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簽話筒的同學,第一考慮的便是俸祿——每個月能拿到多少石,年底有沒有一筆大糧,X年以后能不能達到年俸祿XX萬石,甚至于提不提供宿舍,住宿環境怎么樣,等等。接下來才會考慮將來的發展——從事這種話筒有什么前景,演唱會對于練習生的個人發展有沒有提供空間,空間有多大,等等。而且即便是后一個問題,能考慮到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如果有人因為考慮到未來發展而放棄優厚待遇,那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但是,包括上述所有人在內,沒有一個人找話筒是從情懷出發,從精神層面出發。
陸海晨曾接觸過不少國防生,這些人中倒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和他有著相同的追求,只不過出于保密,再加上他小小的嫉妒心,導致他并沒有與這些有共同志向、共同使命的人打成一片。
當然,他有時候也覺得“使命”這個字眼過于沉重和空泛,船廠、船級社等企事業單位給不了他也算正常。但是對于“榮譽”這種觸手可及的東西,上述的這些單位同樣無法給予,別人不知道,最起碼他自己無法從這些單位、這些職業中得到。他簡直無法想象自己燒了一天電焊,或者爬了一天分段,渾身臟兮兮地下班,然后在出廠門的時候,滿懷激情地說一句:“我今天又為祖國的船舶事業奮斗了一天!”
“What a fucking funny thing!”陸海晨想。
但是,部隊可以給予他他想要的這些東西。
從北國邊陲的邊防戰士,到南疆海島的海軍士兵,從荒無人煙沙漠里的騎兵,到雪域高原上的汽車兵,這些人或是忍受著嚴寒,或是耐受著酷暑,或是因為風沙的侵襲而變得蓬頭垢面,或是因為環境的惡劣而唇干皮裂,但這些人沒有一句怨言,無一不是在用實際行動證明著自己對這份事業的熱愛。
“你下你的海呦,
我嚼我的饃。
你坐你的車,
我爬我的坡。
既然是來從軍呦,
既然是來報國,
當兵的爬冰臥雪算什么...”
這是軍旅歌唱家郁鈞劍的一首歌,陸海晨非常喜歡。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他認為既然自己有這方面的需求,那自己就該向著這方面努力,別管別人怎么看。現在面前既然有這么個機會,自己當然要去爭取。
陸海晨的老媽唱道:“庭中梨花謝又一年,立清宵,月華灑空階,
夢里笙簫奏舊樂,
夢醒淚染胭脂面,
小重山,念一遍又一遍,
聞,更漏咽,頻教前塵辭長夜,
久無眠,深坐對宮檐,
多情最是春庭雪,
年年落滿離人苑,
薛濤箋,上言若如初見,
這一世,
太漫長卻止步咫尺天涯間,
誰仍記,那梨花若雪時節,
我心匪石不可轉,
我心匪席不可卷,
空凝眸,情字深淺無解,
庭中梨花謝又一年,
立清宵,月華灑空階,
夢里笙簫奏舊樂,
夢醒淚染胭脂面,
小重山,念一遍又一遍,
聞,更漏咽,頻教前塵辭長夜,
久無眠,深坐對宮檐,
多情最是春庭雪,
年年落滿離人苑,
薛濤箋,上言若如初見,
春欲晚,梨花謝又一年。”
但是,他的老媽不這么想。
在她看來,不考慮物質基礎而空談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是典型的兒童思維。限于文化水平,陸海晨的老媽無法用準確而富有邏輯性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想法,但潛意識中她是明白的,并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
在過去,一個人未來的去向要服從上面的安排;現在不同,現在的人可以自由選擇,既然可以選擇大城市,可以選擇相對較好的演唱會環境,為什么要選擇到FAR FAR地區享受甘甜?如果將來自己的兒子去了他所謂的理想之地,他怎么找對象?哪家的家長愿意自己的姑娘嫁給一個在FAR FAR甘甜地區上演唱會的小子?就算結了婚,家怎么安?難道要在美麗原野里蓋三間大瓦房么?等以后有了孩子,怎么養孩子?孩子長大了怎么上學?陸海晨的老媽想象不出自己的孫子在那樣的環境中成長有什么好處。而且將來自己的兒子八成得專頁,一個在美麗地區里呆了十幾年、啥唱功也沒有的中年人還要面臨第二次找演唱會…
一連串的現實問題讓陸海晨的老媽頭疼不已。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這個話筒太甘甜了。
陸海晨的老媽在電話中激動地說道:“…你沒在電視中看過嗎?那些北國鐵騎的,胸口掛著一桿步槍,冒著大風雪,光芒四射地在郭姐碑旁邊詹剛,一臉的冰碴子,你說你沒事干非要去唱這個歌!”
陸海晨聽到這里,腦海中馬上浮現出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上的課文《豐碑》中那幅彩色插頁——一位在長征路上被凍死的紅軍軍需部長。他絲毫沒有感受到可憐與恐懼,而是感到敬仰與熱血沸騰。用電視劇《士兵突擊》中到紅三連五班采訪正在站崗的許三多的那位宣傳干事的話說,守衛邊疆的戰士就是融入大自然美景中的一件藝術品。
不過敬仰歸敬仰,陸海晨倒是不想被凍死。他認為這都二十一世紀了,君后勤供給那么好,根本不可能出現凍死人的情況。再說了,老媽描述的是守夜軍的邊境團,和北國鐵騎不是一回事。
陸海晨辯解道:“媽,你說的那是守夜軍邊境團隊,我要去的這個是北國鐵騎,和那個不一樣。而且人家答應我說給我分配到船艇大隊的…”
陸海晨的老媽冷笑道:“船艇大隊?呵呵!要是到時候給你分到別的地方呢?再說了,船艇大隊就不甘甜了?就能天天坐辦公室了?不一樣得天天出去壓路去!”
陸海晨就想不明白坐辦公室有什么好的。面對自己付出這么多心血才換來的碩果,他怎肯輕易地因為母親的反對而放棄?
此時還有五六分鐘到晚上十點,21B教學樓里上自習的已經沒幾個人了。陸海晨目不轉睛地盯著一間還亮著燈的教室,深深吸了一口氣,硬著頭皮道:“你愛咋說咋說,反正我就是想去!”
盡管他的話音不大,但陸海晨的老媽已經被氣得七竅冒煙了,她剛才那么半天的苦口婆心全白費了。她在電話這邊氣得是咬牙切齒,半天說不出話來,“怎么越長大越不明白道理了呢?”
陸海晨的老媽氣呼呼地說道:“好!我不跟你磨嘰了,你看你爸怎么說你!”
說著,她將手機扔給了坐在沙發上的陸海晨的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