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不知何日所制,始有劍的形制,從單刃,雙刃,劍鍔……
從森羅萬象中悟來的散亂劍招,一招一式經人梳理,一門劍術才有流傳下去的機會。
古時的劍客們聚在一地,相約一論劍道,留下的地方成了名勝古跡。
他們人已亡,劍仍在,道已滅,劍仍在。
劍界存世的劍道比起消亡的,十不存一,消亡之多可想而知。
劍界最古老的一個劍術門派已無門人行走江湖,避世練劍。
門中流傳下來保存完好的文獻中,其門派開山鼻祖親眼見過上千年前的一個大世,留下了無數劍術高人的功法殘篇。
青家,劍界雖無名望,但有其底蘊立足劍林。
這是一場不同尋常的問劍,受邀來此的人皆是為了一見青家下一位扛鼎之人。
青家沉寂太久,唯劍界中人才知其曾肩負劍之名,甚至是劍之化身,劍壓公孫百里兩家百年。
青家九劍,九人先后在百年里成就大宗師,劍術之高,日月失色。
最風光時,青家習劍門人三千,不及青家一劍霜寒十三州。
青家上兩代青黃不接,江湖人忘卻了這個家族。
青家故交在六年前就聽聞了一個名字,一稚子習劍年余,一劍殺一人。
有人闖入演劍臺,遇上他及一眾青家少年,以念御劍,百步飛劍。
青白,一個平凡的名字,卻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任誰看到握劍前的青白,眾人眼中不過是一個平平無奇、山間地頭隨處可見的瘦弱少年,第一眼就知不像是一個習劍好料。
少年臉龐有些蒼白,下巴尖,嘴唇薄,細窄的雙眉,眼睛大小有些瑕疵。
這副單薄瘦小的身軀,皮膚雪白,個子在這個年紀不高,好似尋常富人家里的身嬌體弱的少年,常年不干活的病秧子。
偏偏他生在了劍界名宗之一,青家,青家人世代奉行劍強者為上的家訓。
背負太多傳奇前行的家族,青家祖上從握劍起的第一日起,離不開劍,出了太多名劍客。
前來觀劍的眾人來到演劍臺,四周搭好了草廬,背后是青家祠堂,里面放滿了牌位,皆是青家族譜有記載以來的揚名的,未揚名的,從上到下依輩分排列。
每年祭祀,來到這里的族人,抬頭望見是香火繚繞的牌位,它們是一個個無敵江湖故事,渴望走上劍挑天下之路,縱死無悔。
青家因劍成名,肩負了許多的東西,自幼年起把劍看得比任何都重,記住青家的劍不容輕辱,拔劍即問劍。
青家有過一段最為黑暗沉淪的日子,家族無一個適齡男子,劍術傳承青黃不接,唯一的先天還是剛當上家主的十五歲少年,全是靠僅存的幾位供奉和過去與各家積攢的人情才度過了最兇險的時候。
青云沒有讓任何對他寄予希望的人失望,他破境之快不輸青家祖上任何一位宗師,名列前五,后來果成了一位中興之祖。
問劍之路結束后,青云成了一位宗師,歸來后教授族人劍術,隱隱認識到青家子嗣稀少,透露出一個死不起的事實。
在他獨自承擔家名的這四十年里青家踏足江湖的人少之又少,不是青家封劍,而是青家人未揚名前,仇家尋仇,意氣用事,死了太多人,青黃不接。
四十年過去,已是青家老家主的青云望著族內各支單薄的子嗣們,成年的加上殘廢的竟不到二十人,青家不能再這么下去了。
青家老一輩們在牌位面前定下了一條家訓,到了加冠的族人出不了守劍谷,三年內不得踏出家族一步。
三年后,還是出不去,再等一個三年,直到問劍功成。
在那之前,族人不許同外人問劍,一經發現私自離谷視同叛族,而他們要問劍的無不是江湖上絕頂劍客,另一種形同自封。
守劍谷原是青家的一處祖地,藏有青家歷年得來的劍典,在發生了青家不愿道明緣由劫難后,族人遷回了祖地。
凡是欲到守劍谷一覽青家珍藏劍經的劍客,要想青家點頭,須答應擔任守劍谷的守劍人一段日子。
自然青家會讓來訪之人有選擇在守劍谷待多久的機會,不光看所得劍經的貴重,還要看對方的劍術高下來決定他待多久。
不乏有人自恃本事,看完劍經生出不愿意枯守一地,陪一堆乳臭未干的小鬼空耗歲月的念頭,那結果是問劍整個青家,而青家人會視他為磨劍石,不死不休。
不巧的是后來歲月里接替守劍的人,劍術一位比一位強,甚至有幾位問鼎天下絕巔的潛力。
可伶的青家的年輕幾代人總會碰上不可敵的宿敵,任是闖幾次還是闖不過,倔強的青家人對待劍道一事珍之重之,服輸,敗了就回去苦練劍術。
他們在祖宗牌位之下發過誓,不過守劍谷,寧愿老死家族,正是對劍看得比人命重,青家才會出現這么多名劍客。
青家人的執著,用劍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強敵。
六十年氣運青家厚積薄發,換來了一個青白,劍道的天賦百年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