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謬誤聲明
1.專業領域中,把重組質粒、核糖核蛋白復合體等基因載體注入真核細胞中的過程通常稱為“轉染”;如果基因載體為病毒,則又稱為“轉導”。由于“轉染”和“轉導”這兩個詞實在是過于抽象,因此文中全部用“導入”來代替。
2.有關蜥蜴的麻醉方式。在第二章描寫蜥蜴麻醉的過程中,提到了使用乙醚進行麻醉。但事實上,未有證據表明乙醚可用于蜥蜴的麻醉。甚至在一些解剖和標本制作過程中,操作者使用乙醚對蜥蜴進滅活。
現實中,蜥蜴的麻醉通常使用注射方式進行。使用30 mg/kg的阿法沙龍和0.1 mg/kg的右美托咪定聯合麻醉,通常可得到良好的麻醉平面。這些藥物通常需要在蜥蜴的頸部進行注射。
具體麻醉過程為:首先在蜥蜴的肩背上皮區,局部注射美洛昔康和利多卡因,進行鎮痛。然后再將聯合麻醉劑注射入頸部皮下。
小動物的皮下注射效果通常不佳且伴有風險,因此文中描寫以乙醚麻醉進行代替。
3.有關把基因編輯載體導入蜥蜴卵母細胞的過程。蜥蜴有雙側卵巢,卵母細胞在兩側卵巢中平均分布。因此,通常需要在蜥蜴腹部進行雙側切剖才能將基因編輯載體導入到所有卵母細胞中。
由于切兩次過于殘忍,因此文中只描寫了一次切剖過程。
4.有關火焰龜的基因組。在第三章中提到,火焰龜基因組中的NGG很少,此為個人想象。現實中,火焰龜及其類似種屬的龜類,均未完成基因組測序。生物基因組信息通常由丑國國家生物技術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獲取。經查詢,該網站上未見火焰龜基因組信息。
5.有關火焰龜的DNA采集方式。火焰龜屬于水龜,沒有唾液,進食完全需要在水中進行,依靠水來完成吞咽動作。未有證據表明可以使用唾液采集來提取水龜的DNA。實際上,根據合理推測,即便能在水龜口腔內用拭子刮取到少量上皮細胞,也會被水中的微生物所污染。
現實中,水龜的DNA采集通常采取有傷害的方式,比如抽血和剖取上皮組織。
水棲小動物的血液抽取和皮損都可能危害到生命,因此文中描寫以口拭子方式進行代替。
二、參考文獻(按引用順序排列)
Rasys, A. M., Park, S., Ball, R. E., Alcala, A. J., Lauderdale, J. D.,& Menke, D. B.(2019).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in lizards through microinjection of unfertilized oocytes. Cell reports, 28(9), 2288-2292.(CRISPR-Cas9編輯蜥蜴基因組、將基因編輯載體導入卵母細胞的方法)
Rasys, A. M., Divers, S. J., Lauderdale, J. D.,& Menke, D. B.(2020). A systematic study of injectable anesthetic agents in the brown anole lizard (Anolis sagrei). Laboratory animals, 54(3), 281-294.(蜥蜴麻醉方式)
國家發明專利:CN105907750B,一種黃緣盒龜唾液及口腔上皮中提取dna的方法
國家發明專利:CN105950614B,一種提取毛發DNA的方法
Liang, P., Xu, Y., Zhang, X., Ding, C., Huang, R., Zhang, Z.,...& Huang, J.(2015).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 in human tripronuclear zygotes. Protein & cell, 6(5), 363-372.(人類三核子胚胎的基因編輯方式)
應該沒有人會看到這里吧,那就在這里說說心里話。年底工作忙,存稿已耗盡。但這是新手第一部寫了這么多字的作品,不會輕易放棄。若未來因不可抗力切書,會提前說明,不會輕易太監。
至此,“科”的部分已基本鋪墊完畢,可以開始“幻”了。
在此后的卷章里,所有技術細節,若未經聲明,則全部為基于現代科學框架的個人想象,并不代表現實中的科學技術。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