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立功,立言,立德
“年輕之時,我也信奉過朱子之言,認為這世上只要書讀的夠多,便一能通曉世上所有道理,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越發認識到這話有所偏頗,想要反駁卻不知從何處反駁……”
姚廣孝嘆了口氣,緊張的盯著朱棣手中的書籍,他怕朱棣一用力把書給撕了。
這種圣書可不能有一點損失!
“那這所謂的知行合一,便是告訴世人,知和行要一體?不能光讀死書?”朱棣咧嘴一笑。
“皇上通透!只是能否先放下這書?”姚廣孝看到朱棣一用力,傳習錄都被捏出了一條印子,頓時心臟提到了嗓子眼。
“哈哈哈,好好好,我放下。”
朱棣看到姚廣孝這么緊張,也是輕輕的把書給放了下來。
看到書放了下來,姚廣孝趕緊一把接過,連忙護好。
“那這么說文塘已經可以成圣了!?”朱棣問道。
姚廣孝點點頭,又搖搖頭:“成圣并非如此簡單,立功立言立德,立言已經初見端倪,極其不凡,但立功立德可是漫漫長路,不敢說一定能達成啊。”
古時成就圣人首先就需要做到最嚴苛的三條法則。
立功,立言,立德。
三者缺一不可。
立下功勞,對天下百姓有所貢獻,對世俗有所成就,以一己之力立下不朽之功勞。
這一點簡直太難了!
不過這在歷史上也有不少人能夠達到,甚至歷史上的開國君王大部分都能達成這個標準。
這也是因此皇上會被稱為圣人的原因之一。
而立言,便是要開創一派!或者將一派達成巔峰!
如朱熹將程朱理學推向巔峰,徹底完善,成就了圣人。
而最后一點,也是最難的一點,便的立德,立下德行。
德行是存在世人心中,難以界定的標準。
正所謂世間無善惡,全憑心中所想。
要讓世人皆稱此人有德行,有大德行,那比登天還難!
因此前兩項都有人能達到,但唯獨最后一項,世間少有人能達到,便是孔圣人在這一方面,也沒讓世人完全信服。
“那這么說來,成圣可不容易啊。”朱棣搖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難如登天啊,但蘇文塘終究是有成圣之姿的,此人一旦成圣,就將是最閃耀的新圣!或許能于孔圣人并列廟堂!”
姚廣孝已經認定蘇文塘未來成就不凡。
“成圣最難的并非既是外界,也是自我,若是朝堂能夠支持,或許成圣要快上一些吧?”
姚廣孝也并不清楚成圣之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這一脈講究入世便是出世,走繩索修行,于高空之上感悟心神,最終修到出世之境。
終究還是講究出世,不染紅塵。
所以他姚廣孝知曉自己這一輩子成不了佛陀,也觸不到圣境。
因為圣從俗世而來,進入俗世而去,陷入滾滾紅塵之中,立在濤濤塵土之上。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上善若水,追其根本也是立足紅塵,而非遠離紅塵。
佛,道,儒,三家并無太大區別。
佛陀,仙人,圣人,三者無非是三類說法,三種道路而已。
“只要朝堂支持,文塘成圣就能變快?!”朱棣瞪眼,不知想些什么。
姚廣孝看著朱棣這副樣子連忙打住。
“不是如此簡單!圣人之道還是需要自身磨煉,朝堂大開方便之門自然輕松一些,但也少了些磨礪,說不定成圣之路還會更加艱難呢。”
老和尚的一番話,算是打消了朱棣心中小算盤。
若是真是朝廷大力支持,就能將蘇文塘抬進圣廟,他現在就開干!
“更何況蘇文塘如今的心學還并不算大成,將來大成之時才是其徹底綻放光芒,震撼世人之時。”
姚廣孝對蘇文塘大肆夸獎,對其很是期待,但也沒有希望如今的蘇文塘頃刻之間成為天下聞名的大圣。
“那得等到什么時候去!”
朱棣對要姚廣孝說的話很是不滿,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越發感到身體衰敗,估計自己已經沒多少年好活了,頂多再活個十年。
若是在這十年內蘇文塘不能成圣,他下去之后怎么對得起自己大哥?這沒法交代了。
當然一個人的成長是要有過程的,這是自然天理,但姚廣孝這話說的好像蘇文塘得到四五十歲才能成圣一樣。
這話他不認可!
朱家的孩子,生來就是帝王將相,現在好不容易有了另一條光明大道,當然要快點達成這個目標了!
不然還指望朱瞻基這小兔崽子嗎?
朱棣莫名其妙的看向朱瞻基,朱瞻基被自己爺爺這樣盯著,心中發毛。
“成圣也沒什么了不起吧?將來我成為萬世之君,封蘇……大哥一個圣人稱號不就行了!”
朱瞻基如此說道。
朱棣頓時氣笑了:“你小兔崽子是真行啊,圣人是你隨便就能封的嘛?”
“誰敢不同意?不同意就拉出去砍了!”朱瞻基咧嘴挺胸。
這話說的到是讓朱棣心中爽快。
“你個小兔崽子將來要是真能這樣,那皇爺爺可是沒算白疼你!記住,將來若是有人不同意你哥成圣,砍了他!”
朱瞻基這時反而慫了:“真要這么做啊?會不會太過了?”
“過什么過?他是你哥!讓自己哥哥成圣,有何過分!?”
朱瞻基頓時不敢說話了。
這老爺子怎么越活越糊涂了,認的干孫子而已,居然說的這么絕對。
抬蘇文塘入圣廟,這事他一個少年都知道不靠譜,結果爺爺居然如此堅定。
到底為啥啊?
難道蘇文塘是他親孫子啊?
朱棣看到朱瞻基眼神中蘊含不解,他心中早已將蘇文塘的真正身份給埋進了內心最深處,暫時不打算對任何人說。
只是這樣對朱瞻基說道:“瞻基你應當知道爺爺有個大哥,那是你太爺爺的大兒子。”
朱瞻基懵懂的點點頭:“知曉,是懿文太子。”
朱棣搖搖頭,嘆息一聲:“是孝康皇帝!”
孝康皇帝朱標,這是他大哥死后的謚號,但是朱棣上位之后將其重新改回了懿文太子。
這是一種無奈的妥協,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操作。
若是不改,朱棣在朝中便沒有大義名分,便不算是大明朝的正統皇帝。
所以這謚號必須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