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錦州之行
30、錦州之行
朱善凡一行人趕在城門就快關閉之前,這才趕到寧遠門外。
錦州城的繁華,遠勝開州屯,作為遼西走廊的屯兵重鎮,城內軍事氛圍濃厚。明代在遼東地區的統治方式,是都指揮使司—衛—所體制。這種類似軍事管理的建制,一直延續到明末。有明一代,遼東地區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軍事管理色彩。錦州作為遼西走廊重鎮,駐有廣寧中、左屯衛,明軍在此駐有重兵。
望著城內外經過各種戰火洗禮而留下的戰爭痕跡,朱善凡不禁連連感慨:“壯觀呀!錦州歷經戰火,卻還能保持如此堅強之勢,實在不容易呀。”
王則笑笑,以為朱善凡不過是從山溝溝里第一次走出來的小官,對錦州并不了解,對錦州的戰爭歷史更不清楚,于是就像一個導游一樣徐徐解釋道:“錦州外環水繞,城堅墻厚,環城巡防馬道立于城墻之上,又歷經百年反復修筑,更為鞏固。加上錦州軍民團結一致,齊心拒敵,韃子來犯,自然無可逾越!天啟七年的寧錦之戰,錦州更是一戰而威名天下······說起來,你可能不懂,不是我說你,大人,平日里,你除了打打殺殺,耕田種地,也該多讀讀書。”
在王則看來,朱善凡這種世襲百戶,就是窮鄉僻壤山溝溝里頭的武夫大老粗。好在朱善凡除了每天喊打打殺殺之外,還算是粗通文墨。
可誰知道朱善凡咧嘴笑笑,就這些歷史知識,怎么可能難到穿越之前宿主朱信這一歷史學博士的知識儲備水平。
他只“咳咳”兩聲,就開始了他的表演,笑道:“我當然知道,韃子崛起之后,錦州多次遭到韃子的圍攻,在錦州爆發了好幾次大戰,其中最為著名的就要屬天啟七年的寧錦之戰。韃子直抵錦州,四面合圍。時任巡撫袁崇煥聞訊部署滿桂移駐前屯,孫祖壽移駐山海關,黑云龍移駐一片石。錦州防務以副總兵左輔統金國奇為左翼,以副總兵朱梅為右翼,平遼總兵趙率教居中調度,賈勝領奇兵東西策應,鎮守太監紀用駐錦州。”
“你看過戰報?不過,你怎么連具體部署也清楚?”王則瞇縫著雙眼,有些不可置信,認為朱善凡肯定是閱讀過相關的戰報文書。
朱善凡笑笑,繼續說道:“錦州被圍,京師震驚,袁崇煥以寧遠兵不可動,選精騎四千,令尤世祿、祖大壽統率,繞到韃子軍后,再遣水師東出牽制,尤世祿、祖大壽等將要出動時,韃子大軍已抵達寧遠城下。袁崇煥與中官劉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將士登陴守戰,列營濠內,用大炮轟擊韃子軍。”
“這······大人,如此具體的細節,公文里頭都沒記載,你怎么知道?”
“哈哈,你聽我繼續說,當時尤世祿、祖大壽等大戰于城外,士卒多戰死,仍力戰不退。韃子于是解寧遠圍,增兵攻錦州,結果又遭遇大敗,錦州韃子死傷無數,錦州終不可破。六月五日,韃子撤軍,此為寧錦大捷。”
這家伙,怎么都那么清楚?王則有些驚訝。
他想起在團山堡的時候,他就覺得從半年前開始,這位世襲百戶忽然一天就從過去的病弱軀體,一下就變得生龍活虎起來。過去優柔寡斷的性格,也瞬間轉性變成了果敢勇猛。
“蹊蹺!真是蹊蹺!”王則心中不禁喃喃自語起來。
正談論間,一行人就來到了城門口。
他們一行人入城的時候,就經歷了比開州屯城門守衛更為嚴格的盤查,不僅要核驗身份、確認人員、比對腰牌,還要對照公文,并登記來訪,逐一核驗他們攜帶的隨身物品,這才放入。
“非常時期,請大人恕罪,錦州乃是屯兵重地,為防韃子奸細,按照總兵官軍令,凡入城者必加細查!”守城的士兵,對朱善凡解釋道。
“了解、了解,韃子太狡猾了,是要防著點。”朱善凡笑笑,收拾好自己的公文、腰牌,點點頭表示贊同。
朱善凡知道,如今的錦州總兵,是名將趙率教。他軍令嚴格,廉潔勇猛,待人厚道,勤身奉公,在歷次對韃子的戰役當中屢建戰功,和另一名將滿桂一起被稱為當世之良將。
“大人,天色已黑,我們趕緊去尋一處落腳歇息的地方。不過,在開州屯你已經花了我們唯一的盤纏二十兩銀子,現在我身上的現錢不多了,只能委屈大人了。”王則填寫完造訪事宜,抬頭看了一眼天色笑道。
王則這一次出來,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回程的時候去錦州的對應錢莊票號提取現銀。畢竟團山堡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他得趕緊把和賈三爺交易的各十張五十兩銀票,全部兌換為現銀。
雖然他現在有銀票在身,可那都是五十兩的大額銀票,去住個店打個尖根本找不開來,現在錢莊已經關門,現錢也不多,也就只能隨便找個便宜的小店住宿落腳了。
“大人可去城內的南城驛站落腳,大人雖是官身,卻沒驛符,雖說無法享受便利,但是也能安置住下了來,雖說簡陋,好在花不了幾個錢。”那名負責盤查的士兵好心提醒道。
朱善凡知道,這古代的驛站是不允許個人使用的,明代的遍布全國的驛站,是用來接待往來國家公職人員,而這些公職人員,需要提前申請拿一個驛符,才能去驛站享受免費的住宿服務。這里的免費,還包括隨行人員的招待,換乘馬匹以及吃住費用等等,完全由各處驛站承包。
如果你沒有這個驛符呢?那很抱歉,你是不能使用驛站的。像朱善凡這種官職在身的人物,如果沒驛符,為了方便行事,那也只能花錢了,前提是驛站得有讓你落腳的地方,比如柴房、通鋪等。
然而正是這一代表特權的驛符,讓地方驛站的費用逐年高企。從明朝中后期開始,驛符成了一種禮物了,甚至是達官貴族居家旅行走親訪友必備的伴手禮之一。
于是,各種沒有官職的牛鬼神蛇,紛紛拿著驛符到各地驛站薅著國家的羊毛,使得地方驛站的經費一年比一年高,朝廷的財政壓力一年比一年大。
“能落腳就不錯了。”朱善凡點點頭,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又轉身對守衛的士兵提醒道:“兄弟,給你提個醒,開州屯那邊已經坐實,韃子的奸細化妝成了我大明官軍,在屠了一個村之后,就突出重圍一路南下了。”
“謝大人!不過,就在下午,我們抓到了一名韃子奸細,如今正在拷問!”守城士兵神秘笑道。
“哦?終于抓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