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老人給各位看官講述下面的故事:
1958年7月3號,(中國農歷五月十七日)美國獨立日的前一天中午一時許,劉傳經降生了;八個月后的農歷二月初八(1959年3月16日),王桂花出生了。天降這對男女,上演了九曲回腸的凡人故事。
緣分天注定這話沒有多少人相信,反正劉傳經是相信了,因為世上的事兒沒有那么多的巧合,不信各位往下看。劉傳經出生很胖,好大還不會走路;王桂花出生很瘦,時間老人每天看著一個肚子挺大的女嬰在空蕩蕩的搖窩里左右晃蕩,她的母親是個很能做農活的女人,為了不讓女兒爬到水塘里,她用棉梗插成籬笆,防止不會走路的桂花滾進水里;劉傳經比她稍微強點,父親為她花了五元錢買個紅方凳子,沒有人想到知道他們居然能夠成為夫妻,這是不是天安排的?
劉傳經二十歲之前,口齒不利索說話必須用不太標準的黃陂普通話與人交流,別人又說他陜西的騾子作馬叫。后來好不容易接了父親的班成為了國家職工,但是,又是殺豬的,在財貿八大家里排最后,年青人成了屠夫,談朋友處于尷尬境地。在農村的姑娘面前覺得自己是商品糧的看不上她;在吃商品糧的女孩子眼里你只是個殺豬的。所以自卑總是壓得她不敢向自己心怡女孩表白,盡管參加工作一年多,還是光棍一條。
1981年秋,劉傳經在濱江食品點工作,這個店鋪和分場衛生所在一起,分場的左邊是濱江分場的糧油加工廠,那里有幾個女孩子,劉傳經也不敢與她們交往,所以成為國家職工一年多,也有二十多歲了,還是光桿司令。為了他能談到女朋友,他的嫂子和四姐沒有少操心,都被劉傳經的膽小和自卑成功躲過。實在沒有辦法,劉北街親自托他的老戰友說媒,就是物色的王桂花同志。
這天下午,食品所王主任還在饒有興致地和大家講著黃陂縣外貿局領導的精神,已經是五點多的樣子,劉傳經看看手表,終于打斷了王主任的講話“王主任,我要去相親,能不能快點?”王主任聽了連忙說“哦,這是好事,好吧,散會。”
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劉傳經匆匆去食堂吃罷晚飯,也沒有特意收拾收拾,因為天色越來越晚了,大概那個女孩子應該看不清自己吧,說來也真是緣分,在單位食堂做飯的師傅,就是劉傳經女朋友的父親,他是獸醫站站長退休,這個即將見面的王桂花就是頂替父親接班成為國家職工的,也在獸醫站上班。劉傳經滿心歡喜,她也是吃商品糧的,以后孩子也是的,國家會分配工作的,這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利好鼓舞下,天剛黑劉傳經就赴約去了回話地點,原來介紹人是劉北街的老哥們,他就住在王桂花家的前面。
其實,在這之前劉傳經的一個女同事曾笑著對他說“小劉,我給你介紹一個女朋友怎么樣?”
“誰呀?”
“獸醫站的王桂花,怎樣?”劉傳經搖搖頭,表示一下謝意后離開了他的女同事。因為工作關系,單位出口生豬需要去獸醫站拿到檢疫證,因此見過這為王姓女孩,除了皮膚黑,嘴唇厚好像挑不出什么不合適的。后來,劉傳經在同事的撮合下認識了一位彭姓女孩,聊過幾次后沒有下文,一次在食堂里,王師傅特意過問了一下,并告訴他“以后談個好的,我和你爸老戰友加兄弟。”當時,劉傳經還是沒往心里去。
天黑了,劉傳經出了食品院子,沿著不太寬敞的柏油路向西北去三湖中學而去因為他們的會話地址就在學校后面,他來到肖姓媒人家門口,媒婆站在門口,她問道“小劉吧?”
“是的。”他應到。
在媒婆的引導下來到媒婆家兒子的新房里,原來王桂花早來了,不太明亮的日光燈下看過去她還行,不像以前的形象,不是那樣黑,嘴唇也不是皇帝他媽——太后(厚)。簡短的幾句話后,媒婆的兒子進了房間,他打開了收錄機,鄧麗君的《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劉傳經心里清楚,這是不歡迎,趕他們離開的意思。
劉傳經匆匆地對王桂花說了一句,“以后再聊”便離開了。穿過巷子,他感覺后面有急促的腳步聲,“小劉,這狗日的一下子跑哪里去了?”他停下步子回道:“嬸,我在這里。”原來,離開他家的時候,媒婆問王桂花,她說“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于是她才追過來尋問情況。
劉傳經對媒婆說,“嬸,謝謝您,感覺還行,以后在交往中進一步了解。”
“那我就去告訴她的父母的,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嬸,看您說的,把您老費心費力了,麻煩您拖步去說說。”
就這樣,幾十年的姻緣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