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底的溫度驟陡然攀升。
一股炙熱的火氣中夾著幾縷沉重的威壓出現在狹隘的環境中顯得格外沉悶。
喜好陰冷潮濕環境的變異蜈蚣因為生存條件的驟然改變,紛紛像逃命般的朝瓶山深處涌去。
雖然這變異蜈蚣群已經被藍軒聯手怒晴雞消滅了一部分,但其隱藏在黑暗縫隙里的龐大數量依然是令人觸目驚心。
這些個兒變異蜈蚣應該都是六翅蜈蚣近百年來留存下來的子子孫孫,個頭比自然生長的蜈蚣至少要大上兩三倍,毒性也進化得格外猛烈,每一條單獨拎出來都是頭合格的冷血殺手。
要不是這瓶山崖底的陰氣只夠供養一只妖物修煉,恐怕成了精的妖獸遠不止有一只。
藍軒自從進到崖底以來,除了見到蜈蚣外,再無看見其他種類的毒物。
由此來看,這些變異蜈蚣的天性極度排外,或許在很久以前瓶山崖底還會有五毒共存的場景,但在六翅蜈蚣成精以后,其他毒物族群應該都化為它成長路上的養料了。
見有如此數量的變異蜈蚣群一股腦的涌進瓶山,藍軒有意削減它們的種族基數,防止瓶山物種的生物鏈遭受毀滅性的打擊,進而連累山下百姓。
他之所以這么做,目的并不是因為圣母病犯了,而是想要盡可能減輕自己造下因果。
藍軒一開始選擇跟四目道長一起來到瓶山,只是單純為了瓶山崖底的陰氣,以及元代古墓中有可能存在的歸墟寶鼎,怒晴雞的血脈覺醒根本不在他的計劃范圍之內。
按照常理來說,殺了六翅蜈蚣屬于正常的劇情走向,怒晴雞死沒死也無傷大雅,但如果因為怒晴雞進化導致變異蜈蚣群外逃影響更多的人受害,那么救下怒晴雞,為其改名命運的藍軒至少也要為此擔上一份罪責。
正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就是這個道理。
為此,藍軒已經竭盡所能的消滅外逃的變異蜈蚣,但以他現在的修為水準只能是杯水車薪。
寒冰符,清風符,掌心雷……
各種符箓道法齊出,法力上的消耗根本來不及阻止大量的變異蜈蚣外逃。
四目道長因為要看著鷓鴣哨等人,防止他們在接下來的地宮探索當中出現意外,藍軒這里,只能由他一人守著怒晴雞,一邊出手阻止這一切。
法力幾近枯竭,藍軒最后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怒晴雞身上,渴求它可以盡早完成血脈覺醒,一旦溫度減退,便能從根源上解決變異蜈蚣外逃產生的不良后果。
許是上蒼真的聽見藍軒的祈禱,一道絢爛的火光刺破黑暗,有一頭體態修長的火鳥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涅槃重生。
充斥著紫意的瞳孔穿透被烈火堆砌的空間,清晰望見進化后的怒晴雞。
【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
如果不是缺少了最為重要的鳳翎與尾羽,再加上怒晴的體型還是如從前那般小巧玲瓏,藍軒還真以為自己看見鳳凰了。
雖然它距離真正的鳳凰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但現在的怒晴也已經不能用雞來形容,或許將其稱作為鳳鳥會更為貼切一點。
“唳~!”伴隨著一道高亢的鳳唳,煥然一新的怒晴正在同世界宣告鳳凰血脈重臨人間。
如果說怒晴雞的引吭啼鳴之聲能破妖氣毒蜃、驅除鬼魅,那么來自于鳳鳥的一聲鳳嘯,足以讓群鬼退避,百毒不生。
一時間,藍軒也數不清究竟有多少只變異蜈蚣被震死于這一縷鏗鏘鳳鳴之下,他只知道進化后的怒晴雞真TM給力,不愧是以五毒克星身份出道的狠角色。
收斂了一身火焰,怒晴繼續在空中盤旋了兩周,看得出來它極為享受這種自由飛翔的感覺。
過后不久,它很快便發現藍軒還在懸崖底下接連不斷的打擊那些瘋狂向上逃竄的變異蜈蚣。
望見這一幕,怒晴沒有理由不提供幫助,雖然它已經進化完成,但對于這些小零食,它不管怎么吃都不嫌夠。
一個俯沖,翻轉,再俯沖,羽翼上閃爍著幾縷明黃色的奇異火焰將遍布于崖間的變異蜈蚣盡數吞噬,一口氣少說消滅了有上萬條。
在利用火焰捕食的過程中,怒晴身上的氣息也在肉眼可見的快速上漲。
血脈進化無疑會消耗大量能量,縱然有六翅蜈蚣的妖丹支持也經不住鳳凰血脈的無盡吞噬。
對于剛進化完的怒晴,這些沾染上六翅蜈蚣妖氣的變異蜈蚣正是最好的補品,如果能順利將瓶山內部隱藏的所有變異蜈蚣吃完,它很快就能走出進化的恢復期。
藍軒見怒晴對這些變異蜈蚣的食欲還是一如既往的強盛,他便順勢停下手中的動作,身體逐漸懸浮于空中,開始默默恢復起法力。
一刻鐘后,藍軒丹田內積蓄的法力已滿,他的修為恰好也迫近練氣五層巔峰,趁此機會,他開始利用重瞳大量吞噬陰氣,準備一舉突破到練氣六層。
徘徊在懸崖邊上不斷進食的怒晴突然感覺到瓶山內部的陰氣在不正常的流通,一雙鳳眸往陰氣匯聚的方向看去,竟是藍軒的那雙詭異的眼睛吞噬陰氣。
由于血脈覺醒,怒晴繼承了鳳凰一族部分的傳承記憶,對于修仙界的知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它并不記得人類修士有能利用除天地靈氣以外的能量。
像是陰氣、鬼氣、妖氣甚至是魔氣,這些隱藏在天地間的特殊能量唯有相對應的種族或者是一些極其特殊的存在方有可能涉足。
可藍軒修煉的明明是上清一脈正統傳承的上清大洞真經,按理說根本不可能跟陰氣扯上邊,可眼前這一切無一不在證明,藍軒這個小破孩就是擁有能吞噬陰氣的手段。
各種稀奇古怪的念頭的縈繞在怒晴的腦子里,但很快又被它拋之腦后。
對它來說,藍軒本就是一個異于常人的存在,只要他能正常的吸收陰氣,這一切又有什么關系呢?
有功夫考慮這個,不如先吃完眼前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