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在這闡述著他的計劃,曾黎則在一旁認真傾聽。
等了會兒見陳川沒有繼續開口,她邊問道:“我們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當然是算我們今天賺了多少錢啊!”
“哦對對對,把這事給忘了!”
恍然大悟的曾黎一拍腦門,連忙起身跑向自己的辦公桌后。
彎下腰的她牙關緊咬,使勁的往外拖著一個塞得滿滿當當的蛇皮袋子。
累的額頭滲汗卻只拖了一兩米的距離,惱羞成怒的她當即怒視陳川:“看我笑話很好玩嗎?趕緊過來搭把手!”
陳川撇撇嘴,起身過去輕輕一抄就蛇皮袋子給拎了起來。
在曾黎啞然的目光下,陳川又把蛇皮袋子里的東西傾倒在沙發上。
嘩啦一聲,一沓沓用扎鈔紙捆著的百元大鈔散落在沙發,以及地上。
額,也有許多零鈔,要不然也不至于這么重。
這都是今天出售《亮劍》與《奮斗》得來的現金銷售額。
真麻袋裝錢!
不同于銀行卡上余額只是一串無感的數字,上百萬的現金給人的視覺沖擊力是沒目睹過的人無法想象的。
尤其是當這錢屬于自己的時候。
曾黎作為兩家企業的負責人,見了這么多的現金也不免的面紅耳赤。
責怪陳川對自己的血汗錢過于粗魯,曾黎狠狠瞪了他一眼。
然后就坐在沙發上開始數。
一張張數?別鬧,有錢人都是一沓沓的數。
而且只數百元大鈔,至于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的零鈔,姐們根本看不見。
反正就是爽文套路,怎么痛快怎么來。
十五分鐘后,數了三遍的曾黎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女孩一般興奮:“整整136w!加上銀行轉賬171w,真破300w了。”
陳川早就問過財務相關信息了。
今天的銷售熱潮甚至要超過他之前的預期。
《亮劍》賣出+預定共計12.4w冊,單本22.8元,單項收入283w。
《奮斗》賣的少,只有3.1w冊的銷量,單本15.6元,單項收入48w。
總計330w的銷售額。
《亮劍》的成本是定價的23%,12.4w冊那就是108w,單項純利174w。
《奮斗》的成本是定價的25%,3.1w冊那就是20w,單項純利28w。
總計202w的純利。
202/(330-202)=1.57
157%的純利,完全可以與刑法禁止的條目相提并論。
興奮?
當然要興奮啦!
畢竟不是每天都可以賺到這么多錢的。
大賺一筆確實是今天最大的收獲,但絕對不是唯一。
今天不出陳川意料的創造了甜水園圖書批發市場新的單店、單日銷售記錄。
而且把九年前的12.1w冊直接拔高到15.5w,讓同行們在嫉妒的同時也感受到濃濃的絕望。
還有一個收獲就是宣傳的機會。
今天的甜水園大廈的大門在時隔九年后再度擠碎,甜水園圖書批發市場的總經理賀群敏銳的抓住這個機會。
近十家紙媒,還有京城電視臺新聞頻道的采訪車特意前來。
這些媒體無疑是沖著甜水園大門被擠碎的新聞來的,但新聞不能只有標題。
那么引發門被擠碎的原因,自然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
就這樣,【東山書社】就直接暴露在媒體的聚光燈下。
然后就發現【東山書社】的店門同樣被擠碎。
然后就發現【東山書社】一天爆賣15w冊圖書。
然后就發現【東山書社】的老板是北大法學院的美女學霸。
然后就發現這個美女學霸的商業眼光極其的敏銳,在【亮劍】還沒播出前,就判定這部劇會火,于是豪氣下注。
最后,【東山書社】與【曾黎】這兩個名詞將在接下來的兩天頻繁出現在報刊、熒幕以及互聯網上。
最后,就有更多的人知道【東山書社】的名頭,然后蜂擁前來采購。
先不說【東山書社】的價格確實便宜,就算稍貴一些,也有得是人前來下單。
這玩意就跟十幾年后網紅店、網紅產品打卡一個套路。
錢不錢的不是關鍵,關鍵是炫耀的談資。
再者說,來【東山書社】買書真的實惠。
簡直就是兩全其美。
這種種原因促成接下來的一周里,東山書社會有源源不斷的訂單涌入。
只是必然無法打破今天締造的記錄。
不是沒有那么多的客戶,而是陳川拿不出足夠的庫存。
截止今天之前,東山印刷廠總計籌措了24.3w冊的《亮劍》原著。
原本以為足夠高估《亮劍》可能引發的熱潮,可終究還是遠遠低估。
或者說按照原定歷史流程《亮劍》不會引發如此夸張的熱潮。
是因為陳川的宣傳效果讓全京城乃至京城周邊甚至全國的人民都醒悟過來,自己不僅可以看《亮劍》的電視,還可以買原著啊。
當然看不看不重要,看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態轉變想買書。
原先《亮劍》原著市場可能是六寸蛋糕大小,只是在陳川推波助瀾下,市場變大,成了10寸,乃至更大。
當然,作為始作俑者的陳川無法吞下全部蛋糕,但他可以吃下很大一口。
今天銷量爆棚就很說明問題。
總計24.3w冊儲備,買了一半還剩一半。
好在印刷廠每天還有1w的產能,撐個五六天問題不大。
當然,也要在這五六天內,把絕大多數的儲備出清。
陳川從漳平那里得知消息,同為甜水園書商的趙老板聯合其他幾位書商,已經開始趕印。
最晚七八天,最早只要五六天,他們的新書就能上市銷售。
陳川雖然不覺得五六天后的《亮劍》就會出現懸崖式下跌,但依舊選擇謹慎策略。
到時要是價格崩盤,也可以避免絕大部分的損失。
就算價格依舊穩定,每天1w的產能也能吃肉喝湯。
···
HD區西土城路4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藝術類院校的京城電影學院所在地。
簡稱北電,設有文學、導演、攝影、影視技術、表演等19個教學實施單位。
涵蓋了電影創作的每一個行當,囊括了電影創作的全部環節,是唯一能獨立進行故事長篇,動畫片長篇創作的院校。
學校內設有青年電影制片廠,對外經營但主要為院校師生服務。
如果說汪峰是華語歌壇半壁江山是個笑話。
那么說北電是影視圈的半壁江山一定是謙虛。
這不是硬捧,這是事實。
是北電用它那堪稱豪華的知名校友名單一點點鑄造的成績單。
謝飛、滕文驥、鄭洞天、章藝謀、陳凱哥、田壯壯、李少紅、胡玫、王小帥、婁燁、管虎、高希希、曹保平,烏爾善、滕華濤、賈樟柯、寧浩。
張豐毅、李成儒、趙寶剛、王志文、唐國強、蔣雯麗、許晴、俞飛鴻、黃磊、姜武、蔣勤勤、金巧巧、富大龍、余男、左小青、黃曉明、陳坤等等等等。
這些還是被眾人熟知的,還有無數同樣由北電培養的影視人,在影視圈默默無聞的耕耘著。
就像陳川。
現在的他還寂寂無聞,但未來的他必然會在北電史上畫上濃重的一筆。
···
9月24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迎著晚霞的余韻,陳川出現在北電門口。
說起來這是陳川自穿越那日以來第一次回北電。
看著這個號稱‘鐘國電影人才搖籃’的學院園區,就還真不給人任何驚喜呢。
作為全國最著名的藝術類院校才占地105畝,也就比陳川家的印刷廠大那么一點。
門是歪的、道是斜的。被人戲稱為‘歪門邪道二百五’。
沒錯,二百五說的就是北電的學生。
陳川也不知道怎么傳出來這么個說法,但并不影響他膝蓋插滿箭。
陳川這一次回北電,就是為了組建自己的劇組。
可以說劇組需要的所有崗位,除了導演不需要以外,全都需要招募。
主體必然是以北電各個學科的學生們為主,畢竟大學生真的便宜。
另外,陳川還希望能夠找一些擁有劇組工作經驗的老手搭配。
就像后世的電影、電視劇,最常見的配置就是小鮮肉+老戲骨。
為啥?
還不是因為小鮮肉除了有流量外,啥也不是。
而老戲骨們則完全相反,他們除了流量什么都有。
雖然陳川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現在的他跟小鮮肉一樣——啥也不是。
哦,還不如小鮮肉呢,因為他、沒有流量。

我才不要睡覺
求、、 讀者老爺看著給。