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虛與委蛇
“方立,你所言的高衙內(nèi),可是當朝太尉高俅高太尉的義子高朋少爺?”
聽到方立后面這番話的趙廉清,表情變得異常激動,他放下茶杯,迫不及待的問道。
方立點頭:“正是。”
相比較拿高衙內(nèi)的身份去唬西門慶的那些遺孀們,眼下再度扯虎皮,去糊弄趙廉清,這里面的風險要大上許多。
趙廉清坐在陽谷縣縣令的位置上那么久,長貪卻不倒,那就足以說明,他在朝中有人。
而他說西門慶欠了高朋的錢跑路了,這種事情,趙廉清只需要修書一封,差人送往汴京,托人一打聽,便知此事真與假。
方立明知道扯出高朋在趙廉清這兒,存在很大風險,可他還是做了,那就說明他并不擔心這些。
因為他在打一個時間差,陽谷縣前往汴京,就算騎馬過去,中間不出岔子,也得十天半個月。
在這十天半個月中,方立要將這陽谷縣,變成他的私人領地。
“四年前,從汴京到陽谷縣來履任,出汴京城時,曾與高太尉有過一面之緣。”
“沒有想到,太尉竟然記得下官的名字,趙廉清真是不枉此生,不枉此生啊……”
感覺上,高俅記得趙廉清的這個名字,便有種讓趙廉清覺得光宗耀祖的意思。
對此,方立心中腹誹不已,難怪人們都說烏龜王八一堆湊。
小貪官把惑亂朝綱的大貪官的青睞,當作殊榮,以為記得其名字,便是最高榮耀。
這真他娘的是讓方立有種把趙廉清那張道貌岸然的臉,踩在地上用鞋底摩擦的沖動。
然而現(xiàn)在時機還未到。
方立笑盈盈道:“屬下曾聽高衙內(nèi)提過,高太尉十分欣賞大人的能力。”
“方千戶日后有機會,一定要幫本官引薦高衙內(nèi),本官要好好謝謝他。”趙廉清抬頭看著方立,笑容滿面地說道。
趙廉清這句話的意思,等于直接拍板方立成為新任理刑千戶。
對比之前,趙廉清這會兒,早就已經(jīng)不知道把西門慶給忘到哪兒了。
“有機會的,大人。”方立笑呵呵道:“高衙內(nèi)乃屬下的好兄弟,今日大人對屬下的提攜之恩,屬下沒齒難忘,到時候一定與高衙內(nèi)合組一局,請大人喝酒。”
趙廉清哈哈大笑:“如此甚好,甚好,那本官可就當真,等著方千戶這頓酒了啊。”
方立笑著點頭。
與此同時,心中卻道:“只是喝的什么酒,還望趙大人莫要介意,因為是斷頭酒。”
聽到高太尉說他在陽谷縣任上,只要出政績,就會提攜他去汴京述職,大感未來在望的趙縣令。
坐在那兒,將一杯早已見底的茶水,空喝了幾口,才將激動的心情稍稍平復。
他轉而對方立說道:“方千戶,本官看你也是習武之人,但是你可能對本縣的情況還不太了解,本官與你說說。”
“本縣離梁山匪寇聚集地的梁山不遠,受梁山賊子們的荼毒,縣城內(nèi)的一群潑皮無賴聚集到一起,弄了個海沙幫。”
“對外宣城是響應梁山好漢們的號召,推翻無良朝廷,其實內(nèi)里就是一群搜刮民脂民膏的無惡不作之徒,為禍地方。”
“本官有心整治這群匪類,奈何統(tǒng)兵千戶吳峰不作為,而副理刑千戶許忠,又是吳峰的人。”
說到這里,趙廉清語氣一頓,一張略有褶皺的臉,跟變戲法似的,布滿憂愁之色。
他嘆息道:“哎,說了我也不怕方千戶笑話,其實武指揮衛(wèi)所內(nèi)里根本與那些人就是沆瀣一氣,收了人家的銀子,故而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而本官有心治理,卻是有心無力。”
“你也看到了剛才的狀況,本縣的衙役就那么點人,不僅人數(shù)上欠缺,綜合武力上,也比海沙幫那群江湖莽夫相去甚遠。”
“總之一句話,本官想讓陽谷縣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生活,但是此事任重而道遠啊。”
方立聽到趙廉清這番聲情并茂的言語,差點氣笑。
要不是我早知你趙廉清雁過拔毛的官風,還真差點以為民間傳言不實。
把你一個一心為民做主的好官,硬生生污蔑成了一個貪得無厭,黑白不辨的狗官。
只可惜,我既不瞎,也不耳聾。
方才那些衙役們,明明義憤填膺的是,海沙幫幫眾仗著武藝在身,不與他們納貢。
納貢是啥意思,就是不給孝敬的意思。
你趙廉清先是一番甩鍋,將海沙幫弄得陽谷縣老百姓怨聲載道的因由,全都扣在統(tǒng)兵千戶吳峰的頭上。
現(xiàn)在又在我這里裝清廉剛正,把我當傻子看待,不用說,接下來肯定是把他當槍使。
既把他這個高衙內(nèi)的好兄弟,當作用來對付吳峰的刀,又想著靠他把地方混亂局面肅清,以為他在高太尉面前表功,從而達到回京述職的目的。
不得不說,趙廉清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只是可惜,他不知道方立打的什么主意,他要是知道的話,估計這會兒笑不出來。
趙廉清的話說到后來,臉上的表情從憂愁轉為寬心后,接下來說出口的話,果然沒有出乎方立的預料。
只聽他說道:“現(xiàn)在方千戶來的剛剛好,有方千戶這樣能力出眾的人,擔任本縣理刑千戶。”
“相信要不了多久,本縣就能在方千戶的治理下,還以百姓朗朗乾坤。”
“如此,本官也算不負高太尉重托。”
方立一抱拳,展顏道:“日后還要仰賴趙大人提攜。”
趙廉清眉開眼笑道:“好說,好說,方千戶喝茶。”
“大人,屬下這里有些上好的茶葉,拿來給大人嘗嘗。”
趁趙廉清喝茶的空檔,方立從懷里拿出一個巴掌大小的精致錦盒,走上前放在趙廉清一旁的茶幾上。
“哦,是什么茶,想來方千戶帶來的茶葉,定是本官未曾嘗過的好茶。”趙廉清放下茶杯,扭頭饒有興致地看著那方錦盒,語氣悠悠地說道。
“方大人見多識廣,什么樣的茶葉沒見過,屬下的茶葉,能夠入大人的眼,屬下便覺得萬分榮幸。”方立笑道。
趙廉清打開錦盒,看了一眼錦盒內(nèi)的東西。
當他看清是什么后,先是一愣,繼而笑容變得愈發(fā)濃郁。
他道:“方千戶啊,這品種的茶葉,本官是喝過,但是怎么喝都喝不夠,還是方千戶懂本官的心思啊。”
錦盒內(nèi)當然裝的不是茶葉,而是方立來的時候,帶的一千兩銀票。
有人或許會覺得,方立有高衙內(nèi)這個“好兄弟”撐腰,即使不使銀子,也定能坐上理刑千戶的位置,根本不必再送銀子。
但是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城隍好見,小鬼難纏。
趙廉清這個地方縣令,在陽谷縣積威已深。
目前的方立,勢單力孤,許多時候,他還需要趙廉清這個縣令來做一些他暫時還做不到的事情。
故此能用一千兩銀子,讓這個狗官為他所用,他不介意丟給他。
況且,遲早還能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