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張軏挨揍還機靈?
樓下,
被百戶拽著跪下的張憲之,也是反應過來。
驚恐的看著走下樓的朱瞻基,那表情簡直無法形容的恐懼。
張憲之囂張跋扈,卻是知道那些人自己不能得罪,悔恨的水從他兩條腿之間流出。
幾個百戶和一眾錦衣衛也好不到那里去。
尤其是幾個百戶,他們可不是世襲上來的。
努力半生拼到現在,被磨平棱角想走捷徑,結果攤上這事。
幾個百戶頭低的快要進了地板,卻也沒有值得讓人同情的,為虎作倀尤為可恨。
東宮親衛既然喊出亂臣賊子,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張憲之不知道他爹能不能救下他。反正這群錦衣衛命已經不屬于他們自己了。
在這古代,他們的命就是這樣易折。
當上錦衣衛,他們在普通人面前可以耀武揚威,但在皇權面前,他們就如同螻蟻。
不要說什么就一句話不至于,或者話也不是他們說的之類。
他們出現在這里,站錯位置,命就注定了。
更何況朱瞻基正想借這個機會,滅一滅錦衣衛的威風,別哪天不長眼睛再惹自己。
這些人,朱瞻基不準備發什么善心,對他們仁慈就是應天府平民百姓的殘忍。
有些人,有些事,你心軟了,嘴上眾人說你仁慈,心里卻已經沒了敬畏之心。
朱瞻基走下樓看了幾眼跪著的眾人,直接發話:
“把他們帶到……”
朱瞻基還真不知道錦衣衛犯事送哪里。
“把他們帶到詔獄,送到紀綱當面。”
原本還抱有一絲幻想的錦衣衛直接嚇得,悔恨的淚更多的從兩腿之間流出。
那股味道,熏得朱瞻基直接想吐。
一眾錦衣衛哭爹喊娘,北東宮親衛拽著拖了出去。
倒是紀憲之暗暗松了口氣,看的朱瞻基感覺好笑,真以為你爹能護著你。
回過頭來,朱勇和張軏整個臉腫成了包子。
這,哈哈哈……
朱瞻基看著紅腫的包子臉,忍不住笑出了聲。
朱瞻基摸了一下朱勇那腫的不像樣子的臉,紅的喜慶。
“嘶……”
“老大你別碰,疼死我了。”
朱勇看著朱瞻基又要伸過來的手,忍不住退后兩步。
結果,朱勇見到一旁徐景昌竟然臉沒有腫,疑惑道:
“你臉怎么沒事?”
徐景昌反問:
“挨打護著頭和臉你不知道?”
朱勇竟然無言以對,家里好像沒人教自己這個,不過見到張軏臉上也腫平衡了些。
“不光我沒經驗,張軏也沒經驗。”
結果張軏卻說:
“我故意的,我打不過他們,我可以進宮告狀。”
朱勇感覺自己臉更疼了,結果就自己傻?內心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朱瞻基看著這孩子,被打沒經驗有啥不好意思的,只能說明一般是你打別人,他們倆挨打多。
朱勇聽了眼前一亮,說的沒毛病,自己才不學怎么挨打,自己要揍別人。
“行了,你們這挨打經驗回家自己琢磨去吧。”
朱瞻基問了一下張軏,今天這場架的起因。
不過在這地方打架,無非是爭風吃醋。
張軏如今也是十七歲少年,比朱瞻基他們幾個大幾歲。
情竇初開,躁動不安的年紀,相好的小娘子被張憲之看。
張憲之直接霸占張軏相好,雖然是煙花女子,但張軏也咽不下這口氣。
不過令朱瞻基刮目相看的是,這位知道自己父親不在,家兄遠征安南,自己和幾個家丁不是錦衣衛指揮使兒子的對手。
竟然能想到碰瓷,進宮告狀。
張軏真的按照預想的來,這個張憲之也沒好果子吃。
靖難的時候張軏他老爹可是救駕而亡,人家哥哥還在外領兵征戰。
然后你一個紈绔,欺負張軏那下場絕對很慘。
張憲之的爹紀綱那真啥都不是,說不定出現紀綱揮淚斬兒子的場面。
當然,沒有那么夸張,但是張憲之肯定會被收拾挺慘。
皇帝不動手,他老子也要真誠的表示一番。
但是現在朱瞻基趕上這事了,朱瞻基躲不了了,也沒啥躲的必要。
事已至此,朱瞻基也就看看各方如何反應。
恐怕皇長孫出現在青樓的事情,悄然間就會傳人各個大臣的耳朵。
“張軏你也回家養傷,不用去告狀了,我代勞了。”
朱瞻基說完,也不管這幾個冒著虎氣的少年,帶著親衛往皇宮趕去。
自己進勾欄聽曲的事情,總要自己親口和自己爺爺說。
早晚爺爺會知道,明天早朝大臣們說,或者晚些紀綱匯報,還是自己親口說,那是兩碼事。
自己主動承認錯誤,總比被人打小報告好。
話說,東宮親衛將幾十號錦衣衛送到北鎮撫司詔獄的時候,紀綱還在和幾個漂亮歌姬一起探討人生。
紀綱被手下敲門聲弄得暴躁異常。
“混蛋,什么事?”
敲門的手下戰戰兢兢道:
“大人,東宮親衛將少爺和一眾咱們的人,抓到詔獄門口了。”
紀綱的火氣一瞬間沒了。
“你說什么?東宮親衛抓了我兒?”
“還把人送進北鎮撫司詔獄?”
這位手下小聲補充:
“還有一種錦衣衛三個百戶……”
紀綱提上褲子,推開門,就往北鎮撫司趕去。
……
“爺爺,經過就是這樣的。”
朱瞻基將事情經過跟自己爺爺說了一遍。
朱棣也是認真聽著,隨后評價道:
“你別說,這張家小子也是夠機靈,跟他爹當年一個樣。”
朱瞻基無奈道:
“爺爺,您確定?你是沒看他被揍的那熊樣。”
“這要是算機靈,要不明天讓那些文臣想罵人的,一人給我一拳得了。”
朱棣也是沒想到自己大孫子會這么說,瞪眼道:
“他們誰敢?我大孫子我都沒舍得大,誰敢打!”
朱瞻基也是看明白了,自己爺爺是真沒把這個當回事。
既然自己爺爺沒當回事,那朱瞻基也就沒事可擔心的。
同時特也算是知道,大明好圣孫可不是夸張,自己爺爺是真把自己當回事。
就是人一把自己當回事之后,就容易想要搞點事。
朱瞻基:
“爺爺,我今天看著這些錦衣衛,在應天府皇城腳下就這樣囂張跋扈。”
“這要是離開應天府,這群人真不知道會折騰出什么。”
朱棣聞言也是贊同道:
“萬事萬物,無制約總歸是不行的。”
“爺爺最近也是在想這個問題,但是一時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再弄個錦衣衛也沒實質性改變。”
“但是也不能像建文帝那樣把錦衣衛擱置,真擱置了那幫文臣估計能翻了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