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北境戰報
朱瞻基對于這種走親戚的感覺有種說不上來的抵觸,就像一群自己并不熟悉的人,卻要做出一副很熟絡的感覺。
朱橚和朱棣似乎有數不完的話,一路進城滿是歡聲笑語。
而朱瞻基對于身旁德這些個王叔卻沒有多少好聊的。
不過不管是朱有燉還是朱有爋都在察覺到朱瞻基的性子后,并沒有過多尬聊的意思。
朱有燉一臉書生氣,靜靜地在一旁,如同陌上公子般,寂靜無聲。
朱有爋四處張望,充滿活力,與之相比朱瞻基更像是長著,靜靜地觀察寧陵城的景象。
朱瞻基發現這個寧陵城,富貴貧賤差距十分突出。
錦衣華服者不少,蜷縮一角行乞的也不少。
寧陵城的官員在惶恐中跟隨車架,朱棣對于這些迎駕的寧陵城官員視而不見,卻也并未對當場問罪。
錦衣衛在沿途安插了不少眼線,雖然如今的錦衣衛沒有后世夸張的緹緝天下的規模,但是在朱棣有意安排下,錦衣衛的成員和數量在迅速擴張,輻射的范圍也更加遼闊。
朱棣在路上曾經和朱瞻基聊過,此次北巡的一個想法,將錦衣衛的線人在從南到北的這條路上撒開網,讓這張網慢慢深入的潛伏,滲透進各個層面階級。
朱瞻基自然是深表贊同,錦衣衛的監察能力,可是代表著皇權所能觸及的范圍。
同時朱瞻基也表示了對于皇權如何下鄉,如何傳達給每一大明百姓做了表述。
朱棣也是大受啟發,只是各種都是耗費巨大,需要好好籌劃。
當然朱瞻基并沒有說出靠著自己的想法,如何如何的掙錢,然后反補報刊的策略,畢竟還沒開始嘗試就侃侃而談這不是朱瞻基的風格。
而且朱瞻基真要是全盤托出,朱棣也不一定就全部聽進去,反而會給人一種紙上談兵之嫌。
帝駕停留,朱棣令寧陵縣官員奏報寧陵縣民生。
寧陵縣令受寵若驚的上前奏疏,將如何治理寧陵縣,以及功績如何耀眼,一項項的講述,如同后世磚家的頭銜一般。
朱瞻基也是聽得迷迷糊,只想豎起大拇指高呼一聲牛。
但是朱棣又怎么回事那么好忽悠的,大手一揮,制止了這位縣令的激情演講。
“王濟民,濟民,饑民,真是個好名字。”
縣令王濟民含蓄的道:
“微臣謝陛下夸贊。”
只是朱棣再一招手,錦衣衛將厚厚的一踏罪狀呈上,滿面春風的王濟民再也笑不出來了。
朱棣翻著罪狀,一個個的念出:
“因流言蜚語,治罪縣中大戶一百零八口人,皆處以極刑或是流放,而所謂流言竟然就是說了一句你王濟民貪圖享樂不管流民的抱怨話。”
“而你,竟然要將這整整一族之人剁碎喂肉給流民。”
“朱棣說著暴怒的拍向身前案牘,原本意氣風發的縣令和一眾縣衙官員跪倒在地,瑟瑟發抖,朱瞻基甚至看到了黃色液體流到地上。”
朱棣視若罔聞,繼續讀道:
“小溝鄉數千戶,竟然以為不給你立生祠,你就授意縣里的大戶,對其進行打壓驅逐,甚至制造“神地”這樣荒唐理由,真是該殺。”
最后一個“殺”字,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受到無比的血腥和寒意。
原本和朱棣言談甚歡的周王朱橚,此刻見到自己皇兄如此暴怒,身軀也不由自主的微微一顫,這些人的反應盡收朱瞻基的眼底。
要說在場的眾人,在朱棣暴怒,錦衣衛手扶刀柄隨時利刃出鞘的場面下,誰還能保持一份泰然自若的神情,那就是非朱瞻基莫屬。
因為朱棣的一言一行,朱瞻基的記憶里都有無數個類似的場景,而且那種震怒的場面,是朱棣在大殿上怒斥滿朝文武無一敢言。
而這種時刻,朱瞻基就會躲在大殿之上,龍椅后方的帷幕中看著這一切,朱棣多次開玩笑的說,我大孫天生帝王,不懼任何。
而且這種帷幕之后學政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若是大臣知道了,那還會有什么太子黨、漢王派。
大家直接站道朱瞻基面前來就行。
但是這樣顯然不是朱棣想看到的,甚至于哪怕明了一切的太子朱高熾,也會為了表示忠誠和避免猜忌,解散太子屬官。
對于這一個小小的寧陵縣官員的懲處自然不需要朱棣過多費神,錦衣衛帶令辦案,一切都給你弄得明明白白,為虎作倀的,狐假虎威的,尸位素餐的等等,都會被予以重罰。
朱瞻基靜靜地看著這一切,這一刻朱瞻基似乎明白那句“安有三十年太子呼”的感覺,哪怕成為儲君卻還要造反的心態。
那是一種雖居高位,但是卻只能當個看客,毫無參與感。
當然,朱瞻基并不想處心積慮參與什么爭奪,朱瞻基享受這種旁觀視角,這比后世看小說要有意思,而且朱瞻基要搞些什么朱棣基本都是支持的,爺孫倆是沒有什么隔閡的。
解決完寧陵官員,錦衣衛辦事朱棣自是放心,朱棣收拾心情。
如同臉譜一般,從憤怒到和煦僅是幾息功夫,但是朱橚卻還沒有反應過來。
珍饈佳肴,篝籌交錯間,朱橚這才逐漸從剛剛的驚恐中回神,朱棣拍了拍朱橚肩膀:
“我們兄弟少有時間如此,今夜不醉不歸。”
“好,聽皇兄的。”
朱棣舉杯一飲而盡,朱橚也緊跟著飲盡杯中酒。
而朱瞻基此刻也是吃的津津有味,這里是中原名菜聚集地,朱有爋和朱有燉一左一右,給朱瞻基介紹各種菜肴名字和吃法。
朱瞻基一頓飯長了不少見識,和這兩人也算是熟絡了起來。
一旁一直表現的文質彬彬的朱有燉突然問了句:
“殿下飯后要不要去斗一場?我這有幾個上好的蛐蛐,從北邊帶過來的。”
朱瞻基:……
???
正當朱瞻基想說自己對于蛐蛐已經沒什么興致的時候,一旁的朱有爋卻不給機會,直接笑道:
“殿下你不用客氣,我也教人專門挑選了幾個戰力強勁的蛐蛐中的大將,用完膳咱們就去。”
朱瞻基:……
突然,一陣馬蹄聲由遠而近,震動大地。
然后就聽數名將士的聲音此起彼伏的嘶喊聲響起: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速速退讓……速速退讓……八百里加急……”
酒席上原本醉意的朱棣神色立刻清明,豁然起身。
“快帶進來。”
朱橚也很有眼色的帶著眾人連忙退出屋子,只留下朱瞻基和朱棣爺倆,錦衣為上前結果八百里急報。
“北境急報,我大軍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