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出發杭城
下午3點鐘,山姆大叔、趙青璇和秦振海,將秦峰和秦山兩兄弟送到了海灣市火車站。
候車室里,趙青璇將一個荷包遞給秦峰,說里面有100塊錢,是她爹要她給秦峰的。
“我姐夫已經給了我不少錢,已經夠用了。”秦峰道,“荷包意義不一樣,我收下,錢就不要了。”
“多話,叔也不說。你要是看得起叔,把叔當成一家人,你就收下。”山姆大叔道。
“那我肯定把叔當成自家人,可是這錢……”
“別婆婆媽媽了,叫你收下,你就收下吧,就算是我借給你的。”趙青璇道。
秦峰知道這輩子,做山姆大叔的女婿是做定了,在這關鍵時期,實在不能惹他不高興,于是,客氣幾句,收下了荷包和錢。
“那么荷包,算不算定情之物呢?”秦峰悄聲問趙青璇。
“荷包又不是我繡的,是我姐繡的,送給我的。”趙青璇道。
“你姐繡來送給你,你又送給我,那也算是定情之物啊。”秦峰道。
“那你送給我什么啊?”趙青璇悄聲問。
“首先,整個人都送給你,然后,送給你一個驚喜。”秦峰道。
“什么驚喜?”
“既然是驚喜,現在就不能說,等我杭州回來,你就知道了。”秦峰道。
“神神秘秘的,好,那我就看你,到時候能送給我什么好東西。”趙青璇道。
“在家里,乖乖的等我回來,每天,多想我一點。”秦峰在趙青璇耳邊說道。
“聽說蘇杭出美女,杭城姑娘都很時髦的,你可不能……”
“不能什么?”秦峰問。
“不能老盯著人家看。”趙青璇道。
“放心吧,一個趙青璇,我就看不夠,哪里還容得下別的女孩子啊。”秦峰道。
“這還差不多。”趙青璇道。
見兩兄弟不僅背著鋪蓋卷,還提著兩三個包,山姆大叔問他們,給姑和姑父帶的什么好東西,秦峰說,都是姑和姑父最喜歡的土特產,小米、小磨香油、麻芝、花生醬、魚干和山楂罐頭。
當然了,這些土特產,至少有一半,是秦峰的大伯秦豐登提供的。
魚干則是秦山貢獻的。
下午4點鐘,秦峰和秦山兩兄弟終于登上了去杭城的火車。
第二天下午兩點鐘,火車終于到達杭城火車南站。
第一次到這種大城市的秦山看著那些仿佛長到了云彩里面的高樓,看著街上成百上千輛各式各樣的自行車,看著那些從未見過的電車、公共汽車和小轎車,看著那些打扮時髦的大城市姑娘和一些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一下子有些暈頭轉向。
秦山是當過三年兵,但他是在北方的偏遠小鎮上當的兵,哪里見過南方這等發達的大城市?
看著這個自己前前后后生活了二三十年的歷史名城、國際旅游城市,秦峰一下子充滿了感慨。
從頭來過,起點已經比前世剛剛到杭州時提高了不少,也提前了近十年。
關鍵是這提前的十年。青壯年時代,能有幾個十年呢?前世浪費的時間和錯過的東西太多了,今生可一定要珍惜,爭取過好每一天,每一分鐘。盡可能少留下遺憾。
寶石賣掉的錢,就是自己今生創業的第一筆資金,又是改變自己家貧窮現狀的唯一資本,自己一定要利用好這筆資金,讓每分每厘都用在刀刃上,爭取獲得最大的效益。
這還多虧了大哥大嫂,要是沒有他們,自己還不知道,南方寶石販子們竟然這么早就開始對白河動手了。
如果不是大哥突然找到自己,自己現在肯定還生活在失戀和失意的苦海里。
就算青璇對自己還是一如既往的懷有愛情,對自己一如既往的好,想要通過山姆大叔這一關,也是毫無希望。
退一步說,就算青璇能夠克服山姆大叔帶來的重重阻力,勉強嫁給自己,自己要是沒有能力給她幸福,那跟她的愛情和婚姻,也注定會是失敗的。
還好一重生就碰上了白河的藍寶石開發,誤打誤撞成了白河和縣里的有功人員,得到了白河、縣里和市里各級領導的信任和賞識,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自己的重生,應該可以挽救不止一個自己最親近的人的生命,應該可以規避他們的劫難,可以改變他們的人生,盡可能讓他們都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么想著,秦峰充滿了幸運感和幸福感,充滿了期待,激情在心間蕩漾開來。
再看大哥秦山,陌生感、緊張感、新鮮感、期待感,已經在他眉目之間氤氳出一種復雜的表情。
“看你,好像有點緊張啊?”秦峰見大哥如此表情,便問他。
“沒有。”秦山否認道,“我就是覺得,這杭州太繁華了,就怕人家這大地方的人看不起咱們。”
“放心吧,到時候,誰看不起誰還不一定呢。”秦峰鼓勵地看著大哥,“誰對這個城市的貢獻大,誰就是這個城市的王者。”
“可咱們,對這個城市,也沒有什么貢獻啊。”秦山道。
“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后也沒有。只要咱們有了足夠雄厚的資本,又有了最先進的發展理念,不成功都難。”
“我反正是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你說怎么辦,咱們就怎么辦吧。”秦山信任地看著二弟。
“大鍋,咱們既然已經邁出了這一步,那就要徹底跟過去的生活方式告別。不可能再有以前的自由和散漫,也不可能再有以前的隨心所欲。想要過上什么樣的生活,就必須要有什么樣的姿態和節奏。
你可要有思想準備,接下來,咱們就要投入到緊張刺激的創業洪流中去,咱們現在都還年輕,正是創業的大好時候,隨時隨刻都要學習新鮮事物,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業務。
必須徹底告別以前的不學無術和消極散漫,隨時保持著學習的積極姿態和昂揚的斗志。”
“可我只有初中畢業,什么都不懂,就怕,學不進去呢。”秦山道。
“大春還不是初中畢業,他以前還不是什么都不懂?可人家現在呢?我現在聽他談話,跟他交流,發現他比很多高中生都有見識,有知識,有文化,思想意識和觀念比他們都先進。
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在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接受新鮮事物。凡是接觸到的先進的,有益的東西,都要問個為什么,都要研究出個所以然。”
“大春人家比我聰明,我就怕……”秦山欲言又止。
“大春剛剛初中畢業的時候,就是個什么都不懂,一問三不知的鄉下小子,誰能說他是聰明的?你看人家現在,好像就沒有能夠難到他,他不知道的事情。這就是學習的魅力。
有咱爹咱娘在那里擺著,們家的孩子,就沒有一個笨的。就看你腦筋和心思有沒有用在正確的地方。
別擔心啦,大鍋,有我呢,有什么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我來幫你啊。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讓咱爹咱娘,兄弟姐妹們,親朋好友們,鄰里百家們,都看看,咱老秦家沒一個是孬種。”
“好吧,就沖你最后這句話,我聽你的,大不了拼了!”秦山道。
“嗯,這才是我們家老大該有的樣子。”秦峰道。
聽了弟弟的話,看著火車站前熙熙攘攘的人流,看著這陌生的,新鮮的,充滿了誘惑力的歷史名城、旅游勝地,秦山暗暗下了決心。
略一回憶,秦峰便記起了姑姑家老房子所在的位置,以及火車站到姑姑家應該乘坐的電車。
“對了,咱姑家的地址,你放在哪里?”秦山問秦峰。
“腦子里記著呢。”秦峰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