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烏瑪祿輕聲道:“你趕明兒裁幾件衣裳,給四阿哥還有六阿哥送去。”
琉璃應道:“是。”
琉璃端著洗腳盆退了出去。
蓮心在外看她:“你何必事事親力親為。”
“她是個好主子。”琉璃把盆遞給太監。
蓮心聽完后,遲疑片刻道:“我聽說家里又送了新的主子來。”
“咱們是主子的人,一輩子都是主子的人,哪有什么家不家的。”琉璃洗干凈手。
蓮心道:“我爹娘還在府里,怎么就算不得是我的家了。”
琉璃將手揣在袖子里,平靜道:“你一個奴才,把那當成自己的家了。”
“你不也是個奴才。”蓮心反唇相譏。
“所以我守著做奴才的本分。”琉璃不急不忙。
蓮心遲疑了許久,才道:“我想去小主子身邊。”
“好。”琉璃漫不經心道,“我幫你。”
“你……”蓮心不知道該說什么,“我以為你會攔我。”
“心不在這兒了,還攔著做什么?給主子招來禍端嗎?”
她這話說得屬實尖銳,蓮心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琉璃道:“你走時,把石曉曉和皖煙帶上,走了后別再回來了。”
“你……你……”
琉璃道:“你答應了,我就去求主子。”
“你好狠的心。”蓮心難以置信。
琉璃冷笑了一聲,進門了。
她走到床邊,在里間的一張小榻上歇息,她看著床幃。
她輕輕的笑了起來。
主子……
早晨,蓮心端著熱水進來,同琉璃道:“你說的,我都答應。”
琉璃吃完早膳,洗漱完,這才點頭:“你等著。”
烏瑪祿巳時才起床,琉璃收拾完了,將烏瑪祿扶到榻上,才道:“奴才替蓮心求主子個恩典。”
“你說。”
“昨日的那位儲秀宮格格,是仁孝皇后的妹妹,新來宮中,蓮心放心不下,想去赫舍里主子身邊伺候。”
烏瑪祿看著她:“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她的意思。”
“她的意思。”
“讓她進來。”
蓮心進來后,跪下叩首:“奴才受仁孝皇后恩慈多年,也曾多次聽聞她掛念家中親人,實在放心不下,斗膽請主子應允。”
烏瑪祿看向琉璃:“你也要去?”
“奴才只愿守著主子。”
烏瑪祿想了想道:“蓮心,你此去后,她未必會相信你,正如之前的魏答應。”
蓮心叩首:“奴才愿去的。”
烏瑪祿揮手讓她下去了。
烏瑪祿問琉璃:“你是怎么想的。”
琉璃道:“背主之人不可留。”
烏瑪祿嘆了口氣,敲了敲桌子:“讓我想想。”
琉璃乖乖等著一旁。
烏瑪祿想了一圈兒,問道:“那位儲秀宮格格,伺候她的人如今應該定下了。”
“是。”
烏瑪祿想了想道:“行了,下去吧,這事兒不急于一時。”
姑且擱淺。
除夕夜,烏瑪祿頭回參加家宴,入席前,先上二對香,茶水和手碟;臺面上有四鮮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餞;入席后先上冷盤然后熱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匯集滿漢眾多名饌,擇取時鮮海味,搜尋山珍異獸。
合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富貴華麗,席間鼓樂聲聲,典雅莊重。
烏瑪祿聽得直頭疼,咬了酸梅,才止住了點兒不適。
她是嬪位,處于中席,不打眼。
烏瑪祿等康熙到場后,舉杯恭賀后,便遣琉璃向佟貴妃告罪,先行離去。
眾人雖注意到了,但因康熙沒說話,于是眾人只做不知。
康熙看著佟貴妃。
佟貴妃道:“德嬪身子不適,妾便允她離去,望皇上諒解。”
康熙點頭:“無妨。”
他又吩咐道:“梁九功,將席面給德嬪送去。”
“是。”
此后種種,一如前些年。
烏瑪祿接了席面,讓人給魏見月送了幾道菜去,余下的嘗過味道后,留了兩道愛吃的,盡皆分給了下人。
轉年,康熙忙碌了起來。
還未出正月,在正月二十八時,鄭經病逝,臺灣各方開始為爭奪王位大打出手。
康熙意識到,收復臺灣的機會來了,他派人多加注意臺灣的消息,并且招來信任的群臣商談之后有關臺灣的事宜。
他摩拳擦掌,蓄勢欲發。
二月,皇陵修建畢。
二月十五日,因孝昭皇后三周年忌日,他命皇太子胤礽率諸王以下、八旗四品官以上一半,及王妃以至一品官命婦前去祭祀。
二月十七日,因為送兩宮皇后的梓宮,皇太子胤礽率諸王以下、八旗三品官以上及王妃以至一品官命婦前去祭祀。
三月初八,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同奉安入景陵地宮。
從這一日起直至三月二十五日,康熙一直遵照前任仁孝皇后舊喪禮制。
三月二十五日,他親自將梓宮送至鞏華城一直住到二十九日,并在最后與仁孝皇后梓宮一起安葬。
他首創了先葬皇后,地宮門不關閉,以待皇帝的先例。
不久之后,發來消息,臺灣內部政變,馮錫范、劉國軒扶持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位,大權實際上為他二人所掌握。
鄭氏官員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愿當內應。
而當此事一出,康熙便明白自己等待許久的時機已到。
他將此事宣講于朝會。
然而各方意見不能統一,遲遲未決。
福建總督姚啟圣認為,此是進攻臺灣的好時機,向康熙帝推薦施瑯。
然而有大臣道:“此時剛剛平息三藩之亂,天下初定,不宜再開兵端。”
水師提督萬正色斷然說:“臺灣斷不可取!”
有大臣認為:“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長驅制勝,難計萬全。”
亦有大臣道:“施瑯多次叛變,乃不忠不孝之輩,他若征臺灣,必再次叛亂無疑,皇上萬不可取。”
而內閣大學士李光地、福建總督姚啟圣、巡撫吳興祚為主戰代表,力主趁機攻取臺灣,永絕后患。
年七月,清朝內閣大學士李光地向康熙上奏說:“鄭經死后,鄭克塽年幼,諸將不能協同作戰,鄭克塽不能馭下,兵民離心,如果此時派出大軍征討臺灣必能攻克,機不可失啊。”
![](http://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7-05-31/592e08c515ab5.jpg)
素小離
謝謝看到這里的人。 謝謝一直投推薦票的人,謝謝軒姐兒和凱特是只貓,神明也偏愛的月票 謝謝池池 祝你們平安夜快樂,大家要保重身體,注意安全,平平安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