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C&L公司里好生熱鬧,因為Jesson還有3個月就要調回亞太總部了,大伙都在揣測著誰會接替他的位置。
這天,元奇收到了王宗書的短信:“我這周會到上海出差,有空見個面嗎?有個舊改的項目想和你討論下。”
自從上次在香港分別后,元奇和王宗書保持著微信的往來,時不時發些行業資訊,時不時發些人生感悟。他們之間的關系,應該叫做“朋友之上,戀人未滿”吧。
他們約在了一個咖啡廳里,見面后王宗書給了元奇一個大大的擁抱,他從小生活在國外,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熱情和期盼。
“好久不見,你最近好不好?”王宗書看著元奇說。
“還是老樣子,工作挺忙的,上次從香港回來后,有一些客戶后來跟C&L達成了合作,多虧了你給我的機會呢。”
“跟我不用客氣,對了,我一個迪拜的投資朋友在上海收購了一個2萬平米的老船廠,他們想將它改造成藝術主題公園和劇院,我知道C&L在這方面很強,你有興趣跟他合作嗎?設計費很高,千萬級哦。”王宗書笑著說。
元奇心里明白,其實王宗書完全有能力做這樣的案子,但是她卻無法拒絕這樣的提議,于是便說:“這么大的案子,我很想試試看,就怕做不好。”
“聽說你們公司很快會有人事的變動,我相信如果能承接這個項目的話,對你未來在C&L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客戶跟我合作過很多商業的項目,他們不會刁難你的,放心。”
想不到王宗書的消息那么靈通,May和Andrew的確還在激烈的競爭中,無論最后誰上位,元奇穩住自己的新業務才是關鍵,此刻元奇心里對王宗書充滿了感激之情。
“那好,我全力以赴,也希望你能多提點我一下。”
“太好了,那我待會寫郵件給朋友,然后你抽時間去趟迪拜,和他們當面溝通一下具體的需求,有任何問題,告訴我。”
王宗書是迪拜世博會項目的主案設計師,對那邊的客戶需求和喜好了如指掌,隨即便把客戶的背景、收購上海船廠項目的目的等跟元奇一一敘述了一遍。他如此的專注,如此的投入,讓元奇感到了無比的欣慰。
一周后,元奇和她的團隊,來到了迪拜。因為有王宗書的背書,一切進展得非常順利,最后客戶明確了他們要把上海船廠改造成“現代藝術展示中心”的需求。
在元奇過往的項目經驗里,舊改的項目主要是以商業辦公類的為主,這次上海船廠的項目要融合中國現代藝術的許多元素,既要達到文化展示的效果,又要滿足商業價值的需要,這無疑對元奇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
此刻,元奇突然想起了剛認識不久的樂尚千,他從事藝術品工作多年,說不定能給自己一些靈感和素材。
于是,元奇便給樂尚千發了這樣的微信:
“你好,我工作上有些與藝術相關的事情,能否請教你一下呢?”
很快,樂尚千就回復了:“你客氣了,有什么可以幫忙的,請說。”
元奇一下子就開心了起來,便回復道:“我在做一個改造項目的概念設計案,要把一個老船廠,改造成現代藝術展示中心,要具有集藝術、商業、文化于一體的特色。你對藝術頗有研究,所以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你的問題看似很難啊,我對房地產不了解,不過現代藝術的話,我愿意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片刻之后,樂尚千便發來了幾段視頻,其中有一段是他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拍的。
隨即,他便說:“我很喜歡旅行,作為一個藝術的愛好者,我每到一個國家或地方,都會先去了解當地的文化,畢竟藝術源于生活,只有了解了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歷史文化,你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藝術。”
樂尚千接著說:“我所了解的現代藝術,它有幾個特點,比如追求純粹、提倡原創、形式至上、自我中心等。以我個人為例,我就很喜歡純天然的藝術品,玉石、翡翠、沉香雕刻等。每當我擁有這些藝術品的時候,我都能感覺到自己與物品之間有能量的交流,這往往已經超越了物品本身的商業價值。”
看著樂尚千娓娓道來的字句,元奇感到無比的驚喜,想不到自己偶然間遇到的這位“男神”竟然如此深諳藝術。這時,元奇再次打開了樂尚千的微博,一條一條地翻看著他的博文。
在那里,元奇不僅僅發現了樂尚千平日里的琴棋書畫詩酒花,還有很多他收藏過的藝術品和他被采訪過的關于中國藝術文化的視頻。在元奇的心里,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那便是如果把“現代藝術中心”打造成一個人文與藝術的交流磁場,那么這個項目就會吸引很多人來觀看和駐留了。
于是,元奇開始了她的設計創作。
僅僅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元奇和她的團隊便將“現代藝術中心”的概念設計案完成了。
隨后,她帶領著團隊再次來到了迪拜,跟客戶講演著她的設計理念。
“上海船廠項目位于黃浦江邊,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自然景觀,它原本是為了制作巨大尺度的貨輪而建,因此它和通常的建筑尺寸不同,擁有獨特的尺度感。改建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留這種尺度感,同時希望將非日常的尺度感與經過歷史累積下來的材料質感盡可能地保留。”
“綜合貴司的要求和場地特征,我們建議將其改造為由劇院、多功能廳、商業店鋪三個功能組成的綜合設施。平面布局上,在西側主入口方向設置商業設施,在可以觀江的東側設置800人座的劇院。建筑內部,我們計劃運用“孔”的手法,設置穿過建筑縱向的孔(中庭),同時這個孔也貫穿著建筑的垂直方向,因此當人們進入到這個孔時,瞬間就可以感受到建筑的整體尺度。此外,我們計劃通過將獨特的結構體布置在最為顯著的位置,創造出“有骨”的商業空間。在改建老建筑時,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質感的再生......”
短短2個小時的講演,元奇將“原生態、復古、再生、蝶變、多元、體驗”的概念發揮地淋漓盡致,坐在她對面的幾位迪拜投資商稱贊不已,當場便敲定了這份設計費高達1600萬的合同。
這是元奇從業以來,最高金額的設計案,此刻的她欣喜若狂。她第一時間給王宗書發了個微信:“上海船廠的項目我們簽合同了,1600萬,謝謝你的推薦。”
王宗書回復道:“都是你的實力,祝賀你,下次來上海你要請我喝酒哦!”然后,再附帶了2個笑臉的表情。
元奇也笑了:“1600萬的酒,我就怕請不起呢,對于你的幫助,我感激不盡,下回見。”
元奇隨即也給樂尚千發了個微信:“我的客戶很滿意項目的概念方案,謝謝你給了我那么多的提示和靈感,遇到你真好。”
“順利就好,藝術能讓人成長,我們以后多交流。”樂尚千的回復一如既往地簡短而意味深長。
這時的元奇,欣喜之余還有些恍惚,因為在她的人生當中,似乎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幸運,得到了行業翹楚的協助,得到了網絡紅人的提點,得到了事業的突破,對她來說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就像在做夢一樣。
就如“心想事成”是宇宙法則一樣,內心沒有呼喚過的東西,不會主動地來到自己的身邊。現在元奇身上發生的一切,或許是因為在她的內心深處曾經無數次地被渴望。她的執著與努力,終于得到了上天的一絲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