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之后,京師轟動。
內閣首輔周延儒急匆匆地召集自己麾下的狗腿子,在宅邸集合。
自從崇禎上臺時被文官忽悠著放棄對文官的監視后,文官們聚集集會已經成了常事,而且常常聚居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
周延儒麾下,有他的心腹幕僚董廷獻,吏部主事吳昌時,閣臣張四知,戶部尚書陳演,禮部侍郎魏藻德等。
這些人中,吳昌時乃是吏部主管官吏升遷人事的重臣,張四知曾經是內閣閣臣,但是碌碌無為善于推諉,戶部尚書陳演則是個墻頭草,禮部侍郎魏藻德是崇禎十三年狀元,老中青都有,他們大都在崇禎自縊之后投了李自成,后來又投降滿清。
如今大明天子忽然說要去遼東押運糧餉,周延儒有些坐不住了。
他眸子陰沉,再也沒有在朝堂上那唯唯諾諾,昏庸老邁的模樣,眸子掃了掃自己幕僚董廷獻,問道:“天子忽然要親征遼東,諸君怎么看?”
董廷獻本是舉人出身,少有辯才,十分機敏。
他身穿儒服,兩縷八字胡,眸子滴溜溜亂轉,瞧著十分奸詐。
聞言,董廷獻道:“大人,此為天子以退為進之計啊,他先將太子南放南京監國,北京留與內閣打理政務,看似要孤注一擲前去遼東平定后金韃子,哪有那么簡單,如果天子親征就能平息建奴,我大明早就將建奴滅了數十次了!”
他眸子閃爍:“天子想要抓軍權!”
此人不愧是周延儒的幕僚,一眼就看出崇禎的企圖。
吏部主事吳昌時伸手撫著自己胡須,也是眸子閃爍,皺眉說道:“可是,就以天子手中那點糧餉,能收遼東之兵?”
閣臣張四知在內閣的時候唯唯諾諾,凡事都和稀泥,此時卻冷哼一聲,笑罵道:“你等真是想多了,崇禎天子刻薄寡恩,多疑又剛愎自用,他就算去了遼東也掀不起浪來,我倒是覺得,這次他去遼東是個機會!”
張四知在崇禎內閣中,因為懶政怠政,屢次被彈劾。
其實他倒不是沒有才能,而是此人不想得罪人,再說,大明積弊已深,按照目前看來,后金建奴崛起是遲早的事,闖賊李自成也成了氣候,如今紫禁城里的金鑾寶殿,再過幾年是誰坐就說不準了,所以這些大明頂尖的聰明人選擇明哲保身,暫時不下場押注。
后金建奴敵酋皇太極,也是天縱之資,既有胡兒的驍勇,又有漢人的精明。
他善于利用大明的矛盾。
崇禎十一年,十二年,甚至十三年,建奴都屢次進入關內劫掠,尤其是對山東等地的劫掠,掠奪民眾數十萬,牛羊上百萬頭,金銀上百萬兩,大搖大擺的來,隨后大搖大擺的走了。
大明的衛所兵,全都裝死裝莽看不見,甚至還搞起殺良冒功的事。
幾個督師總兵,如楊嗣昌,左良玉等人,都擁兵自重不敢交戰害怕失敗,太監高起潛這種帶兵的監軍,還縱容手下官兵屠戮良民。
張四知這些聰明的讀書人,都看出國事糜爛,國家要神器旁落,所以早就等著看崇禎的笑話,他說完后,陳演也開口了。
“是極,我等好生坐鎮京師,到時候自有滔天功勞!”
陳演笑著摸著胡須,老神在在的模樣。
陳演身為戶部尚書,位高權重,但是此人是個墻頭草而且專門和崇禎反著干,崇禎很多旨意他都駁回,比如說對江南富庶地區加稅,讓遼東邊民乘坐海船入關躲避建奴等,還有許多有利于遼東局勢的政策,在原時空,周延儒下臺后他曾經短暫的擔任過內閣首輔。
用崇禎的話來說,陳演此人:“朕不要做,先生偏要做,朕要做,先生偏不要做。”
此人家資百萬,在李自成入京之后跪舔李自成,卻被拷打家產身亡。
他說完之后,魏藻德也笑道:“我等都是國之重臣,即便天子北狩有恙,將來無論誰是新君,都得器重我等!”
魏藻德長得一表人才,儀貌堂堂。
他崇禎十三年被崇禎帝欽點為狀元,本該為國為民,報答崇禎恩遇。
但是他的屁股十分歪,原時空他在陳演之后也擔任過閣臣,各種反對崇禎的政策,崇禎要加稅,他據理力爭帶著內閣駁回旨意。
崇禎想遷都,他也極力反對。
崇禎被逼急了,想募捐餉銀,他就帶著朝臣搞事情,崇禎的一位皇子不幸“募捐”身亡。
他覺得自己才華橫溢,又是崇禎狀元,將來誰入主北京還是得用自己,沒想到李自成攻破京師之后,將他拷打起來索要金銀,和陳演落得一樣下場。
周延儒聽到他們言語卻搖搖頭,作為一個老狐貍,他有些疑惑,崇禎忽然的改變。
“我等還是要小心謹慎一些……”
“天子忽然改變,不像是他以前的風格。”
“而且,天子的內庫怎么忽然多了許多銀子?那可是數十萬兩白銀啊!”
周延儒的話讓這些人都沉默了。
是啊,這有點不對勁啊。
與此同時,范復粹也在自己宅邸中,剛剛和自己這一派的官員交談完畢。
他一方面是興奮,另外一方面感覺崇禎有些不對勁。
其實崇禎不是沒有起過遷都的想法。
崇禎早就有這個想法,但是朝廷重臣一直反對,尤其是內閣。
如今大明的朝廷政令,內閣只要駁回,皇帝的旨意就是個屁,所以崇禎只能眼睜睜看著國事越來越爛。
還有征稅加稅這事兒。
范復粹眸子閃爍,也開始思索起崇禎變化的由來,他也發現一個問題,崇禎帝從內庫哪兒拿出來的銀子?他不是早就沒銀子了嗎?
而且,今日忽然冒出來的一支天字營,是從哪里來的?
這時,保護朱梓豪的天字營三百名錦衣衛全都到達皇宮。
他們隊伍鮮明,旗幟林立,全都穿著明制棉甲,手持刺刀長槍,腰間掛著手雷。
而且,五人一挺機槍。
隊列整齊,行動規整,齊刷刷的橫平豎直,十分扎眼。
宮里其他的錦衣衛,都看傻眼了。
我大明還有如此精兵?
朱梓豪看的咧嘴笑,有了這個裝備,在紫禁城內,朱梓豪絕對的安全。
他們早已自動認主,有了上次的經驗,朱梓豪對這些錦衣衛也不陌生。
“你們誰是首領?”
他看向這三百名錦衣衛。
“陛下,我就是!”
一名身材健碩,螳螂腿,馬峰腰,身穿官靴的錦衣衛指揮使拱手道,這些系統創造的生化人和正常人一樣有血有肉,只是感情稍微生硬一些。
“你有名字嗎?”
這名天字營錦衣衛指揮使搖搖頭。
“好,從今天起,你就叫朱大,以后是我隨身錦衣衛指揮!”
朱梓豪道。
朱大當即跪地抱拳:“是,陛下!”
朱梓豪眸子閃爍,有了天字營的官兵,接下來就是多多購買糧秣,這時代遼東苦寒,而且還有瘟疫,應該是黑死病鼠疫,必須要做好充足準備。
除了糧秣,還得多買中草藥,各種預防鼠疫的藥材。
正在思索時,周皇后急匆匆地前來,拜見朱梓豪:“皇上,您要御駕親征?”
周皇后容貌姣好,品行端正。
崇禎帝為了籌措糧餉,周皇后就帶頭節衣縮食,變賣了自己的金銀首飾。
只是,她父親周國舅不是什么好人。
原時空,崇禎讓周國舅帶頭捐款,周國舅答應得好好的,結果崇禎叫了個小太監去找他拿錢,吃了閉門羹,他還故意把宅邸掛出來出售,讓小太監看到。
最后周皇后看不下去,拿出一萬兩銀子。
就這,周國舅還貪了五千兩,捐了五千兩。
最后李自成攻破京師,從周國舅家中搜出七十多萬兩白銀。
還有田宅,珠玉寶器無數。
望著面容嬌美,氣質端莊,頗有一國之母風范的周皇后,朱梓豪寬慰笑道:“皇后無須慌張,朕只是前去遼東押運糧草,不日就會回京!”
從京師到遼東,如果走海路,其實要不了多久。
而且大明如今在天津,登州都有水師,而且也有戰船。
這些戰船,其實很難防御建奴。
因為原時空,建奴就是繞過長城叩關,還屢次乘坐海船到山東,河北,京師一代作亂。
周皇后抿著嘴道:“陛下,若是陛下在遼東有個好歹,臣妾,臣妾和太子怎么辦啊……”
她悲戚地問道。
朱梓豪拉著她青蔥白玉似地手臂,寬慰道:“皇后可攜帶公主,與太子一道前去南京監國,放心,朕會好生安排的。”
“那太子身邊的顧命大臣?”
周皇后還是有些擔憂。
“朕馬上擬一道旨意,你們去南京之后,就多依仗副督師,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另外,南京孝陵衛乃是我大明最忠誠的衛所兵,可以依仗,朕會下旨意,以孝陵衛直屬于你,保護你和太子安全!”
南京孝陵衛主要選的是周李二姓良家子和朱元璋時期的百戰老兵和們的后代,每五年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的會淘汰,而且裝備大明最先進的武器,十分忠誠。
原時空,滿清攻入南京城后,南京許多大明勛貴都投降了,孝陵衛還在!
孝陵衛的官兵,和滿清韃子戰至最后一人!
如今,指揮是梅氏族人,世襲罔替,他們的忠誠值得信賴。
聽到朱梓豪的話語,周皇后還是擔心朱梓豪的安危。
朱梓豪卻拉著她潔白如玉的手,寬慰道:“放心吧,朕會早日回來的!”
他心中說道,等朕從遼東回來時,大明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這時候系統提示音響起。
【叮,孝陵衛乃是大明最忠誠的衛士,宿主使用孝陵衛的行為,成功為大明延續國運500點!】
【宿主已成功獲得臨時消費額度:10000兩白銀!(可隨時提現)】
【是否提現!?】
朱梓豪咧嘴笑了笑,這就很正確,只要自己不斷做對大明國運有利的事,大明國運就會蒸蒸日上。
告別周皇后,朱梓豪又命人叫來兵部尚書陳新甲。
“松山戰事究竟如何了?”
他決定最后給陳新甲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