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了,不,是中原暫時和平了,晉厲公那口對秦國的怒氣卻上來了。
去年晉厲公還想著與秦國也和平,專門派出公族大夫郤犨赴秦國聘問,結果被秦國給忽悠了!
秦國原本答應兩國以黃河為界互不侵犯,于是晉國對秦國不設防備,結果被秦國伙同白狄給偷襲了,被搶了不少人口財物。
自古只有咱晉國忽悠你秦國,怎么可以允許你秦國忽悠咱晉國的事發生?而且居然發生在寡人當政年代?
現在東線無戰事,那就教訓你秦國佬吧。
中軍將欒書在對外用兵上極其謹慎,他本身便是一個大陰謀家。要討伐秦國,憑晉國自身的實力足夠了,但欒書不是這樣想的。
欒書決心這一次要對秦國來一次外科手術式的重大打擊,徹底打垮秦軍,從此獲得西線較長一段時期的安定。
晉國這次伐秦是作足了準備。
首先,組成聯軍。
自公元前578年春開始,晉國派出上軍佐郤锜出使中原列國。
郤锜這次外交活動共到了齊國、宋國、衛國、鄭國、曹國、邾國和滕國,要求這些諸侯國組織軍隊,與晉國組成聯軍,共同討伐秦國。
這里我們再次可見,郤氏家族在晉國政壇上總扮演著外交的重要角色,上次是郤犨,這次是郤锜。
郤锜一口氣代表晉國出訪了這么多國家,效率是相當高的。
但史料卻記載了郤锜去魯國時,表現非常趾高氣揚、粗暴無禮,這讓魯國人非常不高興。
要知道,晉國去年剛剛委屈過魯國,魯國人心頭不爽著。去年郤犨來魯國,強娶施妻,活活拆散了施孝伯一家。
今年你郤锜又到這里作威作福,雖然魯國奉你晉國為諸侯之長,答應出兵助晉。
但對晉國第一大家族郤氏,魯國人是沒好感的,許多魯國人便詛咒郤氏。
對魯國是這個作風,對其他諸侯也可想而知。所以說,現在雖然郤氏家族得寵,權大勢大,但郤氏滅亡的先兆已經出現了。
這次晉國要求出兵的國家中,傳統中原諸侯里,沒有楚國、陳國、蔡國、徐國、莒國、許國這些我們熟悉的國家。
原因也是很簡單,這些國家現在都是屬于楚國的勢力范圍,或者這些國家有的可能家里確實有事走不出,有的還在懷疑這次晉楚弭兵會盟的真實性,不敢隨便得罪楚國。
其次,請出王師。
這次討伐秦國,晉國的理由相當充分。因為去年的時候,晉國派出郤犨與秦國訂立了盟約,雙方答應以黃河為界,互不侵犯。
但郤犨回國后不久,秦國便聯合白狄侵犯了晉國。晉國這次是報復,也是討伐無信義的諸侯,師出如此有名,當然得請天子派出軍隊了。
不但請天子派出軍隊,名義上還要歸天子派出的欽差大臣統率。
天子周簡王見有機會去江湖列國展展威風,當然很高興。他派出劉康公、成肅公率王師參加晉國主導的聯軍。
史料并未記載天子這次派出了多少部隊,各諸侯國派出了多少部隊,這其實都是次要的。
晉國需要的是一個形式,列國諸侯大老遠率軍過來,勞民傷財。晉國要的形式就是要求列國諸侯國君親自參加。
然后,制造輿論。
輿論當然是晉國這次受到了秦國的無故侵犯,損失慘重,現在大家都和平相處了,只有這個秦國卻冒天下之大不韙等等。
一句話,大家這次一起去教訓秦國佬,是奉天命、尊王道,師出有名。
宣傳工作的高潮,則是由晉國大夫魏相所作的那篇《絕秦書》,這是一篇春秋歷史上絕對不可能再出其右的黑白顛倒、歪曲事實的外交文書。
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因為某超級大國也是一直這樣在顛倒黑白歪曲事實的,所以我們可能覺得再正常不過了,誰叫人家就是這么一個德性,或者說就是這么霸道。
但在春秋時期,這樣不要臉的外交文書,確實是令熟知歷史的列國諸侯以及大夫們大跌眼鏡。
但《絕秦書》經中軍將欒書審核、國君晉厲公批準后,還是發到了秦國國君秦桓公手里,相信秦桓公當場便會氣得吐血!
甚至如果秦桓公將相關內容告知秦國列祖列宗,這些秦國先君都會從地下爬起來罵晉國!
《絕秦書》是這樣表述的,為證明這是一篇顛倒黑白歪曲事實的不要臉外交文書,我們先講原話,再予以駁斥。
第一段:“從前我國先君獻公和貴國先君穆公盟誓,兩國要互相友好,合力同心。再以聯姻強化關系加深兩國關系。
后來,上天降禍于我國,先君文公赴齊國,先君惠公赴秦國。
不幸,先君獻公去世。貴國先君穆公不忘記舊德,幫助我先君惠公,回晉主持祭祀,但又不助他到底,悍然侵犯我國,發生韓原之戰。
后來貴國先君穆公心生悔意,于是再次幫助我國先君文公回國為君。不可否認,這都是貴國先君穆公之功。”
我們先來講這一段自晉獻公至晉文公即位時的兩國關系。
晉獻公和秦穆公什么時候搞過會盟?
歷史沒有記載,但考慮到當時晉獻公確實將穆姬嫁給了秦穆公,那就算兩國有過盟約吧。
晉獻公晚年昏庸,導致驪姬之亂,結果晉文公重耳和晉惠公夷吾還是公子時便流亡他國。
晉獻公去世后,在秦國的大力幫助下,公元前650年晉惠公終于回到晉國即位。
要知道,為幫助晉惠公回國,秦國是花了大力氣的。
而且剛即位的晉惠公當年便遇到了災荒,又是秦國組織將糧食賣給晉國,幫助晉國再度難關。
當時晉國也很感激秦國,許諾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但晉惠公即位后便毀了約。
然后,秦國發生了災荒,向晉國買糧。
結果晉惠公不但不賣糧,反而趁秦國鬧饑荒,舉兵攻打秦國,秦國遭受了巨大損失。
秦穆公終于暴怒了,發兵報復,公元前645年兩國在韓原爆發激戰。結果晉國大敗,晉惠公被俘。
但秦穆公并未殺了晉惠公,后在穆姬的一哭二鬧三上吊下,秦國最終同意晉國以送世子圉入秦為質,以及割讓河西五城以及河東一塊地方給秦國的代價,換回了晉惠公。
但這塊地方由于難以管理,秦國最終是還給了晉國。
晉圉在秦國雖為人質,但卻過著幸福生活。為了改善兩國關系,秦穆公甚至將寶貝女兒嫁給了晉圉。
后來由于晉惠公倒行逆施,引發晉國內亂,晉圉居然不請示秦穆公,私自逃回晉國即位為晉懷公。
秦穆公終于對晉惠公、晉懷公父子這種白眼狼行為失望了,于是轉而支持公子重耳。
在秦國的大力支持下,公子重耳得以回到晉國奪位,這便是晉文公。
晉文公即位之初,國內斗爭相當激烈。又是秦穆公,出精兵三千供晉文公調遣,并設計除掉了晉國權臣郤芮、呂省,總算讓晉文公坐穩了國君之位。
所以說,《絕秦書》第一段,雖然魏相把大量事實顛倒了,但最后總算還承認秦穆公對晉國是有大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