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若是兩位化神期修士聯手是有很大把握沖出空間亂流的。
就算不聯手,憑借李子陵用不完的符箓與玄妙至極的法寶甚至是靈寶,單單自己也有很大把握脫困而出。
也是命中注定。
那頭六首墨蛟在空間亂流中苦苦掙扎數百年,蛟身早已是千孔百洞殘缺不全,見到李子陵突然闖入,就好似看見了最后救命稻草般,哪還有一絲猶豫?
登時就元神出體奪舍李子陵。
李子陵一邊躲避空間亂流中的罡風天雷,一邊還要對付神出鬼沒的墨蛟元神,法力是雙倍的消耗。
墨蛟一族來頭很大,有真靈墨龍的一絲真靈血脈,屬于真靈后裔。
若是修煉到九首那就又會蛻變成另一種極為強大的天地真靈:九首墨蛟。
真靈是人族對強大妖獸的尊稱,意思就是具有人族一般的智慧。
真靈生于妖族,卻又不同與妖族的普通妖獸。
在《天南修仙錄》中將真靈大致分為三類。
天地真靈,真靈,真靈后裔。
所謂天地真靈就是天地初開時誕生的強大生靈,與天地同壽不說,每一位的實力都可以與真仙一較高下。
甚至可以力壓真仙。
天地真靈只有十二位,分別是:真龍、天鳳、山岳巨猿,游天夜叉,九首墨蛟,九尾天狐,金翅大鵬鳥,麒麟、雷鵬,朱雀、玄武、白虎。
天地真靈的真靈之軀屬于不死不滅。
也就是說,天地真靈幾乎不可能被殺死。
真靈,就是天地真靈的后代。
以天鳳來說,天鳳是天地真靈之一,她同時具有天火、極冰,空間穿梭、涅槃重生等多種神通。
但是她的后代冰鳳,火鳳,墨鳳,血鳳因為只繼承了天鳳的單一神通,那就不再是天地真靈,僅僅是真靈。
不過真靈亦有晉升為天地真靈的機會。
比如冰鳳一旦將火鳳的火屬性神通,墨鳳的空間屬性神通,血鳳的涅槃神通全部融合到自身,那這頭冰鳳很可能就蛻變成天地真靈之一的天鳳。
真龍也是一樣,青龍、墨龍、蟠龍、蒼龍、蜃龍、寒龍等真靈若有奇遇也是有可能蛻變成真龍的,進而晉級天地真靈之列。
說到真靈后裔,就是六首墨蛟這類了。
說白了就是真靈與妖族中其它妖獸的后代。
墨蛟一族就是真靈墨龍與蛟龍強者的后代。
墨蛟并不是天生就是六首,而是每到一個境界就會生出一顆頭顱,真靈血脈也跟著濃厚一分。
當長到八顆頭顱時可以化蛟成龍,成為真靈墨龍。
如果繼續修煉,當它長到九顆頭顱時,那就了不得了,是真正的天地真靈之一:九首墨蛟。
九首墨蛟在天地真靈榜上是僅次于真龍天鳳、山岳巨猿,金翅大鵬鳥以及游天夜叉的存在。
甚至排在九尾天狐,麒麟、雷鵬這等存在的前面。
九顆頭顱每一顆都有其獨有的天賦神通。
當然,不需要九首,擁有真靈血脈的六首墨蛟就夠難纏的。
六首墨蛟的六顆頭顱亦是各有神通。
冰、火、風、雷、電,剩下一顆頭顱還會噴涌劇毒的毒液。
當六顆頭顱合在一起時的天賦神通更是詭異的讓人頭疼。
六首墨蛟元神外那層好似墨汁般的黑色霧氣竟然不懼罡風天雷的侵襲。
也就是說,等于它可以全力攻擊李子陵,而李子陵必須先分出一半的法力抵擋罡風天雷,然后再用剩余法力抵擋六首墨蛟的搏命。
就是這樣,李子陵依然略占上風。
人族就是人族。
法力不夠可以服食高階丹藥與萬年靈乳快速補充。
高階符箓更是妖族所沒有的。
防御上有各種法寶靈寶。
甚至還有各種陣法以及傀儡獸作為幫手。
最終,拼了老命的李子陵還是滅殺了這頭化神期六首墨蛟。
但此時法力盡失且身中蛟毒的他已無力再憑借自身法力從亂流中掙脫。
不過他也留了一個后手,用一張頂階符箓“小乾坤挪移符”將自己又傳送回了仙元大陸。
本來為了萬無一失,李子陵在器云宗已經尋覓了一位可以供他奪舍的金丹期弟子。
奈何因為法力太過于虛弱,不能將“小乾坤挪移符”這種頂階符箓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好巧不巧的被傳送到距離器云宗足有九萬多里的虞國赤霞觀。
當時的李子陵元神虛弱至極,距離元神潰散已經不遠,儲物袋更是丟失在了亂流空間中。
靠元神橫渡數萬里回器云宗根本不可能。
沒辦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奪舍這赤霞觀煉氣大圓滿的散修老觀主。
可是老觀主當時已經百歲,壽元也沒有多少年,所以李子陵必須準備二次奪舍。
這時老天給他送來了身具靈根的謝景寅。
身為化神期大能,李子陵培養謝景寅可說輕松的很。
于是在謝景寅煉氣巔峰時順利二次奪舍。
可惜,謝景寅的靈根極差,乃是三屬性靈根,這就導致李子陵修煉速度極慢。
如果是這樣也就罷了。
六年前在修煉一種快速提升修為的秘術時,李子陵受了暗傷,導致他此生都不能再進階筑基期。
若不繼續奪舍,那再過上幾十年,李子陵就會化為黃土一杯。
身為化神期修士李子陵怎能甘心?
一咬牙,李子陵不再龜縮于赤霞觀,而是冒著風險在方圓數千里內尋找具有上佳靈根的凡人少年。
“皇天不負有心人”,當碰到被金目鷹擒下的沈玄后李子陵簡直是如獲至寶。
也就是說,從救下沈玄的那一刻起,李子陵的第三次奪舍目標就定好了。
至于為什么不讓沈玄也如同寅道人謝景寅那般修煉到煉氣巔峰再奪舍,主要是經過兩次奪舍后,李子陵的元神一次比一次虛弱。
就算是李子陵身為化神期,并且擁有秘法,三次奪舍也是奪舍極限。
并且此時的李子陵已經無法再奪舍修仙者,只能奪舍具有靈根的半修。
其實也不能說是奪舍三次。
實際上只有一次。
除了第一次是真正奪舍老觀主外,剩下的這兩次嚴格意義上并不算奪舍。
而是消耗自己的一部分元神讓自己寄體重生。
寄體重生跟真正的奪舍還不太一樣。
奪舍是一勞永逸,而寄體重生修煉到一定時期,必須還得尋覓天材地寶重塑肉身,可說麻煩的很。
“師尊啊師尊,雖說你已仙去,但我融合了你的記憶你也沒算死透,咱倆算是扯平。”
搜身是必然。
一個化神期修仙者,這方人界的頂尖人物,縱然儲物袋丟失在了亂流空間,應該也會有不少好東西。
可惜,李子陵身上并沒有儲物袋。
腰間這跟水火捆仙繩李子陵十分愛惜。
所謂捆仙繩就是腰帶。
沈玄取下來后掂了掂,很輕,好似手捧羽毛一般,應該是用某種禽類的羽毛編制而成的。
從記憶里找了下,沈玄并沒有找到與這跟捆仙繩的任何記憶。
時間緊急,先帶走就是。
沈玄將捆仙繩隨意揉成一團丟進了袍袖暗兜。
“可是怎么走呢?”
此處是赤霞觀后觀,從這里翻墻就可以出觀,但危險重重。
荒丘嶺雖不高,只有三百余丈,卻是異常的險峻。
觀后就是直上直下的懸崖。
并且是青苔遍布,很多地方都無處落腳。
別說在這黑漆漆的夜里,就是白天晴空萬里,沈玄也無法保證自己能順利下山。
但凡走錯一步,就是一個粉身碎骨的結局。
大搖大擺的走前觀也不行。
前觀有李子陵的幾個親傳弟子把守山門,十二個時辰從不間斷。
這些人雖然不是修仙者卻也個個都是武道高手,沈玄自詡對付三四個沒有任何問題,但若對方一哄而上,輸贏就是兩說了。
并且觀中還有李子陵三個修仙者弟子,一旦發生打斗,很可能會驚動他們,到時候想走也走不了。
“用李子陵的字跡寫一封買藥手札下山行不行?”
想了想還真行。
如何安全逃離赤霞觀是沈玄每天每夜都在想的問題。
赤霞觀的規矩是出觀門必須要李子陵的親筆信,而模仿李子陵的字跡沈玄已經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眼角掃到寅道人尸體背后的寶劍,沈玄心中又是一動。
此劍雖然只是一柄普通的青鋼劍,也并不鋒利,但拿著它可以當作信物唬一唬那些李子陵的守門弟子。
有了寶劍與手札應該就萬無一失了。
“就是這般!”
此處沒有紙筆,沈玄大步朝前觀藏經閣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