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驄果然嘆道:“不瞞楊公子知道,老夫上次可是真心資助張天如公成其大事的,只是當時形勢所迫,無法將銀子拿出來。”
楊潮點頭道:“原來如此。不過張天如公氣度非凡,當然不會在意了。”
楊文驄苦笑道:“天如公也許不會在意,可是玉繩公卻怕是不知道老夫了。”
楊潮這時候也不裝糊涂了,借機說道:“其實想讓玉繩公知道大人也不難。”
楊文驄一頓,他就知道楊潮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是有辦法的,但不會白白幫自己。
借故問道:“楊公子請說。”
楊潮道:“那就不知道楊大人敢不敢做大事了。敢不敢震驚天下了。”
楊文驄突然感覺有些坐不住了,做大事,震驚天下,這誰不想啊,但是這種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
當官晉升之道,無非兩個捷徑,一個是錢,一個是名。
楊文驄雖略有薄財,但還遠遠不夠讓自己的仕途一帆風順平步青云的程度。
名呢,楊文驄也是小有名氣,可那都是文名,于做官無益。
當官需要的名,是官名,是官聲。
“請楊公子指教!”
楊文驄神色凝重,壓低聲音說道。
楊潮笑道:“指教不敢當,說起來其實是在下求大人主持公道。”
楊文驄哦了一聲:“楊公子還能遇到什么不公之事。”
楊文驄神色沒有那么嚴肅了,從楊潮口氣中聽出來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楊潮想讓自己幫忙做事,但如果真像他說的,能夠給自己揚名,一舉兩得,自己也不介意。
楊潮嘆道:“現在有一樁惡事,錦衣衛欺辱良善,不知道大人敢不敢管一管。”
“錦衣衛!”
楊文驄不由皺眉。
錦衣衛可不好惹,幾百年了都自行其是,不過當今崇禎皇帝,起初重用文臣,裁撤了東西兩廠,對錦衣衛、廠衛這些名聲不好的番子并不倚重。
但是錦衣衛根深蒂固,東西廠可以取消,錦衣衛就沒人動的了。
說起來,這里面牽扯到太多的權貴了。
大明朝用錦衣衛的官職賞賜了太過功臣,牽一發而動全身。
誰都不敢說,錦衣衛里面沒有那個藩王,那個公侯的親戚。
楊潮看到楊文驄猶豫,故作哀嘆道:“看來楊大人是不敢主持這個公道了。那小人還是去找其他人吧。錦衣衛中無惡不作的不在少數,可惜錦衣衛枝繁葉茂一般人惹不起,弄不好要驚動圣上的。”
楊潮很清楚,楊文驄這種舉人出身,沒有考中進士后,做官的文人,是不會有太大的前途的,一般人也不會選擇中舉后,謀求一個官職。
因為舉人一般只能當縣令一級的小官,如果沒有足夠的政績,是不可能說服其他文官和皇帝讓他們進一步升遷的。
楊文驄能給自己謀到江寧縣這樣的城內縣,而且是南京城內的京畿縣,可以說是有背景有人脈的,但是即便如此,沒有說的過去的政績,也休想更進一步。
所以他需要政績,尤其是那種能夠直接進入到皇帝耳目中的政績。
果然一聽到驚動圣上,楊文驄突然站了起來,大有一副拼了的架勢。
如果懲治一個不法的錦衣衛,讓皇帝知道了,楊文驄的官聲、政績什么就都有了。
雖然要冒的風險會很大,一個弄不好就是兩敗俱傷,可是楊文驄一個舉人身份,如果不拼一把,這輩子也就老死縣令位置了。
他楊文驄絕不甘心!
尤其是上次楊文驄已經錯過了機會,這次萬萬不可以再錯過了。
楊潮看到楊文驄的樣子,悄悄的將一張票子推了過去。
楊潮笑道:“楊大人,區區薄禮,不成敬意。楊大人放心,只要密議得當,萬無一失!”
楊文驄看到楊潮推過來的票子,一張會票,正面在上,三百兩正。
同時聽到楊潮說話,心中已經計議已定,也點了點頭:“楊公子看來成竹在胸了!”
楊潮笑道:“實不相瞞,小人謀劃已定,只是一直沒有想好,把這個功勞送給哪位大人。直到遇到大人,這才覺得找到了合適的人。”
楊文驄卻突然皺眉,楊潮跟自己認識,是楊潮來找自己的。邀請自己參加那個集會,而且對自己非常恭敬,安排自己跟張溥、錢謙益同坐。
如果說,那時候楊潮就已經在算計了,那也太可怕了。
楊文驄不由的看了楊潮一眼,看到楊潮的眼睛很沉靜,雖然坐實了他的猜測,但是他頓時信心大增起來,楊潮越深謀遠慮,他就越高枕無憂。
“還請楊公子多多費心!”
楊文驄說道。
楊潮笑道:“大人客氣了。”
說完,又掏出了兩張票子,還是推到了楊文驄面前。
楊文驄一看,是兩張憑據。
拿起來一看:
“立借約人匠戶楊勇,今在許仲孝處借出銀二十兩正,雙方約定無爭,除夕前本息清還,共計五十兩。崇禎十四年正月十六日立。立借約人楊勇(手印);代字暨中人董朝奉(印章)。”
這是借據。
“今收楊勇還借銀三十兩正,雙方議定無爭,本息兩清。崇禎十四年杏月(二月)三日。許仲孝(簽字花押)。”
這是回執。
看完后,楊文驄疑惑起來:“楊公子這是何意?錢賬兩清了啊。”
楊文驄還以為楊潮要找他打債務官司呢,可是錢賬兩清,寫明議定無爭了,還怎么打?
楊潮笑道:“沒錯。錢已經還了。不過大人不覺得這借據有不妥嗎?”
楊文驄疑惑:“不妥,何處不妥?”
在楊文驄看來,借據上有借款人,有放款人,有代筆人,有中人(保人),除了沒有明確寫出錢息外,都很正規啊,借據都這么寫。
楊潮笑道:“敢問大人,大明律中,可有違禁取利一條?”
楊文驄頓時心中一跳,大明律中,確實有違禁取利一條,大明王朝名義上是嚴厲打擊高利貸的。首先月息不能超過三分,而且如果是長貸,無論多么長的時間,本息合計都不能翻番,也就是哪怕放貸十年八載,利息都不能超過本金。可是這年月,誰還管大明律中這種規定啊,高利貸橫行無忌,多少朝中大員、王公貴戚干的都是放貸食利的買賣。
楊文驄道:“確實是有!可尋常沒人會管。”
楊潮卻神色嚴肅:“別人確實不會管。但是大人不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嘛!”
接著咬牙補充道:“天大的機會
(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