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曾問伊恩,蟲兵帶給土壤的改變究竟能有多長時間。
伊恩眼皮都不抬的說,“只要瑪瑞仙妮一離開,死亡霉菌就會隨著空氣和粉塵傳播到植物上?!?p> “就沒有辦法一次性解決問題源頭嗎?”
“分期付款會獲得更大的收益,為什么要一次性解決呢?”
林深:“……”
以前怎么沒看出來,這家伙是妥妥地白切黑。
阿德已經說了,瑪瑞仙妮只要稍微編輯一下基因就能解決死亡霉菌問題。
伊恩明知這一切,報出來的解決方案卻是瑪瑞仙妮要和蟲兵搭配使用。
期間,海藍星人只能看見蟲兵,以為解決問題的是蟲兵,其實真正解決問題的是瑪瑞仙妮。
這群透明的小精靈能夠凈化土壤和空氣里的死亡霉菌??此浦匾南x兵不過是給土壤施個肥,外加增點兒抗性。
伊恩之所以給出這個方案,林深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瑪瑞仙妮無法量產,根本不可能遍布海藍星的每個角落。
其二,隱瞞瑪瑞仙妮可以解決死亡霉菌的事實,把各方注意力吸引到蟲兵那兒……蟲兵靠能量就能孵化,不值錢。
其三,瑪瑞仙妮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徹底解決死亡霉菌的問題。由于耗時太長,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不如把蟲兵當成消耗品賣給海藍星……并聲明,由蟲兵改變的土壤是有時限性的。
所謂時限性,其實是指伊恩利用時間差去滿足海藍星人的需求。
假設他說,負零基地的土壤時限性是一年。在這一年內,死亡霉菌都不會對這片土壤造成污染,因為瑪瑞仙妮還在。
一年之后,徘徊在負零基地上空的瑪瑞仙妮會去其他地方幫忙……如果死亡霉菌卷土重來,還沒有被徹底凈化的土壤自然又恢復了原樣兒。
海藍星人希望能在短期內看到土壤治理的成效,他們用收費低廉的蟲兵讓海藍星人看到了成效……從這個角度看,伊恩的做法就是雙贏。
可是作為一個深愛海藍星的人,他可以理解伊恩的做法,內心深處卻有些無法接受。
他曾問伊恩:瑪瑞仙妮徹底凈化死亡霉菌需要多長時間?
伊恩回答:“按每畝土地一個瑪瑞仙妮的搭配來計算,大概需要十五年左右?!?p> “那么長時間?”
“人類文明起源至今約有八千年,污染不是現在才有,而是文明發展至今一直存在污染。從這個角度看,十五年很長嗎?”
如果阿德可以多……他一時有些詞窮,因為不明白阿德是什么生物,又是怎么把瑪瑞仙妮弄出來的。
伊恩善解人意的說,“阿德可以用精神力出芽,按照你的估價,海藍星人買不起那么多精神力。再說了,就海藍星目前的政治環境,我們應該保守一點。興許過不了多久,海藍星人就把自己玩完了!”
伊恩的話,他沒法反駁,兩人最終把時限定為一年半。
蟲兵每解決一定區域內的土壤,瑪瑞仙妮就得保證那個區域內的植物能夠存活一年半。至于一年半之后,死亡霉菌是否會卷土重來,那是海藍星人自己的問題。
當然,海藍星人也可以再次花錢購買蟲兵解決問題……
林深把工作安排好后,特意囑咐郭強。山梟小隊的四名隊員可以不通過海藍星的通訊工具,直接和他聯系……潛臺詞就是,聯邦如果看上了瑪瑞仙妮阿德星的技術可以直接找他購買蟲兵。
阿熊每次結束隱生都需要耗費很多能源,本著不能浪費的原則,林深征求達莉婭的意見,是否在海藍星孵化蟲兵。
陸同給了達莉婭五十名士兵。由于他本人也將親赴四目星,加上玉楠和他的保護者,需要寄宿體的海藍星人一下子變成了六十五個。
達莉婭思考之后,決定按林深的說法,讓阿熊在海藍星孵化寄宿體。
四目星的蟲兵工廠,其孵化的蟲兵種類大概在一百多種。
按以往的規律,這些人造蟲兵時隔半年或兩年進攻四目星一次。具體進攻時間主要根據四目星國內的情況而定。
上一次進攻,恰好在第五玥抵達大目星之前。尼爾卡顯然是掐著點兒去的大目星,他肯定也需要時間來安排他的計劃……
人造蟲兵每次進攻四目星,第一批蟲兵大概率會是飛行蟲兵和水生蟲兵。它們攻擊性不高,但數量極多,鋪天蓋地的入侵感,絕對會讓普通四目星居民產生恐懼和仇恨。
第二批及以后幾批的蟲兵,基本由芯片控制,都是拿來給四目星士兵練手的對戰工具。阿瑞娜會根據四目星戰士的作戰方法調整蟲兵的進攻模式,在保證一定死傷率的情況下,盡可能讓四目星士兵得到充分的錘煉。
由于不清楚尼爾卡究竟會利用花椰菜做什么,達莉婭只打算控制第一批蟲兵。
首先,由第五玥用精神力轉化這批蟲兵,并增強他們的攻擊性。當這批蟲兵抵達四目星時,達莉婭需要盡快將它們帶離居民區,隱藏在其他蟲兵中間,作為殺手锏存在。
后面幾批蟲兵,因為受芯片控制,達莉婭不知道花椰菜會生產什么種類,也無法讓女王幫忙轉化。她打算先觀望一段時間,既可以弄清尼爾卡的目的,順帶還能讓海藍星的寄宿體潛伏在一旁學習。
等芯片蟲兵和四目星戰士都有消耗時,海藍星的寄宿體才會登上舞臺。
至于海藍星寄宿體要怎么帶領白日的蟲兵的作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付機甲戰士和對付普通戰士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
她更傾向于使用閃電戰,因為其作戰核心在于迅速、突然、集中、協同、靈活。
四目星人自己搞出來的芯片蟲兵已經幫她實現了耗損對手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上,五十名戰士每人帶十只不同種類,攻擊性超強的蟲兵,并享有對這些蟲兵的指揮權。
高度的戰術靈活性能讓他們能根據戰場形勢迅速調整作戰計劃,并根據自己的判斷搭配組合出優勢兵力對目標展開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