我要不是有婉瑩陪著啊,早就沒了,孩子爹不在家,你照顧我們爺孫兩個不容易。就不用給老頭子我操心啦。”每當婉瑩娘勸老爺子去城里看病的時候,爺爺總會這么說,怎么勸就是不去。
婉瑩娘也是知道老人家是心疼他們一家,不想拖累了他們一家。但是自己一個女人家也犟不過老人家,一次又一次的勸說都是不了了之的結束。
終于老人家的身體沒能熬過去,在婉瑩大二的時候走了。
婉瑩娘知道婉瑩這孩子戀家,心疼爺爺,每月往家打電話的時候,總是會問起爺爺在哪里了,婉瑩娘都會笑呵呵的說爺爺忙他自己的事情呢,還會用責備的語氣說婉瑩,這么大的孩子了,怎么還和小孩子似的粘人,爺爺也有自己的事情啊,哪能你一打電話就能立馬接到啊?
婉瑩聽到媽媽的話,就會以為爺爺是在有自己的事情忙著,然后就笑嘻嘻的不再找爺爺了。
每每這個時候除了暗自垂淚,婉瑩的媽媽是怎么也開不了口,告訴婉瑩,疼愛你的爺爺走了,都是娘和爹沒用,掙不了那么多錢給爺爺看病。爺爺為了給婉瑩剩下上學的錢,不肯花錢治病,終于熬不過去去了另一個世界。
但是紙包不住火,爺爺離世的消息終究還是被婉瑩知道了。
那是在婉瑩大二的那一個寒假,放假歸來的婉瑩用自己省吃儉用的錢,給爸爸媽媽爺爺從燕京買了一些禮物回來。
想讓在山里一輩子的爸爸媽媽爺爺也感受下城里的好東西,等著過幾年自己畢業了,在城里站住腳了就把爸爸媽媽爺爺從大山里接出去,去到城里生活。
離開家的路那么的遙遠,回家的路又是那么的漫長,一轉眼半年的時間過去了,終于到了可以回家看一看親人的時候了,婉瑩開開心心的帶著自己的行李,走過長長的山路,終于看見了在村口迎接自己的母親。
好久不見,母親還是那樣慈愛的看著她,滿眼都是疼惜。在學校的時候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沒有人把你放在心尖,只有母親是那個無論何時都是牽掛著自己的人。婉瑩看見母親,登時眼睛就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