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證據就在眼前
江與晚考慮再三,決定還是暫時不將證據交給金盛集團的合作方。
溫時有些不太理解她這樣做,但江與晚是對的。
他們直接去接觸金盛集團的合作方,畢竟人家對他們比較陌生,未必會完全信任。
只要對方不是百分百的信任,那他們手上這些證據的真實性也會大打折扣,到時候要是弄巧成拙,反而無法達成目的。
所以,思前想后,江與晚認為再好的證據,也比不上當面將事實擺在合作方的眼前。
溫時若有所思地點起了頭,他欽佩地說:“還是你設想周到,的確是這樣。我們如果直接拿證據給他們,免不了會被誤以為是惡意誹謗金盛集團?!?p> “這樣一來就會起到反效果,得利的會是金盛集團?!?p> 江與晚打開筆記本,她抿嘴微微笑了笑。
溫時知道她肯定有了好主意,便也跟著笑了起來,“你準備做什么?”
只見江與晚點開電子郵箱,準備向金盛集團的合作方發去一封郵件,這是讓溫時沒有想到的。
“我要去種下一顆種子,一顆懷疑的種子。只要對方開始對金盛集團產生懷疑,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要去驗證,到底真相會是什么?!?p> “這要比我們直接將證據擺到他們面前,來得更加行之有效。”
溫時對江與晚敏銳的判斷力十分贊賞,這聽起來相當可靠。
時間已是這天下午,金盛集團跟合作方在約定地點見面,經過一些例行公事般的寒暄之后,雙方代表便開始進入正題。
金盛集團的代表命人啟動樣機,并信心滿滿地對合作方代表夸口說:“你們就盡管放心好了,由我們集團研發的這款機器,無論是性能還是穩定性,都要超過他們原先要求的標準?!?p> “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毫無缺陷的機器,也是不折不扣的工業杰作。”
合作方代表頗為配合地點點頭,“我們自然是相信金盛集團的實力,否則也不會找你們合作了?!?p> 在機器平穩運行25分鐘之后,一名助理打扮的人快步來到合作方代表面前,低聲地說了些什么。
合作方代表先是微微一怔,旋即讓助理將平板電腦當著他的面展開,隨后他閱讀了被打開的一封神秘郵件。
這個怪異的舉動,并沒有引起金盛集團方面的關注,他們只在乎眼前的這場測試已接近尾聲,按照計劃他們只需要安全運行30分鐘即可。
等時間一到,他們就將宣告順利完成蒙混過關的目標,盡管在心里捏著一把汗,但結果總算是沒有意外。
然而,當機器運行到第29分鐘,工作人員即將按照原定計劃把機器關閉時,合作方代表卻在這個時候提出了意料之外的要求。
“請等一下,我現在要求將機器運行時間延長10分鐘?!?p> 金盛集團方面頓時炸開了鍋,因為他們知道延長的這區區10分鐘將意味著什么。
“這恐怕不合規矩吧,我們約定只運行30分鐘,現在時間差不多已經到了,我們都應該照章辦事?!?p> 合作方代表說道:“你們的機器運行了30分鐘相安無事,那么又何必在意多運行10分鐘呢,我們也是出于保險起見,希望這個檢測更加具有說服力?!?p> “不行,這絕對不行,我作為金盛集團的代表,拒絕你們這種無理要求。”
這位合作方代表,原本并不相信電子郵件上面的內容,可當他看到金盛集團方面的人居然反應如此強烈,心中也不由地產生了更大的疑惑。
難道這背后果真有貓膩?
如果機器沒有問題的話,他們有什么理由拒絕再延長10分鐘呢,不過才10分鐘而已,這個要求并不過分。
“好啊,如果你們執意這樣做的話,我也無話可說,只能將目前的情況上報給公司高層,至于跟貴集團的訂單,我也不保證一定能簽下去?!?p> 金盛集團一方頓時壓力倍增,他們一方面擔心再運行下去的話,機器會承受不了出現故障,但另一方面,董事長可是下了死命令的,今天絕對不能搞砸。
目前集團很需要跟對方的這次合作,只有簽下了合同,才能扭轉不利的局面。
思前想后,金盛集團的代表最終還是做出了讓步。
機器繼續運行10分鐘。
“不是說你們的機器是完美的杰作嗎?應該不用擔心什么吧?”
合作方代表用之前對方的話,來調侃金盛集團這些人,后者一個個神情緊張,誰也不知道機器到底能不能再多支撐10分鐘。
當總時間進行到36分鐘的時候,突然傳出“嘭”的一聲,不知道是哪個部件出現了問題,這臺機器戛然停止,再也無法繼續工作。
現場鴉雀無聲,金盛集團眾人的臉上都面如死灰。
“這只是意外,不如我們過一周后再試?!?p> “我想不必了,沒有必要浪費這個時間?!?p> 合作方驗證了結果,自然果斷拒絕繼續跟金盛集團開展合作。
不久后,在金盛集團總部坐鎮的董事長傅正豪,接到了集團代表打來的電話。
他好整以暇地喝著名貴的洋酒,卻聽到電話那頭傳來了壞消息。
“什么,你再說一遍!”
“這不可能,機器所存在的缺陷只有內部少數人知道,絕對不會外泄出去,他們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大發雷霆的傅正豪,氣得直接將手機摔得粉碎。
這個項目被他寄予厚望,如果順利進行的話就可以一舉扭轉危局,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超出了他的預想,冷靜下來之后,傅正豪懷疑是集團內部出現了內鬼。
他立刻決定召開集團內部高層會議,事情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在會議室內,所有金盛集團的高層悉數到場,但在今天發生的這件事上,他們彼此意見不合,互相猜忌。
原本應該嚴肅、認真的會議,卻在他們互相的指責聲中變得一地雞毛,傅正豪還沒有多說兩句,眾人就各說各話,著急地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