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一群大漢
鐘毓婉身上有一種花香,就像她自己說的,可能是被皂角腌入味兒了。
傳到楚襄鼻子里,讓他分神,忍住回頭的沖動。
等到她洗完澡天幕已經落下,穿好衣服出來一身輕松,放在以前,她定然是沒信心走到南越國隨州的。
屋子里只有一張床,他們卻又兩個人。
“王妃千金之軀,我睡地上。”他一邊說一邊在地上鋪了層毯子。
明日還要趕路,現在讓楚襄凍著,遇到危險怎么應付。
“行,那我再去找老板要一床被子,你鋪完,在屋里添些柴火。”
之前都是在野外,枕著土地睡覺,哪里有這么事兒。
走到外面,她看見老板正跟一個年紀不小的大爺說話。
大爺看起來年過五十,精神頭不大好,袖子里揣著把草藥。
“您老最好還是去別處賣,我們這里都是旅人,又到晚上了,誰會要您的藥草。”
老板看他這么大年紀了,又不好意思動手趕他走。
鐘毓婉走過去,仔細瞧了瞧,老大爺身上衣服破破爛爛,大多是撕裂的補丁,手上也有參差傷口,應該是上山采藥時候的劃傷。
這里是山村,沒有草藥商,大多數人都去鎮上的市集販賣草藥。
大爺腿腳也算利索,都能上山采藥,為什么不去市集?
“這藥我買了。”她走過去,讓老板在準備一床被子,拿些柴火,自己和大爺攀談。
“大爺這是山里,怎么不去市集賣,那里主顧不是更多?”
“哎,姑娘,你有所不知,我家有些情況……”大爺是連聲嘆氣。
沒錢她倒是有些盤纏,反正也用不完,走出鎮子還有當鋪:“您若有什么困難,我可以幫您。”
“姑娘你是心好啊,但恐怕這個忙你是幫不了。”
雖然這里是南越的地界,但到了官府,廣裕王妃的名頭還是有些用處的吧。
在這里追問也沒什么道理,他們明日還自身難保,不過這個大爺若是熟悉山路,說不定能幫他們躲過些災禍。
“大爺,看您是采藥的,”她先是掖了一兩銀子到大爺手里,“明天能不能帶我們進山瞧瞧。”
“這……我年紀大了,上不了山,家中還有個染病的老伴兒,不過姑娘若只是上山,我兒子倒是可以帶路。”
鐘毓婉又塞了一串銅錢到老大爺手里:“那就多謝大爺了。”
那大爺拿了這么多錢有些不好意思,但看得出來是真缺錢,就也沒拒絕:“姑娘,老漢家就在山腳下一里路,您順著前面大路向山走就行。”
“好嘞,大爺,明兒我去找您。”
下一趟樓,得了個領路人,不錯,這點兒銀子算什么。
上樓時候,抬頭正和楚襄碰個正著。
“王妃,”他打了個哈欠,“您能不能別亂跑,出了事情屬下怎么向王爺交代。”
“有什么可交代的,方圓八佰里,還沒幾個人能打得過我呢,”她狠狠敲他的頭,腦瓜子真響,一聽就是空的,“趕緊回去睡覺,我找了個領路人,明天早起就得趕路。”
也不知道李云蕭怎么樣了,現在身體如何,他們離京已有月余,早先還傳書回去,后來到了偏僻之處,一處驛站都沒有,也就忘了。
她閉上眼后,蜷縮成一團,靠在墻壁上才能睡著。
楚襄今日也不知怎的,翻來覆去只能聽見鐘毓婉呼吸的聲音。
煩躁地不知該如何是好,出坐在屋檐上喝悶酒。
這趟旅程太長了,有時候他都會忘了京城的是是非非,也忘記江湖上的恩恩怨怨。
一壺濁酒。
一坐天明。
很明顯熬夜的結果就是,轉天精神頭低落,眼袋加重。
起床穿好衣服的鐘毓婉再瞧見他,感覺胡子比昨晚突然長了半截。
怪事。
“吃口早飯,不然一會兒沒力氣。”
樓下做了一桌兇神惡煞的人,約莫是山匪,這地方偏僻,賊寇橫行也不奇怪。
他們正說著自己殺了多少個人,見到有錢人家的小姐和公子下來,眼珠子就一直沒離開過他二人。
而鐘毓婉根本不在意,如果打起來,還能醒醒神,這會兒她還沒完全醒過來呢。
“姑娘,你們不想本地人啊,”一個滿臉橫肉的大漢不知深淺地坐在他們旁邊,“荒郊野嶺的,你們是來干什么?”
既然有人來聊天,她笑著說:“我們來找火熾草。”被楚襄瞪了一眼,周圍的人聽見她的話,也紛紛回頭,看來他們都是來找這東西的。
“就憑你們二人,也想找到火熾草,那不是羊入虎口嘛。”
“此話怎講。”她咬了一大口肉,跟個野人似的。
這些天她也差不多變成個野人了。
看這小妮子這么好騙,大漢賊笑起來:“火熾草生在密林處,而且多長在沼澤中,看著就一株,實際上根比前年大樹都深,就你們兩個人怕是連沼澤都進不去,就折在林子里了。”
旁邊的幾個人也跟著哈哈大笑。
沼澤地、根深,這兩點她都不知道,還多虧了這位大哥。
“小姑娘,你跟我們走,保證帶你找到火熾草,嘿。”
“大哥,你能不能先漱漱口,嘴里太臭,我這吃早飯呢,讓讓。”
見她根本不搭理自己,大漢怒從心生,一拍桌子:“臭娘們兒,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我辦事兒不吃酒,”她還是好聲好氣,“大哥回自己地盤兒待著,挺好的。”
聽了這話,一桌山匪全都站起來,冷眉豎眼,其中一個瘦小的男人喊:“我們村野娘們兒睡多了,還沒碰過有錢人家的小姐呢,兄弟們上!”
話音剛落,楚襄拔劍而出:“誰敢?”
“誒誒,別急嘛,”她可不想再把人家店砸了,“這里是人家老板的店,就為了給旅人個落腳處,待會兒打起來,把房子都拆了,誰賠?你嗎,你嗎,還是你?”她挨個點,那群人似乎也不是很聰明的樣子,都搖頭。
她一抹嘴:“出去打,走走,正好我吃完了。”
一群大漢還沒見過這般吊兒郎當,不知輕重的女子。
剛剛先來的那位說:“出去就出去,兄弟們走!”
楚襄捂臉嘆氣,一路上第三百一十二次嘆氣。
早知道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