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胡笳十八拍,非遺傳承人
蘇青月輕輕揮手,重新回到了蔡文姬的閨房之中。
“姑娘,多謝你出手相助,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才是?”
“蔡昭姬前輩不必客氣,晚輩聽聞前輩詩琴雙絕,不知可否有幸聽一聽您的《胡笳十八拍》?!?p> “當然?!?p> 蔡文姬點了點頭,拿出古琴,緩緩彈奏起來,輕聲吟唱。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蘇青月跪坐在地上,認真聆聽。
……
“好美的琴音,好美的吟唱,這才是我們華夏的音樂啊。”
“不要讓高麗流越來越囂張,華流就是最吊的,我愛華夏音樂!”
“華流萬歲!”
“這才叫古風,不是那種套皮的音樂可以碰瓷的……”
“666,想不到這演員里面還有歌手啊,厲害厲害!”
……
國家音樂學院。
“這個演員彈奏古琴的手法也太厲害了,絕對稱得上高手!”
“這節目也太厲害了,這種還原度簡直無敵?!?p> “我的天,我忽然覺得什么流行音樂都不太行了,華夏音樂最棒!”
……
華夏藝術研究院。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正坐在電腦前看著《對話古今》這個節目,神情十分復雜。
“古琴……想不到在這個節目里面,竟然還會有人彈奏古琴……”
老婦人名為趙珍,是華夏藝術研究院的院長,同時也是華夏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的傳承人。
……
一曲結束,蘇青月不知不覺也落下了眼淚。
“蔡前輩!感謝你的演奏,雖然我不懂古琴,但依然能從你的琴聲和吟唱中獲得感動,也許這就是我們華夏音樂的魅力吧。”
蘇青月站起身來,對著觀眾說道:“琴棋書畫,向來是我們華夏文化藝術的代表?!?p> “而在這其中,琴更是高居四藝的榜首,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響了華夏書畫等其他藝術門類的境界。”
“古琴演奏是我們華夏歷史上最古老、藝術水準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審美情趣和傳統藝術特征的器樂演奏形式?!?p> “但令人遺憾的是,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越來越沉迷于快餐音樂,而古琴也就這樣被人遺忘在角落里,最終變成了非遺文化。”
“感謝這些非遺傳承人的堅持,是你們讓我們華夏文明沒有斷流!”
……
“說得太好了,這些非遺文化,曾經也是流行文化,隨著時代變遷變得瀕危,這才用非遺文化保護了起來?!?p> “是啊,要是可以,我希望這些非遺文化都可以再次流行起來,而不是作為文物放進博物館之中。”
“我是學音樂的學生,看到這節目之后,我終于不再糾結了,民樂這條路可能不好走,但我一定會堅持下去!”
……
華夏藝術研究院。
趙珍院長激動地站起身來,不斷拍著手。
“好好好!終于有一個節目愿意講一講我們華夏的古琴文化了!”
……
“蔡昭姬前輩,很遺憾地告訴你,古琴在我所在的時代已經徹底沒落了。”
“你是說,古琴已經沒人再彈奏了嗎?”
“是,現在只能靠一些非遺傳承人來勉強支撐?!?p> “非遺傳承人?”
“簡單的說,他們就是一群傳承華夏文明的獨行俠,我們華夏有一些文化藝術能夠保留下來,正是靠這些人。蔡前輩,讓我帶你見一位古琴非遺傳承人吧。”
蘇青月輕輕揮手,時光流轉。
一個年輕的女子穿著綠軍裝,背著挎包走進家中。
“爹!娘!我考上大學了!”
“哎呦,閨女有出息啊,想好報哪個專業了沒?”
“我想報古琴專業!”
“古琴?這專業能賺到錢嗎?你要不要再考慮一下。”
畫面再轉。
女子跪倒在一位穿著唐裝的老者面前。
“老師,請你收下我吧,我真的很熱愛古琴。”
“唉……你這又是何必呢,這個專業現在就你一個人,你真的愿意學嗎?”
“再苦再累我也不會放棄,因為這是我所熱愛的事業,我會用我的一生去履行諾言?!?p> 畫面再轉。
只見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正坐在電腦前觀看著屏幕,而屏幕上竟然就是她的身影。
……
“絕了絕了!這是畫中畫嗎?這創意真是絕了!”
“我認識她,她就是華夏藝術研究院的趙珍院長!”
“是趙珍老師!她的古琴彈得非常厲害!尤其是《臥龍吟》,簡直太美妙了!”
“好家伙,趙老師的演技也挺厲害的,你看她還裝作驚慌失措的樣子,真是絕了!”
……
華夏藝術研究院。
趙珍院長看著屏幕里的畫面,大驚失色,剛才這個主持人不僅展示出了她年輕時的畫面,還實時展現出了她的現在。
“難道她在這里安裝攝像頭了嗎?”
“趙院長,能聽到我說話嗎?”
“可以。”
“趙院長,我們都知道您是華夏古琴非遺傳承人,您有沒有什么話想對蔡前輩說?”
“有什么話?”
趙珍院長激動不已,連忙說道:“蔡前輩!晚輩能為您彈奏一曲嗎?”
“當然!”
趙珍院長欣喜若狂,連忙拿出古琴,開始彈奏起《臥龍吟》。
“束發讀詩書,修德兼修身。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蔡文姬微微閉眼,聆聽著這來自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古琴演奏家彈奏的曲子。
趙珍院長更是激動不已,她忽然感覺自己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年輕時的考試試場……
一曲結束,蔡文姬點了點頭。
“如癡如醉,妙哉!”
“謝謝!謝謝!”
趙珍院長知道這只是一個節目,但聽到這話,眼淚還是不受控制地流了出來。
……
“可以可以,這節目可以啊,竟然讓古琴的非遺傳承人當場彈奏曲子給蔡文姬聽!”
“都什么年代了,還在聽傳統音樂?”
“看來我確實是孤陋寡聞了,這個趙珍院長我確實沒有聽說過。”
“沒聽過很正常,古琴都變成非遺了,這就表示沒多少人關注它了,以后注定是進博物館的……”
“別亂講!現在華夏有很多的年輕人都在傳承非遺文化,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華夏的這些非遺文化會再次流行,甚至走向世界!”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7-06-06/5935a30264a26.jpeg)
滑稽的貓
多多評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