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二)
季青嶼抬起頭對上向沂的眸子,揚了揚手中的東西:那是那頓物品中最不起眼的存在,一張繪有混亂線團的紙。
“原來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一切。”
季青嶼小心展開脆弱的紙張,混亂的線條變成歪歪扭扭的線,除此之外上面什么都沒有。
向沂敲了敲自己的腦袋,無法將稚童的畫作與通往山谷的地圖聯系起來,倒是在季青嶼出聲尋找大雍地圖時趕忙抽出。
半透明的紙張放在地圖上,一切剎那間豁然開朗,紙張上的黑點正好處在地圖上一條山脈上。
“就是這里!娘親說過按著黑線走就能找到家。”季青嶼激動地握住向沂的手,完全忽視了站在一邊的容牧。
容牧識相地轉身離開,關上門之際被向沂喊住“準備馬車,還有一套男裝一套女裝。”
如初探越城一般,兩人扮作外出游玩的夫婦一路走走停停來到山谷外。
若不是季青嶼抬手轉動機關,外面就是一片荒蕪的山頭,以前還有些村民上山砍些柴火撿些蘑菇什么的,如今卻是見不到半點人影。
山谷很是空曠,尤其是那顆流蘇樹幾乎占據了向沂全部的注意力。
整個山谷的地面都鋪滿了一層厚厚的葉子,走在上面咯吱咯吱響,一看就是久無人煙。
季青嶼駕輕就熟地循著記憶推開木門,每一處都留存著他生活過的痕跡,只不過這一次只有他回到了這里。
季氏夫婦留下來的線索很明顯,季青嶼沒費多大功夫就從滿書架的醫書中找到做了標記的那一本。
那是個披著醫書外皮的日記,278頁都是季夫人一筆一劃將過往時光寫就的。
里面詳細記載了季青嶼的過往,從怎么九死一生從皇宮中逃出,到會說第一句話,再到初有大人模樣……
日記戛然而止在了寫了一半的278頁,看得出來季夫人當時也很慌亂,筆跡中滿是左右徘徊,舉棋不定。
季青嶼沉默地翻著,專注地看過每一個字,一封信突然從書中掉出,直直落在落葉中。
季夫人的日記足以揭露天成帝不惜一切代價掩蓋的真面目,向沂卻不知如何開口,一臉糾結的踩著腳底的落葉。
季青嶼愣了半晌才撿起那封書信,上面的日期正好是季氏夫婦送他前往漠北書院的那一天。
彼時的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不能像其他的兄弟姐妹一般學醫,而是要整日整日讀書寫文章,整日整日學著練武騎射。
甚至他們還要將自己送到千里之外的人生地不熟的漠北去,不管他苦苦哀求也好,發混打砸也好,季氏夫婦愣是將他綁上了前往漠北的馬車。
然后就是那場慘絕人寰的大火和收割人命的黑衣人……
從漠北悄悄逃回來的季青嶼一下車,看到的就是幾乎燃掉半邊天的被烈焰吞噬的季宅,聽到的就是刺穿耳膜的尖叫聲和求救聲。
季氏夫婦只來得及將他藏在書房里,祈求著沒有人會發覺這里……
黑衣人只當大火將掩蓋一切,趁著夜色掩蓋迅速離開血流成河的季府。
季青嶼是從尸山血海中活下來的,沒人知道他怎么把數量巨大的醫書運到了深山老林中,更不知道他的心境如何變遷,只曉得山上多了個神醫。
季青嶼從未停止過調查,但都如同泥牛入海般了無音訊,季家在一夜之間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百姓們也從未記得。
季青嶼嘗試了好幾次才將信封打開,季夫人娟秀的字跡再度出現時,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季青嶼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山谷中回蕩著嗚嗚的風聲,似乎也在應和著季青嶼的悲鳴。
長大的小阿虞:
你好啊,也不知道你什么時候拿到這封信,不過我想你現在應該釋然了吧,身邊有沒有心儀的姑娘啊?可不許冷著臉嚇壞她……
整封信都在講著季青嶼有沒有熱愛生活,迎接新生,沒有一個字提及那場悲劇,就好像這是一封稀松平常的家書,而不是絕筆信一般。
向沂一句句讀出時,季青嶼拼命地點頭,口中嗚咽著說不出話來,想用動作讓天上的季家人知道他現在過得很好,讓他們不要擔心。
“我娘最熱愛生活了,外面曬藥的筐子都是她一點一點編好的,我那個時候問她為什么要費事做這些,她還神神秘秘告訴我長大就知道了……”
“我現在知道了她的苦心,我沒有被拋棄,我有被好好愛著。”季青嶼溫柔地攬過向沂,下巴搭在她的發頂上,這么聽著季青嶼的聲音,帶上了幾分沙啞的煙嗓。
“季夫人早就想好這一切了,她有她要走的路,我們也是。”
弱水殿和天哲的共同努力下,季夫人的日記連同天成帝的罪證一夜間復印了成百上千份,由專人快馬送往各處。
天成帝傷愈的第一次上朝,開口就要問沈家的罪,完全沒發覺大臣間的竊竊私語和鄙夷唾棄的眼神。
天成帝還等著臣子們跟著他一起痛斥沈貴妃雇兇刺殺天子的惡劣行徑,朝堂上卻是安靜的很,就連他一手提拔上來的心腹對上眼神時也趕忙低下頭。
不祥的預感在心頭蔓延,天成帝坐直身子,不死心地要沈將軍出來解釋。
向沂卻先一步走出隊伍,仰頭對上天成帝。
那種不祥的預感愈發強烈,天成帝不由得握緊龍椅上的把手,手心中的汗讓他幾乎抓不住那把手。
“敢問陛下,若是有人欺瞞陛下,克扣朝廷下撥的賑災銀兩,該如何定罪?”向沂徐徐然拋出一句話,挺直腰板等著天成帝回答。
天成帝只當向沂發現了什么,完全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又想把話頭引到沈貴妃身上。
向沂再一次出聲發問,目光炯炯,就連下面的大臣們也開始交頭接耳,時不時看天成帝一眼。
“自然是按我朝律法處置,向愛卿何必憂心這等末微小事,丟了西瓜撿芝麻治具不可取。”天成帝拐彎抹角地訓著向沂,似乎對她當面落面子很是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