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潛龍堂
紅蓮公主是韓非一母同胞的妹妹,所以兩人自小關系非常親近。
只可惜兩人的母親在兩人很小的時候就病死了,后來紅蓮為韓王所寵愛,韓非卻不怎么受韓王待見。
韓王的兒子可是有十多個,可是女兒卻偏偏只有紅蓮一人,也正因為如此,韓王對紅蓮十分偏愛。
只可惜后來隨著死亡的王子越來越多,韓非也不得已離開韓國,兩人之間已經有四五年沒有見面了。
韓國城西,紅蓮有些不解的問道:“哥,你來這里干什么?你都離開新鄭好幾年了,難道這里還有你朋友?”
張嘯搖了搖頭,指著不遠處的一棟高樓說道:“當然不是了,我只是聽說這個潛龍堂有好酒,所以想來買點美酒。”
聽到張嘯這么說,紅蓮笑著說道:“哥……你有錢嘛?”
張嘯摸了摸空癟的錢袋,頓時僵住了,然后他把目光看向了紅蓮。
看見張嘯的目光,紅蓮從腰間摸出一個錢袋,放在手上掂了掂:“哥,你要錢也行,不過你得告訴我一件事。
你到這個潛龍堂到底是干什么的,不然我可不給你錢。”
張嘯摸了摸下巴,看來這個紅蓮果然不是花瓶,雖然現在看起來嬌生慣養,可是卻十分敏銳。
想到這里,張嘯坦白道:“其實跟你說了也無妨,我去潛龍堂只是想要試著獲得農家的支持。
畢竟我現在回國了,手下還是要有一些人聽用的。”
“哦?”
紅蓮的眼中露出了一絲了然,她將錢袋交給張嘯:“哥,錢給你,我先回宮了。”
說完之后,紅蓮就匆匆忙忙的離開了。
看著紅蓮的背影,張嘯有些疑惑,她這急匆匆的干嘛去了?
潛龍堂中,司徒萬里看著對面悠閑的喝著美酒的韓非,心中也有些疑惑。
“不知道韓非公子來我這潛龍堂有什么事嗎?”
司徒萬里此時可以說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因為此處潛龍堂乃是農家四岳堂麾下最重要的一處據點,所以一般的人根本不會來潛龍堂找事。
沒錯,在司徒萬里看來,張嘯就是來找事的。
畢竟農家可沒有與韓國王室有什么交情,現在這位韓國九公子剛回國就來潛龍堂,或許是想敲自己一筆。
張嘯看著司徒萬里,喝了一杯美酒,說道:“司徒兄,韓非此來是想和閣下談談合作。”
司徒萬里有些好奇的問道:“九公子是什么意思,難道是有什么生意介紹給我潛龍堂?”
張嘯悠然的說道:“我確實是有一筆生意,一筆很大的生意,就看你們農家敢不敢接了。”
聽到這話,司徒萬里反而笑了起來:“韓非公子,我們農家別的不敢說,財力還是不錯的。”
張嘯點點頭:“那好,這筆生意就是我要人,我需要你們農家派弟子來聽我的命令,幫我在韓國站穩腳跟。
而作為報酬,我會在韓國每個城池都建立一所農家學院,由你們農家弟子當老師。”
聽到張嘯的話,司徒萬里笑了,然后他帶著幾分玩味問道:“那不知道公子先今所居何職?”
張嘯自然聽懂了司徒萬里話中的意思,如今的自己無權無職,開出來的都是空頭支票。
張嘯沒有絲毫尷尬,反而是認真的說道:“咱們不如賭一把,若是十日之內我獲得司寇一職,那咱們這筆交易就成了,若是沒有,那就當我今日沒來過。”
司徒萬里猶豫了一番,然后說道:“好,只是一個司寇卻不夠,若是韓非公子當時司寇,那我司徒萬里代表潛龍堂支持您。
要是你能獲得韓國的大權,我會上報給我們的俠魁,只是至于俠魁怎么做,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
“一言為定!”
從潛龍堂離開后,張嘯心中卻很是平靜。
韓國的開局實在是太差了,光是現在的韓國權臣當道,就讓張嘯必須用些盤外之招。
而且留給自己的時間恐怕不多了,再過幾年秦國就會大軍壓境。
就在張嘯走在大街上時,一處窗戶打開,一縷紫色長發若隱若現,而紫色長發的主人則是悠然的張嘯。
今日韓國九公子歸國,雖然動靜不大,可是在有心人看來卻十分顯眼。
畢竟韓王只有三個兒子,按理來說,三人都有不小的幾率繼承王位u。
畢竟現在的韓國太子地位雖然定下了,可太子本人卻不怎么成器,天天就知道尋花問柳,就連朝政都不怎么參與。
若不是姬無夜力挺,太子之位早就不穩。
晚上,此時的張嘯躺在大床上,舒服的扭來扭去,心中一陣酸爽。
不愧是韓國王族,雖然韓非不怎么受寵,可是還有的卻都有。
而且除此之外,韓非在城外還有上千畝良田和一處農莊,新鄭城中也有幾間商鋪。
韓國的王室可沒有什么俸祿一說,所以在韓國公子成年后,韓王就會分一些土地和商鋪給自己的兒子。
而韓非雖然不怎么受寵,可是分到的東西卻不少。
而這些商鋪和良田都由韓國王室派人管理,然后收益則會每年交給韓非。
這也是為什么韓非基本上沒缺過錢的原因,畢竟這些商鋪和良田的產出,已經足夠一個貴族維持極為體面的生活。
而韓非這座占地不小的府邸中,每一件東西都是王室采購,用料都是最好的。
只是想起這一路上在野外看到的韓國子民,張嘯就感覺床不香了。
因為連年征戰,再加上巨大的軍費開支,整個韓國的百姓基本上都處在溫飽線之下,但是又餓不死的程度。
而且韓國的青年大多都在軍中,若是除掉那些當兵的青壯年,韓國如今的青壯年已經不足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韓國如今有一百多萬人,軍中有十萬青壯年男子,而民間也同樣只有十萬左右的男子。
這就導致許多村落的荒地極多,卻偏偏沒有足夠的勞動力。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耕作極為辛苦的時代,韓國村落中的勞力實在是稀缺。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韓國什么都缺,要是這樣繼續下去,多半撐不了多久,國力就會進一步減弱。
可要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可能韓國崩潰的還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