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很普通,就是從筆記本隨手扯下的。
上面的字跡也是普通的速干筆寫的。
問題是上面的文字內容,簡直震驚曾黎一輩子。
標題:【第一屆華夏作家富豪排行榜】
第一位:都梁;版稅850w。
第二名:陳川;版稅780w
第三位:余秋雨,版稅720w
緊接著是其他著名作家,例如蘇通、易中地、鄭源結,韓韓、三月河等。
曾黎作為圖書人,幾乎可以預見這份榜單如果推出去,必然引起業界動蕩。
指著紙張上明顯陳川的字跡,她近乎嘶吼的追問:“這么縝密的數據,你從哪里得到的?”
“我編的?!?p> “你騙的?你騙誰的?”
“不是騙,是編,胡扯亂騶瞎扯淡的編?!?p> 原本因為這份榜單興奮到顫栗的曾黎就感覺被人當頭一棒。
心中怒火滔滔,恨不得手撕了陳川這個狗東西:“這特么要命的事,你也敢編!!”
“也不算編,就是不那么精準?!?p> 陳川無所謂的說道:“咱們甜水園是京城市第二大的圖書批發市場,輻射附近。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應圖文銷售情況的。
加上前段時間《亮劍》熱銷,全國各地的圖文經銷商蜂擁而至咱們這。
我跟他們閑聊的時候,刻意探聽過相關訊息,還讓一些人回去幫我整理些數據。
結合各方面得知的訊息,再查一些相關資料,最終得到這份榜單。
肯定是不夠精準的,但做到叭九不離十應該差不多。”
“可是,如果有人質疑呢?”
“質疑唄,反正沒法求證。除非他們各地出版社、圖書批發市場挨家核實。
就算他們去,人家誰認識他們是哪根韭菜,怎么可能輕易把各家機密數據給出去?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們真的能得到這個數據。等他們完成調查,得哪年哪月?”
陳川記得原時空推出《富豪榜》的是1984年出生的吳懷堯。
17歲高二退學到京城闖蕩;21歲進入財經時報擔任記者。
然后第二年,實習期沒過的他就推出《富豪榜》。
陳川非常懷疑一個跟圖文行業沒有關系的實習記者如何得到如此詳實的數據。
大概率就是這哥們為了出位,把查詢的資料稍加整理成榜單推出。
只是他也沒想到這玩意竟然這么火。
被譽為《作家富豪榜之父》不說,還在2016年入選華夏最具創意人物100。
要知道當年同時入選的還有李安與周杰倫。
就離譜!
陳川家在圖文行業經營了十幾年,他獲得數據的渠道必然要高于也準與吳懷堯。
這樣的情況下推出的榜單必然更經得住外界的推敲與審視。
有人質疑榜單真偽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想要驗證真偽的門檻極其的高。
真正的詳細數據只有全國各家出版社、分銷商手里有。
而且他們有的也只是自家數據,根本不清楚別家信息。
先不說能不能拿到這份數據,就算拿到了你如何證明你的數據才是真的?
用一個不確定真偽的數據去反駁另外一個數據,這本身就是悖論。
到時候只要有人敢露頭,陳川直接就是律師函給你送到家。
逮著一個出頭鳥狠抽,殺雞儆猴給別人看。
就算真有人頭鐵,那就玩唄。
這種事情扯起皮來沒個一年半載別想消停。
有個持續卻免費的熱搜幫著宣傳,陳川高興還來不及呢。
當然,陳川并不覺得有人會這么傻。
而且陳川還特意給挑刺的人留了個攻擊的漏洞。
那就是在一群平均年輕五十上下的著名作家里面,一文不名且排到第二名的自己。
一般而言,作家出版書籍可以獲得5%~12%的版稅收入。
如果是金牌暢銷作家可以得到15%的版稅收入。
但還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作家自費出版,最多可以獲得60%~70%。
一般而言這樣的人就是業余愛好,印個千八百本圖一樂。
第二種就是陳川這種作家本人+印刷廠老板+圖書經銷商的多重身份。
陳川自己就可以調動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來為自己服務,而且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把積極性調整到最高。
虛假?
不可能!
各種正規委托協議一簽,把稅足額繳納,誰也挑不出不是來。
《奮斗》定價26元,就算按照50%給陳川,那一本也是13元。
首印按照40w冊,那就是520w。
再加上《奮斗》電視改編權200w,劇本著作權100w,這就夠820w。
扣去各種稅務,也剩700+。
這可是實打實的數據,不摻雜水分,就已經足夠擠進前三名。
更別說還有即將上映的《目中無人》,影視化改編權也賣個一百萬不過分吧?
首印40w不夠賣,我再追加十幾二十萬冊,沒問題吧?
只要膽子大,破千萬都是輕松的。
如果有人質疑,那就把真實數據拿出來以及合約直接甩出來。
打不腫這群人的臉,算陳川沒吃飽飯。
可以這么說,推出《富豪榜》對陳川絕對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甚至很大概率,將春風傳媒塑造成圖文領域絕對絕對的頂流。
當然,在推出榜單之前還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
例如聯系媒體。
紙媒、網媒都需要聯系。
而且最好的是京城日報、青年報、四大門戶這些影響力大的媒體。
把專訪與通稿提前準備好,等到合適的機會全都放出去,引爆輿論。
如果說兩個月前讓陳川去聯系主流媒體,他得愁的一個腦袋兩頭大。
但現在卻沒有任何問題,他的手機里面存著至少幾十家相關媒體的聯系方式。
上次東山書社憑借《亮劍》原著打破甜水園的暢銷紀錄。
引得眾多媒體前來采訪,甚至還有京城電視臺的時政新聞欄目。
這可是面向全國的上星節目,即便播出不到半分鐘。
依舊給與東山書社極大的加成。
不僅讓全國都知道東山書社的名號,還引得更多媒體蜂擁而來。
要說陳川跟這些媒體從業者的關系有多熟,倒也不至于。
但只要不抱著白嫖的想法,把車馬費、潤筆費、推廣費給足,讓他們刊登條新聞通稿是沒有問題的。
甚至像《富豪榜》這樣出世必然震驚的新聞,得他們上桿子求咱。
可惜這事操作起來必須隱秘,否則陳川直接給他們搞個拍賣會。
價高者得。
資本家突然覺得虧錢了。
除了傳統媒體外,網絡推廣也不能停。
四大門戶網站是目前流量的主要入口。
互聯網四大門戶聽著高端。
其實都是有錢就能上的貨。
只要錢給到位,想要什么姿勢就什么姿勢。
甚至臨了她們還得腆著臉問一句:大爺常來玩??!
先在四大門戶上傳通稿,花錢推到首頁上去。
然后找水軍拿著新聞鏈接、截圖去天涯、虎撲、豆瓣等社區平臺灌水。
不是陳川瞧不起互聯網,實在是2005年的互聯網真的拉胯。
網民們也清澈、、清澈的愚蠢,只要稍一煽動,他們就會自來水的幫你搖旗吶喊。
當《富豪榜》在互聯網上吵起熱度的時候,全國媒體必然爭相轉載。
這時候介入的媒體都是自來水,不需要陳川付宣傳費用。
到時候就是全國全面開花。
陳川就不信沒有電視臺心動,甚至引來巨無霸的央視也有可能。
然后再趁機官宣趙寶崗將要改編《奮斗》的事情,將話題與關注數推到最高。

我才不要睡覺
求追讀,求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