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政頒布
想到這些之后,眾人就不再猶豫,紛紛表示支持扶蘇的決定。
“陛下圣明,三十稅一的確有利于恢復國力,我等聽陛下的就是!”
“微臣也明白了陛下的心意,這個辦法很好,微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一切都憑陛下做主!”
諸位大秦的重臣們,紛紛對扶蘇的策略表示贊同擁護。
與此同時,他們對于這位少年天子的眼光跟魄力也十分佩服。
他們心想扶蘇雖然年輕,治國也缺少經驗,但在今天這件事上,他的眼光跟見識,卻要遠勝在場的這些大秦的老臣啊,這讓隗林等人都無比汗顏……
隗林等人都是跟著嬴政建立大秦的功臣,每一個都是當世奇才。
可誰能想到在這件事上,他們卻不如扶蘇這個少年皇帝有見識呢……今天要不是扶蘇的堅持,他們最后也不會決定了三十稅一這種策略,所以扶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功臣……
他們心想若假以時日大秦帝國國力興盛了,那也該是這位少年天子記第一功……正是他今天的高瞻遠矚,才讓大秦的國力那么迅速恢復過來……
想到這些之后,隗林等人從心里對扶蘇更加認可擁護。
他們慢慢開始確信,這個少年將會是一位十分英明的皇帝,他們以前都小看他了,將來的大秦帝國,或許會在這少年的手中走向輝煌的巔峰啊……
扶蘇規定田租的賦稅是三十稅一,徹底把百姓們的負擔給解除。
除此之外還有口賦,扶蘇直接把十四歲以下的孩童的口賦免掉,大人的口賦直接減半。
最后要改革的就是徭役,徭役分做工跟戍邊,一個為朝廷修建工事,一個是防守邊關。
朝廷上下提倡節儉,禁止鋪張浪費,修建宮殿,這樣做工的事就省掉了……而防守邊關就更簡單,直接征發天下囚徒去防守,這樣就可以減少百姓們戍邊的時間……
扶蘇把這些新規定跟隗林等人商量好后,就讓他們下去擬定詳細法規。
等奏折寫好送來,扶蘇看看沒問題后,就蓋上傳國玉璽同意,把政令發布天下。
這是扶蘇第一次實行自己皇帝的權力,是他第一次對大秦帝國進行治理……
隨著政令在大秦各郡推行,百姓們都漸漸知道了新皇帝的政策……
而隨著扶蘇政策發揮效果,大秦的國力也在慢慢恢復當中……
哎!
一步步來吧,這僅僅是個開始呢!
扶蘇用手抹了一把臉,振奮了一下自己的精神。
他心想這還只是他的第一次命令,從今以后他還有更多治理大秦的政策發布。
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步把大秦帝國打造成他心目中的強大帝國。
而扶蘇也一直堅信,他的這個目標實現的日子并不會太遠……
……
大秦實行的是郡國并行制,扶蘇的命令從咸陽發布,沿著諸侯國到郡到縣一步步傳下。
大秦各地的百姓們,看到縣衙的人又在城門口張貼告示,都對此嗤之以鼻。
他們自然知道縣衙的人張貼的是朝廷的政策,但他們厭惡的也正是朝廷的政策……
自從嬴政建立大秦之后,朝廷每一次來頒布命令,無非就是征兵,征徭役,增加稅收……
百姓們對此都習以為常,同時對此深惡痛絕。
正如扶蘇預料的那樣,嬴政時代的多年征戰,早已讓百姓們疲憊不堪,怨聲載道。
他們對這個新建立的大秦帝國的好感度正在急速下降當中……
如今扶蘇繼位發布了新的命令,百姓們以為仍然是征兵募糧的政策,所以十分排斥。
他們是這樣想著的,但當他們來到城門口,聽到縣衙的人大聲把告示念出來后,頓時所有的百姓們都驚呆了,他們簡直是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什么?
朝廷……竟然減稅了?
由以前的十一之稅,變成了三十稅一!
我的天吶,這……這不可能吧!
百姓們全都懷疑自己是耳朵出問題了,他們無論如何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朝廷不可能這么好的,這等于就是把他們的賦稅免除了大部分啊……
這……這怎么可能嘛,這剛繼位的小皇帝會有那么好心?
但是當縣衙的人又念了一遍之后,百姓們聽得清清楚楚,終于知道他們并不是聽錯了。
這是真的啊!
朝廷竟然真的把十一之稅,變成了三十稅一,大大地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而且這還不算完,那位剛繼位的少年天子,還把口賦給減免一半,把徭役的時間也減免了一大半啊!他推行的政策中,對百姓們有利的法規多著呢!
天吶!
當百姓們了解一切后,瞬間就對新皇帝感激涕零。
因為扶蘇這是拯救了這些百姓啊!因為扶蘇的政策,百姓們不用再餓肚子了,不用再衣不蔽體了,更不用怕因為增加賦稅,而把剛出生的孩子忍痛扔掉……
百姓們終于可以為自己而活,可以過上富裕的好日子了!
“嗚嗚嗚,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
“陛下年紀輕輕,就能體恤我等百姓,真乃圣明之君啊!”
“我們終于可以過上好日子了,再也不用忍饑挨餓了!這都是陛下的恩德啊!”
大秦國土上無數的百姓,當知道了扶蘇的政策后,全都感激地跪地痛哭,他們一方面是因為苦盡甘來,脫離苦海了,一方面是因為對扶蘇體貼百姓無比感謝。
百姓們心想這位剛繼位的少年天子真是為民做主的好皇帝啊,在扶蘇繼位的時候,百姓們還對這位少年天子不太信任,覺著他的年齡太小了,未必能撐得起朝廷重擔。
但現在百姓們卻對扶蘇再也沒有絲毫懷疑,因為扶蘇的政策,他們全都自發的從內心開始支持扶蘇,擁護這位新皇帝。
甚至是在百姓們的心里,扶蘇的地位已經比著先帝嬴政更加重要了。
嬴政雖然建立了大秦,但也因四處征戰,搞得民不聊生啊……
百姓們心想雖然嬴政整天發布詔書,說他打了多少勝仗,今天滅了誰,明天又把哪個異姓王給撤了,但百姓們其實對這些是不太感興趣的……
他們管你跟誰打仗呢,他們只關心自己能否吃飽穿暖。
扶蘇跟嬴政可以不一樣……在百姓們看來,這位少年天子雖然年輕,可卻從來不搞什么虛頭巴腦的東西,人家就是真的關心百姓,一上來就減免了賦稅,安撫了百姓們……
這樣的皇帝,才是百姓們真正需要且認可的……
跟他一比,嬴政簡直是太差勁了……
一時之間,扶蘇在大秦境內建立起了無上的威望。因為他的新政策,讓百姓們對這位少年天子無比擁護。而本來動蕩的大秦社會,也因此安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