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蘇醒
阮泠兒擺了擺手,堅持要親自給楚胤恒喂藥。
“小姐如此上心,這位楚公子定然會早日醒過來的。”
阮泠兒小心翼翼的將湯匙放在自己嘴邊試溫,然后才慢慢灌進楚胤恒的嘴巴里。
小茹一個沒扶好,楚胤恒嘴里的湯藥順著嘴角流出來,他也跟著發出一聲咳嗽。
“小姐,楚公子好像動彈了一下。”
小茹趕緊將楚胤恒重新放在床榻上,有些驚慌的向后退了兩步。
“你這丫頭真是大驚小怪,楚公子是活生生的人,動一下有什么稀奇的。”
阮泠兒一邊埋怨小茹,一邊取出手帕幫楚胤恒擦了擦嘴角的藥渣。
楚胤恒的睫毛輕微的閃爍了兩下,手指也撥弄了一下,眼睛緩緩的睜開,一臉陌生的看著阮泠兒。
阮泠兒露出驚喜的神情,趕緊命人將劉大夫請過來。
楚胤恒伸出手揉了揉眼睛,只覺得渾身酸痛使不上力氣。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看清面前之人的相貌。
她是一個非常靈動的女子,笑盈盈的看著自己,手上還端著沒有喝完的半碗湯藥。
“你是誰?”
楚胤恒伸出手捂著自己的腦袋,只覺得大腦一片空白,好像自己根本沒有存在過一樣。
“若不是我家小姐好心好意的救你一條性命,又請了名醫為你診治,恐怕你這條命早就沒了。”
小茹的話音未落,阮泠兒趕緊打斷了她,讓她端杯熱水來遞到楚公子面前。
“公子莫要著急,我是阮泠兒。當日我見你時,你就漂浮在河面上,是我將你打撈上岸帶了回來。”
楚胤恒雖然弄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但是他大概聽懂,自己遭遇不測,是這位好心的姑娘救了自己。
“不知你家住何處,我好捎封信回去,免得你家人著急。”
阮泠兒耐著心思詢問楚胤恒,將小茹端過來的水喂他服下。
楚胤恒掙扎了半天,眉毛緊緊的皺成一團,他好像用了很大的力氣回憶從前的事情,但是什么也沒有想起來。
“對不起姑娘,我實在想不起我的家在哪里了?”
阮泠兒大吃一驚,怎么會有人連自己的家住在哪里都忘記了。
阮泠兒以為是他沒有聽清,告訴他不要著急,再好好想想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們二人正說著話,劉大夫背著藥箱著急的從外面走了過來。
“劉大夫你來的正好,快來瞧瞧這位公子的情況。”
阮泠兒走到劉大夫跟前,低聲將楚胤恒的情況告訴劉大夫,隨后輕輕的搖了搖頭。
劉大夫走到楚胤恒的面前,伸出手撥弄了一下他的眼睛,又替他診了脈搏,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走出房門,劉大夫才將實際情況告訴阮泠兒。
“小姐不必擔心,我剛剛觀見這位公子眼神呆滯,又替他切了脈,確實不是裝出來的。”
聽到劉大夫這么說,阮泠兒才放下心來。
“可是好端端的人怎么會什么都想不起來了?”
阮泠兒實在不解。
劉大夫卻笑了笑,這類情況雖不常見,但也不是沒有先例。劉大夫行醫五十余年,也曾遇到過和楚胤恒一樣的病情。
“大約是病人在出事前受了重大刺激,又或許是病人在河水中浸泡的時間太久,河水刺激大腦受了損害,這才導致記憶缺失,想不起從前發生的事情。”
阮泠兒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聽劉大夫這么一解釋,她的心里大概也就明白了。
“此種情況應該服用什么藥才能痊愈?”
阮泠兒著急的問劉大夫。
劉大夫卻搖了搖頭。
“這雖傷不到筋骨皮肉,但卻是無藥可醫,除非病人再次受到什么刺激,也許會有想起從前回憶的可能。”
不管怎么樣,楚胤恒總算是撿了一條命回來。
就算是想不起從前經歷過什么事情,但是現在這里就是他的棲身之所,沒了記憶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送走劉大夫,阮泠兒才重新回到房間里。
楚胤恒伸出手抱著自己的頭,將臉頰埋在衣服袖子里,身體輕輕顫抖,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響。
“楚公子,你怎么了?”
阮泠兒伸出手扯了扯他的衣角,楚胤恒才慢慢的將自己的手放下來,一臉驚恐的看著眼前這個世界。
這里的一切都如此陌生,自己的大腦中也是空白一片。
他只能隱約記得自己的名字,其余什么都想不起了。
看著來來往往生動的人,他覺得自己像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怪物。
阮泠兒冰雪聰明,一下子就看出楚胤恒的心事,趕緊坐在他的身旁安慰他。
“楚公子不必為此事心煩,剛剛我已經問過郎中,他說你只是因為受了刺激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過不了多久就會想起來的。”
阮泠兒眼神真摯,倒讓楚胤恒信以為真。
“你說的可是真的?”
楚胤恒情急之下握住阮泠兒的手。
阮泠兒的身子顫了一下,臉頰上的紅暈一下子眼神到耳朵根兒,說話也跟著磕巴起來。
“你放心吧,有我在,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蜀國大殿威嚴莊重,沈青硯就坐在大殿正中央,俯瞰所有的朝臣。
但就算是貴為天子,也不能掌控整個朝局。
“皇上,您已經過了弱冠之年,應當提早將皇后的人選定下來,也好安定朝堂人心啊。”
朝會結束,又有大臣提起立后之事。
中書令已經是權傾朝野,若是他的女兒再當了皇后,那日后這個朝堂恐怕就要改姓阮了。
從前沈青硯都是能躲則躲,可是今日大臣竟然當著中書令的面提出來,沈青硯就知道實在躲不過去了,看來今日要給中書令一個交待。
朝臣們屢屢提起此事,定然是有受益者在背后推波助瀾。
至于受益者的身份,站在這里的人都心知肚明。
“至于立后之事,中書令如何看待呢?”
沈青硯板著一張臉看著站在殿下的中書令,故意將聲音拖得很長。
他之所以如此說話,并非是真心詢問中書令的意見,不過是為了敲打他罷了。
雖然他萬人之上,但畢竟不是皇上,不能如此逼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